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5章:信心與悔改


第5章

信心與悔改

「不論是教會裡還是教會外的人,都需要悔改。我們需要更大的信心和決心去事奉主。」

約瑟‧斐亭‧斯密的生平

約瑟‧斐亭‧斯密會長教導我們:「罪的赦免來自於信心和真誠的悔改。」1他說:「我們不僅需要相信,更需要悔改,」他還教導說,我們懷著信心從事善舉,一直持守到底,就會「獲得忠信者的酬賞,並在神的高榮國度有一席之地。」2為了讓每個人都能獲得這項酬賞,他在教會服務任期內,一直為耶穌基督作見證並宣講悔改。

他在擔任使徒的早期曾說過:「在錫安支聯會之間奔波旅行的時候,我一直認為這是我的使命,覺得自己深受主的靈所感動,要對人民說,現在就是悔改之日,呼籲後期聖徒謹記自己的聖約,即他們向主立下的承諾,遵守誡命,奉行以色列長老──神的先知──所給予的教導和指示,即記載在神聖經文裡的紀錄。我們在一切事上應謙卑謹慎地行於主前,好使我們能蒙福並獲得聖靈的指引。我認為此乃警告世人的日子。從先知首次獲賜來自上天的啟示復興福音那日起,就是警告之期。」3

有一個星期日在聖餐聚會中,斯密會長告訴會眾為什麼他要警告世人。他的兒子約瑟也出席了那次聚會,後來他寫道:「我清楚記得〔家父〕在那次場合中所說的一番話。他問會眾:『誰是你的朋友,或者說誰最愛你?是告訴你錫安一切好、幸福繁榮指日可待的人?還是那警告你說,除非奉行福音的原則,否則災難、困苦就會如預言般臨到你的人?我希望你們知道,我愛教會的成員,不希望在穿越今生的幔子後,他們之中有任何人指責我說:『要是你曾警告我,我今天就不會陷入這樣的困境了。』因此,我提高警告的聲音,希望弟兄姊妹能準備好迎接榮耀的國度。」4

圖像
President Joseph Fielding Smith sitting in his office, wearing a white shirt, a dark suit, a dotted tie, and glasses.

約瑟‧斐亭‧斯密會長說明他呼籲後期聖徒悔改的原因:「我愛教會的成員。」

那些跟斯密會長一同共事的人,看到他在嚴厲警告的背後,是那麼真誠關心那些為罪苦苦掙扎的人。擔任過總會會長團祕書的法蘭西‧吉朋長老常在斯密會長處理教會紀律的事情時在場。吉朋長老回憶道:「他定奪事情時總是懷著愛心和關懷,情況許可時,他會以最寬尺度的慈悲來處理。一旦得知個案的情況嚴重時,他經常會說:『人們為什麼不好好安份守己呢?』他這樣說並不是出於責難或是怪罪,而是帶著悲傷和惋惜的口吻。」5曾和斯密會長一同在十二使徒定額組服務的賓塞‧甘會長說:「我們多次說到,既然十二使徒是以色列的法官,我們全都很樂意落由他審理,因為我們知道他的審判既慈悲憐憫又公正神聖。」6斯密會長在按立主教時,常勸告他們說:「記住,每個人都有弱點,每個故事至少都有兩種不同版本的說法。如果你判錯了,最好是錯在愛和憐憫的那一邊。」7

約瑟‧斐亭‧斯密的教訓

1

福音的首要原則是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

我們的信心是以主耶穌基督為中心,並透過祂而對天父有信心。我們相信基督,接受祂為神的兒子,並在受洗時承受祂的名。8

讓你的心時時刻刻都將此事視為最重要的事,那就是:耶穌是基督,是活神的兒子,祂降臨世上為世人捨命,使我們能得著生命。這是真理,至關緊要,我們的信心就建立在這真理上。這真理顛撲不破,不論世人的教導、觀念為何,我們都必須固守這項教導,因為這攸關我們的救恩,是至為重要的。主用祂的寶血救贖我們,賜給我們救恩,只要我們不忘記這項條件:遵守祂的誡命並一直記得祂。如果我們這樣做,就會蒙拯救,而世人的觀念和愚蠢,將從世上滅絕。9

我們憑藉信心歸向神。如果我們不相信主耶穌基督,對祂或是祂的贖罪沒有信心,就不會想要留心遵守祂的誡命。就是因為我們具有這樣的信心,才使我們與祂的真理和諧,內心渴望事奉祂。 ……

……福音的首要原則是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當然如果我們對祂的父沒有信心,就不會對主耶穌基督有信心。如果我們對父神和子有信心,並像我們所應該的那樣受到聖靈的指引,就會對主的僕人有信心,相信主透過他們來說話。10

2

信心意謂著行動。

「信心是一切行動的動力」〔Lectures on Faith, lecture 1〕。如果你停下來思考一下,我想你會同意,不論是屬世或屬靈的事,這話一點都不假。這對我們的行動是如此,對神的行動也是如此。 ……

「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聖經雅各書2:26〕,換句話說,沒有行為,信心就不存在。我想雅各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不會有什麼結果;而我藉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你就會看到成果。」〔見聖經雅各書2:18〕信心意謂著行動,……因此,信心要比相信來得更加堅定。……

信心是神的恩賜;每件美好的事物都是神的恩賜,這是希伯來書第11章的經文所包含的教導──這章經文對信心作了很好的論述──〔而〕主在教義和聖約及其他經文中所賜予的啟示也談到這點。如果只是相信,卻毫無行動、冷漠或被動,那麼就無法得到信心。僅僅渴望獲得信心是不會帶來信心的,這就好比不運用才智、採取行動,是無法在音樂和繪畫上有所專精的。問題就出在這裡。我們對福音有見證,我們相信約瑟‧斯密、相信耶穌基督、相信福音的原則,但我們對此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如果我們想有活生生、恆久不變的信心,就必須積極履行身為教會成員所肩負的每項職責。 …

哦,要是我們有尼腓所展現出的信心就好了!讀到尼腓一書第17章,他的哥哥因他要造船而反對他、嘲笑他,他們說:

「我們的弟弟是個呆子,他自以為能造船;是的,他還以為他能渡過這大水。」〔尼腓一書17:17。〕

尼腓回他們說:

「神若命令我做一切事,我必能做到。如果祂命令我對這水說,成為陸地吧,它必成為陸地;只要我這樣說,就必這樣成就。」〔尼腓一書17:50。〕

這就是他的信心。11

我們如今行事不是像來到世上以前那樣憑著眼見,主期望我們憑著信心行事〔見哥林多後書5:7〕;我們憑信心行事,加上遵守為我們的救恩而賜予的誡命,就會得到正義的酬賞。12

一個人除非服膺教義、憑著信心行事、接受真理、遵守已賜給他們的誡命,否則就完全不可能獲得永生;不論他口裡多少次承認耶穌是基督,或相信祂的父差遣祂來世上救贖世人都是枉然的。所以雅各說的對,他說魔鬼「也信,卻是戰驚」,他們也不悔改〔見聖經雅各書2:19〕。13

3

悔改是福音的第二項原則,也是蒙得救恩和超升所不可或缺的。

悔改是福音的第二項基本原則,也是信心的產物。14

不論是教會裡還是教會外的人,都需要悔改。我們需要更大的信心和決心來事奉主。15

我們之中有些人認為,只要犯的罪不嚴重、不是死罪,那麼犯點罪沒關係,我們還是會在神的國度中得救,真的有人這樣認為嗎?尼腓看到了我們的時代,他早已說人們會這樣說〔見尼腓二書28:7-9〕。但是我告訴你們,人一旦離開了真理和正義的道路,就無法保有主的靈的指引。16

故意犯罪的人在錫安不會有一席之地;而悔改的罪人,由於遠離不義並尋求永生和福音的光,可在錫安有一席之地。正如主所做的那樣,我們不能以絲毫寬容來看待罪惡,而要正直、完全地行於主前。17

只有正義的人才能在神的國度中得救並高升;因此我們必須悔改自己的罪,並在光明中行,如同基督在光明中〔見約翰一書1:7〕一樣,這樣祂的寶血才能洗淨我們一切的罪,使我們能與主相交,蒙受祂的榮耀和超升。18

我們需要悔改,也需要有人來告訴我們要悔改。19

4

悔改的原則彰顯了天父和耶穌基督的慈悲。

悔改是福音教導中最撫慰人心、最榮耀的原則之一。在這項原則中,天父和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的慈悲彰顯無遺,其他的原則都無法望其項背。假如沒有對罪的寬恕,沒有方法讓那些虛心悔改的人得到罪的赦免,那會是多麼可怕!假如我們必須永遠忍受自己罪的懲罰,永遠都沒有獲救的希望,我們實在沒有辦法想像所要承擔的恐怖痛苦。那我們如何獲得解救呢?靠誰能得到拯救呢?

我們的主曾說:

「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因神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而得救。」〔約翰福音3:16-17;亦見第18-21節。〕

要是父沒有差遣耶穌基督來到世上,就不會有罪的赦免,也無法經由悔改來脫離罪。20

圖像
A young man kneeling in prayer at his bedside.

「悔改是福音教導中最撫慰人心、最榮耀的原則之一。」

要是我們真正了解,甚至能稍微感覺到耶穌基督的愛,了解祂甘之如飴、心甘情願地為我們的罪受苦,那我們就會願意悔改所有的過錯,並且事奉祂。21

5

悔改包括了真誠地為罪而憂傷,並完全棄罪。

經文上說:

「要正義地向主你的神獻祭,即破碎的心和痛悔的靈。」〔教約59:8。〕

那意謂著悔改。

……悔改,根據字典的定義,就是真誠地為罪憂傷並自我譴責,完全棄罪。……若不感到憂傷,也沒有渴望脫離罪,就不是真心的悔改。

痛悔是因為犯了罪及真心地感到罪的邪惡而表現出的一種沮喪或謙卑的態度,同時也了解到神對悔改的罪人所施予的慈悲和恩典。……由於這個原因,主說──也就是我在前面引述的──我們要「正義地……〔獻祭〕,……即破碎的心和痛悔的靈。」 ……

悔改是神的恩賜。……對有些人來說,悔改並非易事,但凡尋求悔改和信心的恩賜的人都必獲得。22

我從個人的經驗中學到,你若想改變,真心想改變,就能辦得到。我們的良知和經文會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該遵行的原則,也會告訴我們,為了永恆的福祉和進步,應該改掉哪些習慣。23

6

現在就是悔改的時刻。

神不會拯救每個男女進入高榮國度。如果你想到那裡,卻有缺點,如果你在犯罪,正違反主的誡命,而且你心知肚明,那麼現在就是悔改和革新的好時機;別以為這是很微小的事情,主會寬恕你,僅僅責打你幾鞭,給你一點小小的懲罰,就會寬恕你;如果你執迷不悟,堅持要繼續這樣做,你會發現自己將被驅逐。24

若是在奉行福音上拖延,它就會是偷走永生的賊,而永生指的是跟父和子住在一起。我們之中有許多人,甚至包括教會的成員,都覺得沒有必要急著奉行福音原則和遵守誡命。 ……

我們千萬不要忘了〔艾繆萊克〕的話:「因為看啊,今生是世人為迎見神而作準備的時候;是的,看啊,今生的日子是世人完成工作的日子。

「正如我剛才說過的,你們已有這麼多見證,所以,我懇求你們不要將你們悔改的日子拖延到最後;因為過了今生這段讓我們為永恆作準備的日子,看啊,如果我們今生沒有善用我們的時間,那麼黑暗的夜晚來臨時,我們就無法工作了。

「你們身處那可怕的危機時,就不能說,我會悔改,我會回到我的神那裡。不能,你們不能這麼說了;因為你們離開今生時,那佔據你們身體的靈,也會有能力在永恆世界中佔據你們的身體。」〔阿爾瑪書34:32-34。〕25

7

我們有義務對世人提高警告的聲音。

主希望世人都能幸福,那是祂的目的,但是世人拒絕幸福,讓自己悲慘,因為他們以為自己的方式比神的更好,因為他們自私、貪婪和心存惡念;這就是我們今日的問題。26

根據我們在一些地方旅行時所觀察到的,以及從新聞報導中所讀到的,我們不得不作出這樣的結論:今日世界各地都極有必要悔改並遠離罪。27

別以為我們現在的情況已經壞到極點,除非人們悔改,否則情況會更糟。因此我呼籲人們,呼籲後期聖徒,……以及世界各國悔改。28

我們有義務對世人,尤其是對本教會的成員,提高警告的聲音〔見教約88:81〕。29

我們有責任彼此看顧,彼此保護,有危險時互相警告,互相教導神國的福音原則,在對抗世俗罪惡的前線上團結合一。30

此時此刻,我不知道還有什麼事比呼籲悔改更重要、更必要的了,即使是在後期聖徒之中也是這樣;我呼籲聖徒,也呼籲不是本教會成員的人,要留心我們救贖主的話。祂已明確地說,絕無不潔之物能回到祂的面前。除了那些證明自己忠信,並且經由他們的信心和悔改在祂的血中洗淨衣服的人之外,沒有人能找到神的國度。31

「看啊,只要各國、各族、各方、各民悔改,就必能靠以色列聖者而安居。」〔尼腓一書22:28。〕我祈求他們會悔改,我希望他們能安居,我希望他們相信以色列聖者;祂來到世上贖我們的罪,為全人類贖罪,祂救贖我們脫離死亡,只要我們悔改,祂就應許給我們救恩和罪的赦免。

哦,我希望全人類都會相信祂,崇拜祂和天父,願意奉子的名來事奉主我們的神,然後平安會降臨,公義會遍行天下,使主能在世上建立祂的國度。32

我懇求世人悔改並相信真理,讓基督之光照亮他們的人生,遵守他們所擁有的每項美好且真實的原則,並加上在這個時代藉由啟示所得到的進一步的光和知識。我懇求他們加入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獲得福音的祝福。

我懇求教會的成員行事正義,遵守誡命,尋求聖靈,愛主,將神國的事置於生活的首位,並在主前恐懼戰兢,作成他們的救恩〔見腓立比書2:12〕。33

研讀與教導的建議

問題

  • 「約瑟‧斐亭‧斯密的生平」提及斯密會長為何會想「提高警告的聲音」,複習他針對這件事所表達的看法。為什麼呼籲悔改是一種愛的表現?

  • 對你而言,你的信心要以天父和耶穌基督為中心是什麼意思?(見第1部分。)

  • 為什麼真正的信心總是促成行動?(例見第2部分。)有哪些方法可讓我們以行動來表明信心?

  • 悔改如何是「信心的產物」?(見第3部分。)

  • 你若曾在悔改時感受到天父和耶穌基督的慈悲和愛,請默默沉思一次這樣的經驗(見第4部分)。請分享你對救主贖罪的感激之情。

  • 為什麼「不感到憂傷,……也沒有渴望脫離罪」就無法悔改?(見第5部分。)第5部分的最後兩段如何為那些因罪而感到憂傷的人帶來希望?

  • 從哪方面來說,拖延是「偷走永生的賊」?(見第6部分。)拖延悔改有什麼危險?

  • 複習第7部分時,想一想「提高警告的聲音」是什麼意思。我們在努力警告他人時,如何也能做到友善與關愛?

相關經文

希伯來書11:1-6摩賽亞書4:1-3阿爾瑪書34:17以帖書12:4摩羅乃書7:33-34教約18:10-16信條1:4

教學輔助說明

「學生必須付出行動。教師若是站在鎂光燈下、成為舞臺巨星、完全由他說話,或者佔據整個活動時間,那麼就幾乎可以斷定這位教師已妨礙到班員們的學習。」(Asahel D. Woodruff, Teaching the Gospel [1962], 37;參閱維吉尼亞‧皮爾斯,「平凡的教室──持續穩定成長的有效場所」,1997年1月,聖徒之聲,第13頁)。

註:

  1. Answers to Gospel Questions, comp. Joseph Fielding Smith Jr., 5 vols. (1957–66), 1:84.

  2. “Faith and Works: The Clearing of a Seeming Conflict,” Improvement Era, Oct. 1924, 1151;亦見救恩的教義,布司‧麥康基編,共3卷(1977),2:290。

  3.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19, 88; italics in original.

  4. Joseph Fielding Smith Jr., in Take Heed to Yourselves! (1966), v–vi.

  5. Francis M. Gibbons, Joseph Fielding Smith: Gospel Scholar, Prophet of God, (1992), viii.

  6. Spencer W. Kimball, quoted by Bruce R. McConkie in “Joseph Fielding Smith: Apostle, Prophet, Father in Israel,” Ensign, Aug. 1972, 28.

  7. In Joseph Fielding Smith Jr. and John J. Stewart,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1972), 10.

  8.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70, 113.

  9.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21, 186;亦見救恩的教義,2:281。

  10. “Redemption of Little Children,” Deseret News, Apr. 29, 1939, Church section, 3;亦見救恩的教義,2:282。

  11. “Faith,” Deseret News, Mar. 16, 1935, Church section, 3, 7.

  12.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23, 139.

  13. “Faith and Works: The Clearing of a Seeming Conflict,” 1151;亦見救恩的教義,2:289。

  14. The Restoration of All Things, (1945), 196.

  15. “The Pearl of Great Price,”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July 1930, 104;亦見救恩的教義,2:46。

  16.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50, 13.

  17.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15, 120.

  18.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9, 109.

  19. “A Warning Cry for Repentance,” Deseret News, May 4, 1935, Church section, 6;亦見救恩的教義,3:37。

  20.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196–97.

  21.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199.

  22. “Repentance and Baptism,” Deseret News, Mar. 30, 1935, Church section, 6.

  23. “My Dear Young Fellow Workers,” New Era, Jan. 1971, 5.

  24. “Relief Society Conference Minutes,”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Aug. 1919, 473;亦見救恩的教義,2:16。

  25.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69, 121, 123.

  26. “A Warning Cry for Repentance,” 6;亦見救恩的教義,3:29。

  27.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6, 58.

  28.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32, 91–92;亦見救恩的教義,3:26。

  29.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37, 59;亦見救恩的教義,3:41。

  30.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15, 120.

  31.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0, 51.

  32.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19, 92.

  33.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70,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