2010-2019
婚姻與家庭為什麼在世界各地都很重要
2015年4月


婚姻與家庭為什麼在世界各地都很重要

家庭是生活的核心,也是永恆幸福的關鍵。

去年11月,我很榮幸能與亨利·艾寧會長及傑瑞·卡斯主教應邀到義大利羅馬的梵諦岡,參加一場談論婚姻與家庭的國際研討會。在世界七大洲當中,與會的有來自其中六大洲14個不同教派的宗教代表,所有的人都應邀分享他們對家庭在今日世界現況的想法。

圖像
President Henry B. Eyring, Bishop Gerald Causse and Elder Perry in Rome

教宗方濟各在第一場集會便用以下這段話揭開序幕:「我們生活在曇花一現的文化中,有越來越多的人不把婚姻當成一種公開的承諾。在風俗和道德上,這種變革通常都打著自由的旗號,但實際上卻造成無數的人,尤其是最貧窮和最脆弱的人,在靈性和物質上的毀壞。……他們在這場危機中往往是遭受打擊最重的人。」1

談到新生的一代,他說,「不讓自己被一時有害的〔思潮〕所左右,反倒要逆勢而為,作一個勇於尋求恆久真愛的改革者」是很重要的;這件事勢在必行。2

圖像
Synod hall with the faith leaders on the marriage summit

接下來,各宗教領袖以一男一女的婚姻為題進行了三天的報告和討論。當我聆聽來自全世界的宗教領袖廣泛地就各種想像得到的題目發表演說時,我聽到他們完全同意彼此的論述,也表達支持彼此的信念,認為婚姻制度是神聖的,以及家庭做為社會的基本單位是重要的。我強烈地感到和他們之間的共通與合一。

當場有許多人也看到了這樣的合一,並且用很多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我最喜歡的是來自伊朗的回教學者一字不差地引述了我們家庭文告中的兩段文字。

在這個研討會中,我觀察到各教派與宗教在婚姻與家庭方面的信念是一致的,對家庭單位自然連帶的價值、忠實和承諾也有相同的看法。看到婚姻與家庭的重要性超越並取代了政治、經濟或宗教的差異,真是讓我大開眼界。談到配偶的愛,談到對子女的希望、操心及期望,我們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圖像
President Henry B. Eyring speaking in a news room.

能夠和世界各國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表達對一男一女婚姻的看重,是一種美妙的感覺。每個人講完話後,都會有一位其他宗教的領袖出來作見證。亨利·艾寧會長的見證是在研討會中最後發表的,他為忠貞婚姻的美好,和我們所相信永恆家庭蒙應許的祝福,都作了強而有力的見證。

艾寧會長的見證適切地為那特別的三天劃下句點。

現在,各位可能會問:「如果大多數人對家庭的重要地位和看法都相似,如果所有的信仰和宗教對婚姻的本質基本上意見都相同,如果他們都認同家庭和家人關係的價值,那我們又有什麼不同呢?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如何與其他人有所區隔和分別呢?」

我的答案是這樣的:在家庭方面,我們雖然看到的和感覺到的與其他人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唯獨我們具有復興福音的永恆觀點。

復興的福音能夠在婚姻與家庭的議題上作更多和更相關的探討,這是再怎麼強調都不嫌多的:我們可以賦予這個議題永恆的意義!我們可以把婚姻的承諾和神聖性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因為我們相信也理解家庭在世界被創造以前就已經存在,而且家庭可以持續到永恆。

路得·賈納為兒童歌曲編寫的「家庭能永遠在一起」,歌詞非常簡單、有力、美妙地教導了這項教義。暫停片刻,想想世界各地的初級會兒童用自己的母語,帶著唯有家庭的愛能引發的熱情,洪亮地唱出這些話語:

藉著天父永恆救恩計畫,

家庭能在一起。

我希望與家人永遠相聚,

那條道路主已經說明。3

復興福音的全部神學要義集中在家庭和婚姻的新永約上。在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裡,我們相信所有的人在前生確確實實都是我們天上父神的靈體兒女。我們相信我們過去是,現在還是祂家裡的成員。

我們相信婚姻和家人關係能持續到死亡以後──在聖殿中由持有適當權柄的人員所主持的婚禮到來世還是有效。我們在婚禮上不說「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而說 「為今生和全永恆」。

我們也相信穩固的傳統家庭不只是穩定社會、穩定經濟、穩定文化價值的基本單位,也是永恆的基本單位,神國度和體制的基本單位。

我們相信天上的組織和體制會以家庭和家族的方式建立。

因為我們相信婚姻與家庭是永恆的,所以,以教會的立場,我們希望帶領和參與全球性的運動來鞏固它們。我們知道,不只是宗教活躍人士才認同持久的婚姻和穩固的家庭關係有其價值與重要性。很多非宗教人士也認為忠誠的婚姻與家庭型態是最合乎情理、最經濟實惠、最幸福的生活方式。

目前還沒有人想出比已婚父母和子女組成的家庭更有效率的方法來養育下一代。

婚姻與家庭為什麼在各個地方都是很重要的呢?民調顯示,婚姻在各年齡族群中仍然是大部分人的理想和希望,即使是Y世代這些我們常常聽到選擇單身、崇尚個人自由和同居不婚的人,也不例外。事實顯示,全世界有絕大部分的人仍舊想要有孩子並建立穩固的家庭。

我們一旦結了婚、有了小孩,所有人類真正的共通點就變得更加明顯。不論我們住在何處、宗教信仰為何,「愛家」的我們會經歷許多相同的掙扎,要作相同的調整,並且對子女心懷相同的希望、操心及期望。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說:「人們被賦予最大的個人自由,為所欲為的時候,生活並不會過得更好。但是當他們被超越個人選擇的承諾,也就是被家庭、神、工作和國家的承諾所約束時,反而過得更好。」4

有一個問題就是,世上許多媒體和娛樂節目並沒有反映出大多數人注重的優先價值。不論理由為何,有太多的電視節目、電影、音樂和網際網路把少數人的典型個案偽裝成大多數人的訴求。從圖像式的暴力到遊戲人間的性行為,都把不道德和沒有道德觀念描繪為常態,而讓奉行主流價值的我們覺得自己是落伍或不合時宜的人。在這麼一個由媒體與網路主導的世界裡,要教養出負責任的子女,並維繫婚姻與家庭是更加困難了。

儘管各種媒體和娛樂節目大肆放送,儘管有些人對結婚和組織家庭的意願低落,但是仍有大多數的人堅定地相信婚姻應該是一男一女締結而成的。他們相信婚姻需要忠誠,他們相信不論「是疾病是健康」都要堅守婚姻誓約,「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

我們不時都要提醒自己,就像我在羅馬時那樣,要記起那令人安心、欣慰的美好事實,就是婚姻與家庭依然是大多數人的渴望和理想,在這些理念上,我們其實並不孤單。今天這個世代,要比以往更難在工作、家庭和個人需求方面求取實質的平衡。從教會的立場來說,我們希望能盡力協助,去創造並支持穩固的婚姻與家庭。

這就是為什麼教會要積極參與領導各項聯盟,以及在各教派之間鞏固家庭方面所作的各項努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在傳播媒體和社群媒體上分享以家庭為重的看法。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和所有的國家分享家譜和親族的紀錄。

我們希望人們聽到我們的聲音:家庭組織是神親自制定的,我們反對各種試圖取代該組織的仿冒品及替代的生活形式。我們希望人們也聽到這個聲音:我們支持傳統家庭所帶來的喜悅與滿足。我們一定要繼續向全世界發聲,宣揚婚姻與家庭為什麼至關重要,為什麼它們的地位舉足輕重,以及為什麼一直都是重要的。

我的弟兄姊妹們,復興的福音以婚姻與家庭為核心。也正是談論婚姻與家庭,最能夠使我們和其他的信仰團結在一起。以婚姻與家庭為中心,使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有最大的機會成為山上的光。

我結束時要作見證,(我活了九十歲,夠資格這麼說)。我越老越明白家庭是生活的核心,也是永恆幸福的關鍵。

我感謝我的妻子、孩子、孫子女和曾孫子女,感謝所有的親戚和家人,感謝你們讓我的生命是如此地豐富,甚至是永恆。我為這項永恆的真理作最堅定、最神聖的見證,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教宗方濟各,2014年11月17日,以男人與女人互補為題的國際研討會,humanum.it/en/videos;亦見 zenit.org/en/articles/pope-francis-address-at-opening-of-colloquium-on-complementarity-of-man-and-woman.

  2. 教宗方濟各,以男人與女人互補為題的研討會。

  3. 「家庭能永遠在一起」,聖詩選輯,第186首。

  4. David Brooks, “The Age of Possibility,” New York Times, Nov. 16, 2012, A35, nytimes.com/2012/11/16/opinion/brooks-the-age-of-possibili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