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方法能讓你成為「由神那裡來作師傅的」

提供者 塔德‧克利斯特弟兄,總會主日學會長

  • 2015年7月21日

無論我們自認為是多麼傑出的教師,如果能虛心受教,我們大家都能有所改進。

文章精選內容

  • 1. 藉著聖靈教導。
  • 2. 我們的生活要言行一致。
  • 3. 先閲讀經文。
  • 4. 至少在一個星期前,就先查閲經文和課程教材。
  • 5. 主動關懷沒來上課的人。

「你無法提升另一個靈魂,除非你站在比他更高的地方。」 ──海樂‧李會長

你是否曾想知道: 我該如何使我所教導的人,在生活中產生真正的改變? 我該如何幫助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我該如何運用從神而來的力量和權柄去教導?

無論我們自認為是多麼傑出的教師,如果能虛心受教──也就是如果我們希望每位學生擁有某項特質,我們自己也要展現那項特質──那麼我們大家都能有所改進。 我們每個人都具有內在的力量,以及從外界而來的聖靈,能使我們成為「由神那裡來作師傅的」(約翰福音3:2)。 以下是我們如何能做到這一點的一些建議。

1. 藉著聖靈教導。

主已清楚地說明教師有責任藉著聖靈教導: 「你們如果沒有接受到靈,就不要教導」(教約42:14)。 沒有任何的教導天份能夠彌補缺乏聖靈與你同在。 為什麼會如此? 因為唯有聖靈能建立信心、唯有聖靈能軟化人心、唯有聖靈能啟發思想,也唯有聖靈能促成人的歸信。 無庸置疑的,那就是為什麼主說:「去教導人類兒女那些我藉我靈的能力交在你們手上的事情」(教約43:15,亦見教約50:14)。 教義和聖靈在歸信的過程中是密不可分地發揮作用,

因此,每位教師的目標是要藉著聖靈教導教義,教導的方式是為了建立對耶穌基督的信心,並促成更深厚的歸信。 那比提供精彩的課程或戲劇化、令人難忘的展示還要來得更多;那是要轉變生活使之變得更好。

每位教師的目標是要藉著聖靈教導教義,教導的方式是為了建立對耶穌基督的信心,並促成更深厚的歸信。 司考德‧溫特攝。

塔德‧克利斯特弟兄,總會主日學會長

2. 我們的生活要言行一致。

救主是萬世師表,因為祂是萬世典範──祂的一生是完美的言行一致; 祂的生活和祂的話語之間沒有任何的落差。 我們過著符合救主教導的生活時,就是為接受聖靈作最好的準備。 無疑地,這就是為什麼阿爾瑪說:「不要信賴任何人來作你們的教師和傳道人,除非他是個屬神的人,遵行神的道,遵守神的誡命」(摩賽亞書23:14)。

唐吉訶德劇中,有一些非常切中人心的詞句說道: 「生活道德良好的人,就能教導得好。 這是我所了解的唯一神聖法則。」 教師必須遵行他自己所教導的一切, 他的榜樣就是他最有力的工具──也是他最有效的工具。 海樂‧李會長曾經說:「你無法提升另一個靈魂,除非你站在比他更高的地方。」(「你們站在聖地上」,1973年4月,聖徒之聲)。

3. 先閲讀經文。

如果我們在閱讀課程教材或任何補充資料之前,先閱讀指定的經文段落,把我們對教義的瞭解、可能提出的問題、和可能發出的邀請等任何感想都寫下來,那麼,以此種方式運用我們的選擇權,我們將能發揮聖靈所給予的最大影響力。 我們會逐漸在靈性上自立。 我發現當我閱讀經文而有疑問時,往往很想立刻去看註解來得到答案。 但是如果我抑制自己那麼做,而反復思考這問題,通常會有一些個人的靈感來到。 有時候,我得到的答案跟註解裡的一樣,但這時答案就是我的,而不是別人的。 其他時候,我可能獲得特別賜給我的見解,與註解不同。

如果我直接去看註解,就會失去那些益處。 墨林‧羅慕義會長很坦誠地說: 「飲泉水時,我總喜歡吸取剛從地下冒出來的水,而不是在下流被牛群涉過的水」(理查‧克拉克長老引用,「我的靈魂在經文中得到喜樂」,1983年1月,利阿賀拿)。 課程教材會很有幫助,但是絕不應讓它阻礙我們個人與經文和聖靈的關係,或讓它佔優先。

4. 至少在一個星期前,就先查閲經文和課程教材。

在靈性上作好準備並不只是撥出固定的時段,例如星期六下午的兩個小時,來準備課程; 而是要不斷的思考和省思——在去工作的路上、在家中空下來的時刻、以及與家人和朋友談話的時候。

啟示的到來通常是律上加律,令上加令,以及在主想要賜給你的時候,其中有些是在不大方便的時刻,有些並不是在星期六下午的時間。 因此,我們需要至少在一星期前就開始思考課程,讓聖靈有時間透過我們來做工。

課程教材會很有幫助,但是絕不應讓它阻礙我們個人與經文和聖靈的關係,或讓它佔優先。 司考德‧溫特攝。

5. 主動關懷沒來上課的人。

大衛奧‧麥基會長年輕時,很喜歡學校課本裡的一則故事。 作者描述一些人駕船順流而下,航向尼加拉瀑布。 岸邊有個人向他們呼喊: 「喂,年輕人! 你們下面有急流!」 但是他們繼續飲酒狂歡。 後來,他再次喊道:「喂,年輕人! 你們下面有急流!」

他們還是不理睬他的警告,直到突然間,他們發現自己陷在激流當中。 但是他們用盡一切力量都無法將船逆流而上,所以尖叫又咒駡地落下了瀑布。 麥基會長說,那個故事使他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但不知怎地似乎少了什麼。 為人教師的站在岸邊呼喊: 「喂,年輕人! 前面有危險。」是一回事, 而親自登入另一艘船、划向他們、盡一切所能和善地敦促和勸導,使他們轉回上游,則又是另一回事。

我們身為教師的職責之一,是爬進我們的汽車,開到班上較不活躍成員的家,協助把他們帶回羊圈裡。 此外,我們也可以打電話給他們、發簡訊給他們、給他們指派工作以參與班級活動,以及請其他班員與他們做朋友。 這只不過是把迷失的羊的比喻付諸行動而已。

結論

課程是什麼並沒有關係;如果我們選擇要像救主那樣去教導,我們就能改善,並配稱得到那聖徒般的描述: 「由神那裡來作師傅的」(約翰福音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