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
你們現在還能有這種感覺嗎?
2012年10月


你們現在還能有這種感覺嗎?

教會裡有些成員知道自己無法堅定有力地對阿爾瑪的問題予以肯定的答覆。他們現在「沒有這種感覺了」。

孟蓀會長,我們愛您,敬重您,也全心支持您!這項和傳道服務有關的宣布著實鼓舞人心、深具歷史意義。我還記得在1960年得知男青年去傳教的年齡從20歲降到19歲時,內心無比興奮的情形。我蒙召喚初抵英國傳道部傳教當時年滿20歲,傳道部裡第一位19歲的傳教士是傑佛瑞·賀倫長老──是一位傑出的生力軍,當時他還差幾個月才滿20歲。在後續一年的時間裡,更多19歲的傳教士來到我們傳道部。他們是既服從又忠信的傳教士,使事工大有進展。我深具信心,知道當正義又獻身投入的傳教士履行救主的誡命、前去宣講祂的福音時,我們必將獲得更豐盛的收穫。

在我看來,各位新生的一代比以往各世代的準備都更完備,各位在經文方面的知識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你們的世代在準備傳道的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挑戰,和教會全體成員所面臨的挑戰相同。我們都察覺到,世上多數的文化並不利於正義或屬靈的承諾。古往今來的教會領袖都曾對世人發出警告,教導他們悔改。摩爾門經裡的小阿爾瑪對人民當中出現邪惡與對福音不冷不熱的現象感到憂心,因而辭去擔任尼腓人領袖的首席法官一職,投入所有心力去履行他身為先知的召喚。1

最有意義的經文之一,就是阿爾瑪向人民宣告的這句話:「如果你們體驗過心的變化,如果你們曾覺得要唱救贖之愛的歌,我要問,你們現在還能有這種感覺嗎?」2

世界各地的領袖普遍認為,就整體而言,本教會成員──尤其是我們的青少年──皆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堅定態度。然而,教會領袖們始終擔憂兩件事:第一,世上日益增加的邪惡以及,第二,某些成員所表現出漠不關心和對福音不冷不熱的態度。領袖們尋求我們的忠告,想了解如何幫助教會成員跟隨救主,達成深入且持之以恆的歸信。

「你們現在還能有這種感覺嗎?」這個問題在數世紀後依然如雷貫耳。儘管我們在此福音期已領受了許多事物,包括耶穌基督之圓滿福音的復興、獲賜許多的聖靈恩賜,以及來自上天種種顯而易見的祝福,阿爾瑪所提出的挑戰在今日仍顯得無比重要。

喬治·斯密會長3在泰福·彭蓀會長於1943年蒙召喚為使徒後不久,對世人提出此項勸誡:「你們的使命〔是要〕用盡可能和善的方式向世人提出警告,悔改乃醫治這世上各種病症的萬靈丹。」4先知發出這項呼籲的同時,世人正飽受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蹂躪。

今日道德淪喪的情形已更加嚴重。有位著名的作家最近曾說:「每個人都知道今日的文化對人有害,卻沒有人希望它有所改變。」5 我們今日文化中的音樂、娛樂、藝術以及其他媒介經常出現對暴力與不道德事物的描述,其嚴重的程度前所未見。一位十分受人敬重的浸信會宗教學者曾對這個現象作了精闢的比喻,他說:「整個文明世界用以對抗邪惡的靈性免疫系統已嚴重受損。」6

我們不意外教會裡有些成員知道自己無法堅定有力地對阿爾瑪的問題予以肯定的答覆。他們現在「沒有這種感覺了」。他們有些人覺得自己處在靈性的乾旱時期,其他人則感到憤怒、受傷,或者幻滅。如果以上的描述也能套用在你身上7,要去評估你為何不再能感受到救贖的喜樂,這點十分重要。

處於靈性乾旱或者對福音不冷不熱的許多人雖未必犯下嚴重的罪行或違誡,卻作了不明智的選擇。有人對服從聖約的態度輕忽散漫,有人則將花上大部分的時間,全心全力投入那些較不重要的事物。有人容許激進的文化或政治觀點削弱了自己對耶穌基督福音的忠誠,也有人沉迷於網際網路中那些過於強調、誇大、或甚至在某些情況中捏造教會早期領袖的缺點所在,然後妄下不正確的結論,導致自己的見證受到影響。每一個作出上述選擇的人都能悔改而在靈性上更新自己。

沈浸於經文中對滋養靈性實屬重要。8神的話會鼓舞人心信奉福音並付諸行動,來治癒受傷、憤怒或幻滅的感覺。9 當我們信奉福音的渴望減少時,不論出於何種理由,其部分的解決之道就在於悔改。10 信奉福音和悔改兩者息息相關。

劉易士是位工作勤奮、實事求是的基督徒作家,他對此議題提出了鏗鏘有力的看法。他斷言基督教勸告人們悔改,也應許悔改之人必獲得寬恕;但是,除非世人知道而且覺得自己需要被寬恕,否則基督教對他們不具任何意義。他說:「只有當你知道自己生病的時候,才會聽從醫生的吩咐。」11

先知約瑟指明在我們接受洗禮前,有可能對善惡處於中立的狀態,但是「你加入這教會時,就加入了服事神的陣容。這樣一來,你就脫離了中立狀態,並且再也無法回『到』那狀態了。」先知勸誡我們必須永遠不離棄夫子。12

阿爾瑪強調藉由耶穌基督的贖罪,「慈悲的臂膀」已向悔改之人伸出。13 他接著提出穿透人心的重要問題:我們是否已準備好迎見神?我們是否保持自己無可指責?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沉思這些問題。小阿爾瑪曾拒絕聽從他忠信父親的勸告,之後經歷了戲劇化的改變,覺悟到自己多麼需要獲得寬恕,並了解高唱救贖之愛的歌的意義。他的親身經歷不僅強而有力,且令人深受感動。

雖然任何會減損我們忠信奉行福音的事物都需要加以正視,但其中有兩項密切相關的挑戰,不僅普遍存在而且十分重要。第一是不仁慈、暴力和家暴;第二是性的不道德和不潔的思想。這種種挑戰經常導致我們作出不奉行福音的選擇,是其真正的罪魁禍首。

我們如何對待與自己最親近之人,此事至關重要。家中的暴力、施虐、不仁慈和不尊重都令人無法接受──成人與新興的一代皆然。我的父親曾經在教會中不積極,但他樹立了絕佳的榜樣,特別是他對待我母親的方式。他以前常說:「神會要求男人為他們妻子流下的每一滴眼淚負責。」「家庭:致全世界文告」中也強調這同樣的概念:「虐待配偶兒女……的人,有一天要在神前為此負責。」14 不論我們在何種文化環境中長大,不論我們的父母是否曾經不當地對待我們,我們都絕不能在身體、情緒或言語上不當地對待任何人。15

我們的社會從不曾像現在一樣迫切需要待人和善有禮這項美德。這項美德的基礎始於家庭。社會大眾對於這項美德的重視逐漸式微,同時可見家庭的結構也日益瓦解,這種現象並不令人意外。家庭是愛與保持靈性的基礎所在。家庭能營造氣氛使其成為奉行福音之所在。「有恩愛在我家庭,遍處都盡美」,此言千真萬確。16

性的不道德與不潔的思想與救主訂立的標準背道而馳。17 我們在本福音期的開始就獲賜警告,性的不道德或許會是本世代最大的挑戰。18 這種行為若不經過悔改,必將導致靈性的乾旱和失去奉行福音的力量。電影、電視和網際網路經常會傳遞減損靈性的信息和影像。迪特·鄔希鐸會長和我最近前往亞馬遜叢林裡的一座村莊,看到那裡竟然連一些簡便搭造的小屋都裝有衛星天線。我們為這偏遠地區能取得有用的資訊而感到歡欣,也看出實際上世上沒有任何一個角落能不受色情、不道德和會挑起情慾的影像所侵犯。這就是為什麼色情在我們這世代如此猖狂的原因之一。

我最近和一名15歲的亞倫聖職持有人談話,我們的對話頗有見地。他讓我了解在這網際網路的時代,年輕的一代只要稍有不慎,就會輕易地接觸到不潔甚至色情的影像。他指出,一般社會大眾都會認可教會所教導的大多數原則,認為違反這些原則會危害身體健康和身心福祉。他提到年輕人吸菸、吸毒,以及酗酒的行為。但他也注意到另一個現象,即社會大眾對於色情或不道德的行為卻沒有同樣表現出不滿、反對,或甚至對其提出嚴正的警告。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這名男青年的分析是對的。那麼解決之道是什麼?多年以來,先知和使徒已教導我們在家中奉行福音的重要性。19

各位父母親,經常參加教會聚會和積極參與教會的活動儘管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但絕不足以代替你們履行教導子女過有道德的正義生活,並且正直地行走在主前的這項神聖職責。基於今天早晨孟蓀會長宣布的事情,你們必須在家中忠信地完成這項職責,讓家庭成為仁慈、寬恕、真理與正義匯聚的避難所,此事極為重要。為人父母必須有勇氣篩選或監督網際網路、電視、電影和音樂的使用。父母親必須有勇氣說「不!」,有勇氣捍衛真理,並且作有力的個人見證。你們的兒女需要知道你們對救主有信心,知道你們愛天父,並且支持教會裡的領袖。靈性的熟成固化必須在我們的家中蓬勃發展。我希望所有人在離開本場大會時,都確實明白今日世上的道德議題必須在家中解決。主教、聖職和各輔助組織的領袖要從旁協助家庭,務使家中確實教導屬靈的原則。家庭教師和探訪教師應當在這方面提供協助,尤其對單親家庭中的下一代。

我剛才提到的那位男青年急切地問我,使徒們是否知道應該多早開始教導年輕一代對抗色情和不潔的思想,並提供他們必要的保護。他強調在有些地區裡,早在兒童從初級會畢業之前開始亦不算太早。

年幼時即接觸到不道德影像的青少年害怕自己已經失去參與傳道服務和訂立聖約的資格。他們的信心可能因此而大幅降低。我要向各位年輕朋友們保證,如阿爾瑪的教導,只要透過悔改,你們能符合獲賜上天所有祝福的資格。20 這就是救主所作的贖罪的意義。請和你們的父母或者你們信任的人談談,也要和你們的主教一同商量。

談到道德議題時,有些成人相信只要忠於一項重要的慈善計畫或原則,就不需跟隨救主的教導。他們對自己說,性的不當行為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我是個待人和善,奉獻愛心的好人就好。」21 這樣的想法是可怕的自我欺騙。有些年輕人告訴我,今日的文化不鼓勵世人在許多方面全力以赴,包括完全依照正義的原則生活。22 切勿落入這個陷阱。

我們在洗禮時承諾要「承受〔耶穌〕基督的名,決心事奉祂到底。」23這項聖約要求我們有勇氣付出努力、全心信奉福音而且行為正直,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繼續高唱救贖之愛的歌,保持真正的歸信。

回顧歷史,有一名於1924年在法國巴黎參加奧運的英籍奧運選手,為奉行承諾一事立下了堅定不移的典範,可供各個世代推崇效法。

艾瑞·李德是前往中國傳教的蘇格蘭傳教士之子,也是一個信仰堅定的人。他觸怒了主辦奧運的英國領導人,原因在於即使遭受巨大的壓力,他仍斷然拒絕參加一場在星期日舉行的百米預賽。最後,他在400公尺競賽贏得冠軍。李德拒絕在星期日出賽的榜樣尤其能帶給我們啟發。

對李德的光榮表現之各種描述和記念讓人想到以賽亞這段激勵人心的話:「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24

李德令人敬佩的作為對我最小的一個兒子影響深刻,使他決定不在星期日參加運動項目,更重要的是,使自己遠離不正義和世俗的行為。他在畢業紀念冊上也引用以賽亞的這句話。艾瑞·李德為下定決心奉行福音原則之人留下強而有力的典範。

只要我們的青少年跟從孟蓀會長的忠告,準備去傳教,只要我們都能按照救主教導的原則生活,準備好去迎見神25,就等於贏得了一場更重要的競賽。26 我們會擁有聖靈引導我們朝向屬靈目標前進。若有任何人的生活混亂失序,要記住,以救主的贖罪為根基來建立我們的信心和生活方式,此事永不嫌太遲。27

我要引用以賽亞的話:「你們的罪雖像硃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28

我誠懇地祈求,我們每個人都能採取任何必要的行動,讓我們現在還能感受到聖靈,好讓我們全心高唱救贖之愛的歌。我見證救主贖罪的大能,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阿爾瑪書4:15–19

  2. 阿爾瑪書5:26

  3. 喬治·斯密當時仍是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會長,他於1945年5月21日成為本教會總會會長。(SeeDeseret News 2012 Church Almanac [2012], 98.)

  4. George Albert Smith, in Sheri L. Dew, Ezra Taft Benson: A Biography (1987), 184.

  5. Peggy Noonan, “The Dark Night Rises,” Wall Street Journal, July 28–29, 2012, A17.

  6. 小艾伯特·莫勒博士,南浸信會神學研習會會長,2012年9月5日於紐約市發表致各宗教領袖的演說。

  7. 尼腓二書2:27

  8. 約翰福音5:39阿摩司書8:11;亦見雅各·傅士德,「個人與救主的關係」,1977年2月,聖徒之聲,第50頁。

  9. 阿爾瑪書31:5

  10. 阿爾瑪書36:23–26

  11. C. S. Lewis, Mere Christianity (1952), 31–32. 劉易士曾在牛津大學擔任英國文學研究員,後來成為劍橋大學中世紀和文化復興時期英文的主席。

  12. 總會會長的教訓:約瑟·斯密(2007),第324頁;亦見啟示錄3:15–16

  13. 阿爾瑪書5:33

  14. 「家庭:致全世界文告」,2010年11月,利阿賀拿,第129頁。

  15. 見李察·司考德,「消除幸福的障礙」,1998年7月,聖徒之聲,第95–97頁。有些文化標準與救主的教導背道而馳,而且會領我們走入歧途。我拜訪南太平洋時,遇到一個已經慕道多年的男士,他告訴我有一名教會領袖在一次聖職大會中教導與會者:「你先前用來教訓兒女的雙手,將被用來祝福他們。」當時他深受感動,因此上了傳教士的課程,接受了洗禮,現在已經是一位優秀的領袖。

  16. 「愛在家」,聖詩選輯,第183首。

  17. 阿爾瑪書第39章

  18. 見泰福·彭蓀,「潔淨器皿的內部」,1986年7月,聖徒之聲,第2頁。

  19. 戈登·興格萊會長在1995年9月舉行的慈助會大會中宣告「家庭:致全世界文告」。多馬·孟蓀會長主領將指導手冊第二冊:管理教會(2010)第一章「神計畫中的家庭和教會」變更內容。

  20. 阿爾瑪書13:27–3041:11–15

  21. Ross Douthat, Bad Religion: How We Became a Nation of Heretics (2012), 238;亦見阿爾瑪書39:5

  22. 請勿讓充塞暴力與不道德,以及會批評奉行救主教導原則之人的文化干擾你的信心。詩人華茲華斯(Wordsworth)曾溫和地寫道:「使你的心智充滿高尚的思想,以後惡毒的口舌、魯莽的判斷、自私的嘲笑,……再也不能壓倒……或擾及〔你〕的樂觀信心」(Christopher Ricks [1999]編著,「作於亭潭寺上方數哩處」,牛津英詩選集,第346頁)。

  23. 摩羅乃書6:3;亦見摩賽亞書18:13

  24. 以賽亞書40:31;see Robert L. Backman, “Day of Delight,” New Era, June 1993, 48–49.

  25. 阿爾瑪書34:32

  26. 哥林多前書9:24–27

  27. 希拉曼書5:12。Oliver Wendell Holmes Sr. counseled, “I find the great thing in this world is not so much where we stand, as in what direction we are moving: To reach the port of heaven, we must sail sometimes with the wind and sometimes against it,—but we must sail, and not drift, nor lie at anchor” (The Autocrat of the Breakfast-Table [1858], 105).

  28. 以賽亞書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