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009年
堅守你的崗位
4月 2003


堅守你的崗位

願我們都能去關懷並援助那些偏離道路的人,不喪失任何一個寶貴的靈魂。

今天晚上我們這一大群聖職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有的聚在這會議中心,有的聚在世界各地其他地方。有些人持有亞倫聖職,另一些人持有麥基洗德聖職。

麥基奧大衛會長的副會長李察司提反會長曾說:「聖職通常被簡單定義為『委託給人的神的權力』。」他繼續說:「我想這個定義是正確的,但是從實用的角度來看,我要以『服務』來做為聖職的定義。我常稱聖職為『完美的服務計畫』⋯⋯。聖職是服務的工具,不加以運用就會失去。神已經透過啟示很明白地告訴我們,疏忽聖職的人,『將不被認為稱職』。」1

我在鹽湖城先驅者支聯會接受到我的亞倫聖職與麥基洗德聖職時,受到教導要熟讀經文,包括教義和聖約第20章、第84章、第107章。我們在這些經文中學到有關聖職及教會管理的事。

今晚我要強調的是第107章的一節經文:「因此,現在讓每一個人學會他的職責,並且極勤奮地從事他被任命的職務。 」2

李海樂會長經常教導:「一旦成為聖職持有人,就是神的代理人,他應認為履行召喚就是在做神的差事。」3

我們也從這些經文中學習到定額組會長團的職責,認識到除了我們自己以外,我們還要為其他的人負責。

我堅定相信,今日這教會比以往都更堅強。我們青少年的活動水準證明了這是一個充滿信心、熱愛真理的世代,只是有些人半途而廢,熱衷於其他興趣,疏忽了教會的責任。我們萬萬不可失去這些寶貴的靈魂。

有越來越多的準長老沒有出席教會聚會,也沒有履行教會指派。這樣的情況不但可以改善,也應該改善。這是我們的工作。我們必須將責任分派出去,必須盡力去做,不再拖延。

亞倫聖職定額組的會長團在主教團及定額組顧問的領導下,可以被授權去關心並援助這些人。

主說:「記住,靈魂的價值在神的眼中是大的;⋯⋯對於悔改的靈魂,祂的快樂是多麼大啊!」4

有時候這工作看來十分艱難,但我們可以從古代基甸的經驗中重新獲得勇氣。基甸帶著一小團軍隊要去和米甸人及亞瑪力人作戰。你們都記得,基甸和他的軍隊面臨的敵軍無論在裝備或數量上,都超出他們甚多。舊約的士師記中記載,他們的敵軍米甸人和亞瑪力人聯合起來「布散在平原,如同蝗蟲那樣多。他們的駱駝無數,多如海邊的沙。」5基甸於是去向全能的神祈求力量。

令基甸驚訝的是,主對他說,他軍隊的人太多了,主不能將敵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他們說:「是我們自己的手救了我們。」6基甸受指示向他的士兵宣布:「『凡懼怕膽怯的,可以離開基列山回去。』於是有二萬二千人回去,只剩下一萬。」7

然後主說:「人還是過多。」8祂指示基甸將那些人帶到水旁,看他們怎樣喝水。用舌頭舔著水喝的,站到一處,跪下來喝水的,站到另一處。主對基甸說:「我要用這舔水的三百人拯救你們,將米甸人交在你手中;其餘的人都可以各歸各處去。」9

基甸回到他的士兵那裡,對他們說:「起來吧!耶和華已將米甸的軍隊交在你們手中了。」10他將這三百人分成三隊,交給每個人一支號角和一支裡面放著燈的空瓶,對他們說:

「你們要看我行事;我到了營的旁邊怎樣行,你們也要怎樣行。

「我和一切跟隨我的人吹角的時候,你們也要在營的四圍吹角,喊叫說:『耶和華和基甸的刀!』」然後他斷然說道:「跟我來。」其實,他真正說的是:「我怎樣行,你們也要怎樣行。」11

基甸的軍隊就依照領袖的信號吹角,打破瓶子,吶喊著「耶和華和基甸的刀」。經文這樣記載了這場決定性戰役的結果:「他們⋯⋯各站各的地方」,贏得了勝利。12

家庭教導是今日援助計畫的一部分。麥基奧大衛會長在把家庭教導介紹給全體總會當局人員時,忠告他們說:「家庭教導是最迫切的工作,也是最富酬賞的機會,使我們得以滋養、啟發、勸勉和教導天父的兒女。⋯⋯這是一項神聖的服務,神聖的召喚。我們作家庭教導教師的有責任將神聖之靈帶進每個家中、每個人的心裡頭。」13

在麥基洗德聖職人力不足的地方,支聯會會長及主教可以在與傳道部會長協商後,運用全部時間傳教士來探訪較不活躍教友及家裡只有部分教友的家庭。這樣做不但會重新燃起家中的傳教士精神,還會提供獲得上好回條的理想機會。

這些年來,我探訪過世界各地的許多支聯會,看到有些支聯會和支會的領袖或是出於需要,或是為履行責任,不再尋找藉口,反而捲起袖子,靠著主的幫助前去工作,帶領寶貴的人取得資格,接受麥基洗德聖職,和他們的妻子孩子進入神聖的聖殿接受恩道門和印證。

我要簡短地舉幾個例子:

幾年前有一次我探訪鹽湖城磨坊溪支聯會,得知過去一年中有100多位準長老被按立到長老職位。我問柯雷雅各會長,這成功的祕訣是什麼。他很謙虛地說,那不是他的功勞。但他的一位副會長卻透露,柯雷會長知道這項挑戰後,就開始親自探訪每一位準長老,安排時間與他們私下會面,並在會面時提到主的殿,以及其中所強調的拯救教儀與聖約,說:「你不會想帶你親愛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去到主的殿,使你們可以在全永恆中成為永恆的家庭嗎?」他們自然都想去,於是開始了重新活躍的過程,最後達成了目標。

1952年時,羅斯公園第三支會大部分教友家庭中的父親或丈夫都僅持有亞倫聖職,而未持有麥基洗德聖職。寇茲布蘭特弟兄蒙召擔任該支會主教後,邀請了支會中一位較不活躍的弟兄史金納鄂尼斯特,協助支會中其他29名持有亞倫聖職教師職位的成年弟兄恢復活躍,幫助他們和他們的家庭前去聖殿。自己也不太活躍的史金納弟兄最初並不願意,最後卻說他願意盡力去做。他開始親自探訪持有教師職位的成年弟兄,試著幫助他們認清他們身為家中的聖職領袖、丈夫和父親的身分。不久就有一些較不活躍的弟兄協助他進行這項指派。他們一個一個都再次完全活躍起來,並把他們的家人都帶到聖殿去。

有一天,該支會的書記從雜貨店裡結完帳出來,和他們去聖殿名單裡的最後一個人打招呼。那人在談到自己是名單中最後一個人時說:「過去我總是站在一旁,看著名單裡的每一個人在支會中恢復活躍,前去聖殿。要是我早知道聖殿裡多麼美好,我的生活會永遠地改變,我就絕不會是這29個人裡面最後一個到聖殿印證的人了。」

在這幾個例子中,有四項因素促成他們的成功:

  1. 在支會中進行恢復活躍計畫。

  2. 有支會主教的參與。

  3. 擁有合格且富於靈感的教師。

  4. 注意到每一個人。

弟兄們,讓我們記住班傑明王的這項忠告:「當你們在為人類同胞服務時,你們只是在為你們的神服務而已。」14

讓我們都去關懷、援助那些非常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將他們提升到更崇高優美的道路上。讓我們都專注於思考那些偏離活躍之路的聖職持有人及其妻子孩子的需求。願我們都能聽取他們心中那項沒有說出的信息:

領我導我,與我同在,

助我行正路。

教我所有應做事,

他日與神同住。15

重新恢復活躍的事工不是懶惰之人或空想之人的事工。孩子會成長,父母會老去,時間不會等待任何人。不要拖延所得到的靈感提示,卻要回應這提示,主就必開啟道路。

這往往還需要耐心這項天上的美德。我擔任主教時,有一天感覺要去探訪一個人。這人的妻子和孩子都還算活躍,但他從未給過任何回應。那是一個炎熱的夏日,我去到賈拉契海樂弟兄家,隔著紗門看到他坐在椅子上看報紙。我敲了紗門,他頭也不抬地問道:「誰啊?」

我回答:「你的主教。我是來認識你,想請你和你的家人一起出席我們的聚會。」

他不屑地回答:「不行,我太忙了。」還是沒有看我一眼。我謝謝他聽我講話,就離開了。

不久後,賈拉契一家搬到加州。幾年過去了,我成了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成員。一天,我在辦公室工作時,我的祕書打電話進來說:「有位曾住在你支會中的賈拉契弟兄想和你講話。他現在在我辦公室裡。」

我回答:「問他是不是叫賈拉契海樂,他們家以前住在聖殿西街和南第五街路口的那位。」

祕書說:「就是他。」

我請祕書讓他進來。我們很愉快地談起他的家庭。他告訴我:「我是來道歉的,為的是很久以前,我沒有站起來,讓你進門。」我問他在教會裡是否活躍。他苦笑著回答:「我現在是支會的第二副主教。你來邀請我去教會,我卻予以拒絕,這件事一直縈繞在我腦海,所以我決定要採取一些行動。」

後來我還在無數場合中遇到海樂並與他交談,直到他去世為止。賈拉契一家和他們的子孫在教會中擔任了許多項召喚事工,他們最小的一個孫子現在正擔任全部時間傳教士。

我要和今晚可能正在聆聽的許多傳教士分享的是,見證的種子往往不會立即開花結果。撒在水面上的糧食有時候要很久以後才會回來。但一定會回來。

有天晚上,我接到一通電話,聽到對方問道:「你是不是幾年以前在新英格蘭傳道部傳教的那位孟蓀長老?」

我回答不是。打電話來的那人自稱是甘巴德拉弟兄,他說,很久以前有位孟蓀長老和一位波納長老造訪他家,向他和他的妻子作了見證。當時他們雖然聽了見證,卻沒有進一步將他們所教導的事應用在生活中,後來他們搬到加州。大約過了十三年後,他們再次找到真理,並且歸信受洗了。說完這些後,甘巴德拉弟兄問道,有沒有辦法找到當初造訪他們的那兩位長老,因為他和他的妻子一直記得他們所作的見證,想要向他們表達由衷的感激。

我查對紀錄,找到了那兩位長老。你們能想像這兩位已經成家立業的人,接到我的電話,得知這好消息時是多麼驚訝嗎?這是他們早年努力的成果。他們立刻記起了甘巴德拉一家。我安排了電話會議,讓他們可以親自向這個家庭道賀,並歡迎他們加入教會。

美國詩人馬卡姆(Edwin Markham)曾這樣寫道:

命運使我們成為兄弟;

沒人能僅為自己而活:

我們帶入他人生命的一切,

都將回到我們自己這裡。16

今晚,我祈求我們每一個持有聖職的人都能了解我們的責任,使我們也能像古代的基甸一樣,讓每一個人堅守自己的崗位,同心一意地跟從我們的領袖主耶穌基督和祂的先知興格萊戈登會長。願我們都能去關懷並援助那些偏離道路的人,不喪失任何一個寶貴的靈魂。

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學習、實踐、改變」,1992年7月,聖徒之聲,第42頁。

  2. 教約107:99。

  3. 「我們對神的職責」,2002年1月,利阿賀拿,第48頁。

  4. 教約18:10,13。

  5. 士師記7:12。

  6. 士師記7:2。

  7. 士師記7:3。

  8. 士師記7:4。

  9. 士師記7:7。

  10. 士師記7:15。

  11. 士師記7:17-18。

  12. 士師記7:18,21。亦見士師記第6章及第7章。

  13. 「家庭教導——神聖的服務」,1998年1月,利阿賀拿,第52-53頁。

  14. 摩賽亞書2:17。

  15. 藍道拿俄米,「我是神的孩子」,聖詩選輯,第187首。

  16. "A Creed," in James Dalton, ed., Masterpieces of Religious Verse (1948),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