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9
婦女會:神聖的事工
2009年10月


婦女會:神聖的事工

我們的事工是救恩和服務的事工,並且要成為一群聖潔的人。

以主的方式來進行

婦女會的主日聚會

婦女會的其他聚會

探訪教導

福利與愛心服務

結語

這是一場婦女會姊妹的美好聚會。自從上次召開大會以來,我蒙福能夠拜訪許多姊妹。我要感謝各位過著忠信的生活和致力於服務。在最近幾次的總會婦女會大會中,我們接受教導,學習到堅定不移的後期聖徒婦女如何認識並達成婦女會的目的。1今晚,我想要針對婦女會是以信心為基礎的事工這件事,擴大我們的見證和了解。我想要談一談這事工的目的和完成這事工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主設立婦女會的目的是要幫助婦女做到以下各點,以準備好獲得永生的祝福:

1.提升信心與個人正義。

2.鞏固家人與家庭。

3.為主及祂的兒女服務。

婦女會的歷史、目的和事工在所有的婦女組織中是獨一無二的。總會會長團於1942年婦女會成立一百週年時說:

「沒有任何其他婦女組織曾有過如此偉大的起源。……

「〔婦女會〕的成員不應容許敵意或任何利益衝突,讓此偉大組織的成員偏離其責任與義務、權利與榮耀、機會與成就。」2

既然我們身為婦女會成員的身分是如此重要,我們就應該知道是什麼讓我們有別於其他婦女團體和組織。我們在婦女會所做的一切攸關重大,因為天父和祂的兒子耶穌基督造訪了約瑟·斯密,並透過他在世上復興了耶穌基督的圓滿福音。婦女會是福音復興的一部分。先知約瑟·斯密釐定了婦女會的目的,並教導姊妹們明白她們的目的,正如同他教導嘉德蘭和納府的聖職領袖明白他們的聖職目的和事工一樣。我們的組織今天仍由先知、先見和啟示者所帶領。

婦女會之所以獨特,是因為我們是按照「聖職的模式」3組織起來的,並且在聖職領袖的指導下,在總會及當地階層運作。我們與聖職領袖合作無間,他們擁有權鑰,有權柄奉主的名主領。我們按照聖職的模式運作,也就是說,我們尋求啟示、接受啟示,並按照啟示行動;我們召開議會來作決定;我們所關切的是要照顧每一個人。我們和聖職有相同的目的,就要藉著訂立和遵行聖約使自己準備好獲得永生的祝福。因此,如同持有聖職的弟兄一樣,我們的事工是救恩和服務的事工,並且要成為一群聖潔的人。

培道·潘會長教導我們,「……婦女會的責任很廣泛。

「出席主日聚會只是妳們職責的一小部分而已,妳們當中有些人並不明白這一點,多年來忽略了婦女會的主要目標——也就是姊妹情誼,特別是愛心服務和實踐的部分。」

他解釋說:

「先知〔約瑟〕告訴我們,婦女會是按照聖職的模式組織起來的。一位弟兄若持有聖職,……則他必須完全地奉獻和忠信。

「持有聖職,擴大了男孩和男人。無論他是在何處、無論他做任何事、無論他與誰往來,他都被期望去榮耀他所持有的聖職。……

「如果姊妹們都仿效這項模式,……妳們必會為婦女會服務,因為它是你們的組織,也是妳們的偉業。……

「在婦女會服務擴大和聖化每一位姊妹。妳們應當永遠都是婦女會的成員。」4

當我們的目的清楚明白時,很自然地就會用一種合宜的方式來履行我們的職責。讓我們來複習一下,婦女會這項以信心為基礎的事工是如何進行的。我們的時間都很寶貴。大多的婦女都身負諸多責任,根本沒有時間去做她們心裡想做的每一件事。所以,我們如果能以受啟發的方式運用婦女會的時間,就是在對主和姊妹們表示尊重。

迪特·鄔希鐸會長教導:「有位智者曾經談過『把事情做完的高尚藝術』和『不去做某些事情的絕妙藝術』兩者之間的差別。他教導說,真正的『生活智慧』包括『去除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鄔希鐸會長接著問道:「有哪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擠滿了你的生活,竊取了你的時間?在你養成的習慣中,有哪些習慣是毫無用處的?有哪些事物如果擱下不做,能為你的生活增添活力、意義和喜悅?」5我們也可以將他所提的問題應用在婦女會的聚會和事工上。

我們每個星期日舉行婦女會聚會,那是三小時固定聚會的一部分。想到每個星期日,世界各地有成千上萬的姊妹聚在一起,提升信心、鞏固家庭,並協調合作為他人提供援助,真的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我們的主日聚會只有50分鐘,所以聚會一開始必須先處理必要的事務,幫助我們更團結合一、有效地推行婦女會的事工。我們會扼要、莊重、有條理地處理這些事務,以符合我們的身分與使命。

正如同參加最初婦女會聚會的姊妹們接受了先知和使徒的教導,今日我們也同樣研讀教會領袖的話語。我們備受祝福,能有統整的教材來學習教義和原則,幫助我們在個人和家庭生活中應用福音。由於這是以信心為基礎的事工,所以進行婦女會課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供受靈啟發的教導,讓「那宣講的和接受的,彼此了解,雙方都被啟發,並一起快樂。」6

我們所有的聚會和活動都是婦女會姊妹的聚會。在過去幾年當中,我們將婦女會的其他聚會稱為家人、家庭和個人充實聚會。有感於這個名稱的複雜,以及人們對這些聚會的目的有許多的不同詮釋,我們決定即刻起不再使用「家人、家庭和個人充實聚會」這個名稱。在與總會會長團和十二使徒定額組商議之後,我們決定不要為婦女會的其他聚會賦予新的名稱,所有的婦女會聚會和活動,現在將簡單統稱為婦女會的聚會。在平日舉行的各項婦女會聚會,可依其內容性質稱為婦女會的服務、課程、活動、研討會或工作坊等等。

這些其他的聚會可以成為主日聚會之外的寶貴輔助資源,尤其是對那些在兒童會或女青年服務,或無法參加主日聚會的姊妹而言。這些聚會也提供了美好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帶其他宗教的朋友和較不活躍的婦女會姊妹前來參加。婦女會的所有成員和她們的朋友都受邀參加。然而,姊妹們不必覺得一定得參加這些聚會。

在主教的指導下,支會婦女會會長團可以利用這些聚會來滿足支會中個人及家庭屬靈和屬世上的需求,增進姊妹情誼和合一精神。

當姊妹參加平日的婦女會聚會時,會有機會學習並完成婦女會在愛心服務和現實生活方面的職責。她們在這裡學習並應用技能,幫助她們增進信心和個人正義、鞏固家人和家庭,並幫助有需要的人。這些聚會的目的是教導婦女與母親學習在主的計畫中所需要具備的技能和責任。婦女在此學習並應用如何過未雨綢繆的生活,以及在靈性和屬世上自立的原則。當她們彼此教導、彼此服務時,姊妹情誼和合一精神也會隨之增進。

支會婦女會會長負責督導婦女會的所有聚會。她的職責之一就是定期與主教討論這些聚會如何滿足支會中個人與家庭的需求。

婦女會會長團透過祈禱考慮要多久舉辦一次平日的婦女會聚會,以及在何處舉行。之後,她們會考慮姊妹可以挪出多少時間、姊妹們的家庭狀況如何、交通時間和費用、支會需要支付多少經費、安全考量,以及其他當地的考量等等,然後向主教提出聚會的建議。

婦女會的這些聚會通常在星期日或星期一晚上以外的時間舉行。一般而言,這些聚會是每個月舉行的,但是婦女會會長團可以建議增加或減少這些聚會的頻率,然而應當至少每季舉行一次。在每次聚會中,至少要有婦女會會長團的一位成員出席。支聯會婦女會會長團在支聯會會長團的指導下,可以每年籌辦一、兩次支聯會婦女會聚會,讓支聯會中所有的姊妹參加。7

婦女會的領袖要經由祈禱一同商討能夠鞏固姊妹和家庭的主題,並討論教導這些主題的最佳方式。婦女會會長要確使每項計畫都得到主教的核准,她也要確定每項計畫都符合現行的活動政策,包括經費在內。雖然婦女會會長負責督導這些聚會,但她可以請她的第一或第二副會長來幫助她。她也可以推薦召喚支會中的另一位姊妹來擔任婦女會聚會協調員,幫助會長團籌備這些聚會。

聚會可以專注在某項主題上,或分成幾個班級或活動。一般而言,教師應當由支會或支聯會的教友擔任。每年可以用其中一次聚會來慶祝婦女會的成立,將焦點放在婦女會的歷史和目的上。

在規劃平日的婦女會聚會時,領袖們應當優先考慮能達成婦女會目的的主題,例如婚姻和家庭、家政、過未雨綢繆的生活和自立、愛心服務、聖殿和家庭歷史、分享福音,以及主教所要求的其他主題等等。8

在作計畫的時候,我們要求問主,祂希望我們學什麼、成為怎樣的人,才能為永生作好準備。主依照祂的睿智,讓每個支會有其特色,是別的支會所沒有的,就好像每個人有不同的基因組合一樣。每位主教對其特定的支會負責,而每個支會的婦女會會長則被召喚去協助主教。每位主教和婦女會會長團都曾被按手在頭上,能接受有關他們個別職責的靈感啟發,但不會為其他支會或是其他單位的婦女會姊妹接受靈感啟發。

如果我們在進行事工時有這樣的了解,就會去尋求啟示,並與主教一同合作,以達成自己支會婦女會的目的。如果依照這種方式運作,當姊妹們或家庭需要為急難作準備時,婦女會就能組織、教導和啟發人們去作準備。如果姊妹和家庭需要為聖殿作準備,婦女會就可以組織、教導和啟發姊妹去準備。如果主教需要單身成人姊妹去分享福音,幫助她們的朋友恢復活躍,婦女會就可以針對這件事予以組織、教導和啟發。如果母親需要學習如何教養、照顧孩子,婦女會就可以針對這件事予以組織、教導和啟發。如果姊妹們需要學習、改進家政技巧,幫助她們的家成為靈性力量的中心,那麼婦女會就可以針對這件事予以組織、教導和啟發。在教會歷史上這樣的樣子屢見不鮮,如果聖職領袖需要完成某件重要的事,他們可以請求婦女會的協助。

妥善地運用婦女會的聚會,將會增進婦女會的能力,讓婦女會在每個支會中與聖職領袖一同有力地推動事工。正如約瑟·斯密在教義和聖約中說的:

「任何人都不要以為這些是小事情;因為未來許多與聖徒有關的事,都要靠這些事。

「〔姊妹們〕,〔妳們〕知道,在暴風雨來襲的時候,一艘很大的船,靠一支很小的舵,與風和浪保持適當的方向,而獲得很大的益處。」9

婦女會的領袖和聖職領袖們,這項信息就是目前關於婦女會的其他聚會的正式政策。若各位在研讀這個信息後對我們所教導的事有任何疑問,請在自己的支會和支聯會中一同討論,找出你們需要的解決之道。

婦女會大部分主要的工作都不是在聚會中進行的。讓我們現在專注在學習探訪教導上。由於我們效法耶穌基督的榜樣與教導,因此我們重視這項神聖召喚,代表祂去關愛、認識、服務、了解、教導和施助。在這項教會職責上,只要我們祈求,必會得到主的幫助。當我們成為主的忠實伙伴時,這項事工必能增進我們的信心、個人正義,並鞏固我們的家人和家庭。除了家中的責任之外,本教會的姊妹再沒有其他職責能像探訪教導一樣,能有這樣的潛力去成就這麼多的善行。

由於這是主為祂的女兒所設立的個別看顧計畫,因此有關探訪教導的政策在經由總會會長團核准後,列在教會指導手冊中。由於探訪教導的重點在於關心個別姊妹的情況,因此婦女會領袖不可將姊妹組成小組來進行探訪教導。

主教被按立為支會的牧羊人,但是他無法在同一時間看管主所有的羊,必須仰賴受啟發的探訪教師來給予協助。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支會中跟每個人作朋友,但是主教和婦女會會長有責任接受啟示,知道要指派誰去看顧、去鞏固每一位個別的姊妹。理想上,每位姊妹都應當看顧、鞏固支會中的另一位姊妹。能為另一位姊妹祈禱,並接受靈感啟發,知道主要我們如何照顧祂的女兒,是我們的一大祝福。

如果我們將焦點放在人的身上,而不是所完成的探訪比率上,探訪教導就會成為以信心為基礎的事工。事實上,探訪教導是永遠做不完的。它比較像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一項指派工作。忠信地擔任探訪教師去服務是我們作為門徒的一項證明。我們每個月回報自己被指派的工作時,便展現出自己的信心,並且遵從了主所制訂的模式。如果,我們看顧的主要目的僅是為了回報支會中的每位姊妹都已經聽到每個月刊登在旌旗和利阿賀拿雜誌上的探訪信息,那麼在聖餐聚會中把信息唸出來給大家聽豈不是更有效率?我們如果能讓主教和婦女會會長知道姊妹們在靈性和屬世上的狀況,以及我們如何提供幫助和關懷她們,這樣的回報就能發揮最大的助益。

我十分感謝我的每一位探訪教師,她們多年來展現出信心,用受靈啟發的方式為我服務、教導、鞏固我,並且愛我。

我們針對有福利需求的個人和家庭所提供的愛心服務與協助,是探訪教導的延伸。婦女會會長藉著探訪教師和親自拜訪支會教友來了解支會教友的需求。有時候,她會將我們組織起來去幫助他人,有時候,我們則會跟從聖靈的提示,「按照〔我們的〕天性」去服務。10許多年前,我從賓塞·甘會長的妻子嘉美娜·甘姊妹的身上學到,「千萬不要去壓抑想要慷慨助人的念頭」。我們若遵從她的忠告,會確實知道天父認識我們每個人,因為祂派遣我們作為祂的手和心,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我們若這樣做,就會增強對祂的信心。

我們活在教會歷史上一段令人感到欣喜、振奮的成長時期,而婦女會也在共同創造歷史。約瑟·斯密說:「讓男女老少都明白該事工的重要,努力工作,相信成功與否全賴一己的努力;讓所有的人對神的事工都興致勃勃,然後思量自己生活的時代,也就是數千年前令國王、先知和義人一想到就熱血澎湃的日子——他們想到我們的時日,就充滿靈感,寫下感人的詩篇及高昂的樂章,並使他們說出如經文中所記載的字字珠璣。」11

知道主很愛我們,祂透過先知、先見、啟示者來指引我們推動這事工,以及我們的教會是依照源源不斷的啟示來運作,令我感到滿心歡喜。我確實知道,如果每位姊妹能盡到自己的責任,確保婦女會達成其目的,那麼天使將成為我們的伙伴,我們會促成許多美妙的奇蹟。我們要歡慶並感謝神賜給我們這項攸關重大、以信心為基礎的事工,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見茱麗·貝克,「達成婦女會的目的」,2008年11月,利阿賀拿,第108-111頁;茱麗·貝克,「後期聖徒婦女的最佳表現:堅定不移」,2007年11月,利阿賀拿,第109-112頁。

  2. First Presidency, “To the Presidency, Officers, and Members of the Relief Society,“ in A Centenary of Relief Society, 1842--1942 (1942), 7.

  3. Joseph Smith, quoted in Sarah M. Kimball, “Auto-biography,“ Woman’s Exponent, Sept. 1, 1883, 51.

  4. 參閱培道·潘,「姊妹圈子」,1981年4月,聖徒之聲,第160頁。

  5. Dieter F. Uchtdorf, “As You Embark upon This New Era,“ in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2008--2009 Speeches (2009), 2; see also Lin Yutang,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1937), 162, 10.

  6. 教約50:22。

  7. 這些聚會可以包括服務、課程、活動、研討會,和工作坊。其中一次聚會可以和總會婦女會大會合併舉行。支聯會婦女會會長團必要時可以組織委員會來予以協助。

  8. 關於這些主題的更多指示,請見reliefsociety.lds.org。

  9. 教約123:15-16。

  10. 總會會長團的教訓:約瑟·斯密(2007),第451頁。

  11. 總會會長團的教訓:約瑟·斯密,第1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