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我們聽他談論,內心歡欣不已」


「我們聽他談論,內心歡欣不已」

教約129130131

圖像
威廉‧克雷頓

威廉·克雷頓以步行完成前往納府的最後14.48公里。他和同行者所搭乘的船隻由密西西比駛向新家園,在抵達納府前一晚稍作停留,但威廉從英國普雷斯頓的家鄉出發,經過了11週,8000多公里的旅程之後,他一刻都不願意再等待了。他和幾個朋友在寒冬的清晨中徒步行進,並於1840年11月24日中午前抵達納府。威廉在三年前歸信,並曾在家鄉為約瑟·斯密身為先知的召喚作見證,現在他非常渴望能見到先知本人。

他很快地與先知見了面,並在寄給英國友人的信中分享了一些他對先知的第一印象。他寫道:「昨天晚上,我們許多人和約瑟弟兄在一起,我們聽他談論神國的事,內心歡欣無比,」他在另一次事件中寫道:「如果我特地從英國來只是為了和他交談幾天,那麼我認為所經歷的辛苦都已得到充分的報酬了。」1

威廉在剛抵達納府時,著手開始為自己和妻子路得建立新生活和新家園,當時他們正準備迎接第二個孩子。然而,克雷頓在新家園的第一年經歷了許多困難。他們買下密西西比河西邊,位於納府對岸的土地並準備以務農維生。威廉曾在英國的一座工業城鎮擔任工廠會計,但他並未具備擔任農夫所需的技術和體格。由於農作物歉收,和受到瘧疾長時間的侵襲,他所付出的心血很快就付諸流水。

威廉因這一連串的事件而變得謙卑,後來他接受了當初幫助他歸信的傳教士禧伯·甘的建議,在1841年12月與家人一同過河,搬到納府。先前在英國傳道部會長團與威廉同工的諮理威拉·理查,當時正擔任約瑟·斯密的文書,他正好需要一位可信任的助理。禧伯很快地來找威廉,要他去約瑟·斯密的辦公室報到。於是,在1842年2月9日,威廉同意成為先知的文書和抄寫員。

文書和抄寫員

在接下來的兩年半中,威廉·克雷頓能用比任何人都更接近的角度觀察約瑟·斯密在公開和私下的生活。他幾乎每天都和約瑟在一起,深入參與約瑟在商業、政治和宗教方面的事務。他們之間的友誼使威廉有獨特的機會近距離地檢視約瑟的人格特質,包括他所犯的錯誤。他和其他人都知道約瑟只是一個凡人,但對威廉來說,相較於主透過祂的先知所傳達的那些能擴大靈魂的教導,約瑟的弱點顯得微不足道。透過他們在納府的相處,威廉終其一生都堅定不移地為約瑟辯護。

在先知生命充滿變故的最後兩年,威廉·克雷頓於文書的工作中,記錄了這段時期約瑟·斯密最重要的啟示、教導和講道。他記錄了約瑟對於為死者洗禮的指示,以及關於永恆和多重婚姻的啟示。這兩項啟示在日後都成為後期聖徒經文的一部分。他也是記錄約瑟最有名的講道:金·佛烈證道詞的抄寫員之一。他將這些教導視為無價之寶,且似乎能感覺到保存這些教導的重要性。

而約瑟·斯密則感到越來越迫切需要向聖徒傳達靈性的知識。他在納府的這段時間發表了一場又一場有力的公開講道,並與他信任的朋友於私下召開的會議中,分享了同樣有力的教導和教儀。約瑟並沒有像他在早期傳道時經常發表正式啟示那樣傳達這些教導,但威廉·克雷頓非常仔細聆聽每個字句。他將先知的話語記錄在他自己的或他為約瑟所寫的日記中,後來的幾篇教義和聖約便是以這些紀錄為基礎。

珍貴的教導

1843年2月9日,當約瑟·斯密會見帕雷·普瑞特時,威廉也在場。約瑟和帕雷分享如何分辨天上的使者和撒但與他的使者。當約瑟先前向他所信任的成員分享關於聖殿的教導時,帕雷正遠在英國。威廉在約瑟的日記中記錄了這些指示,這些教導日後被收錄在教義和聖約第129篇。2

1843年4月2日,約瑟到位於納府東邊32公里的伊利諾州雷慕斯出席了一場支聯會大會。一位名叫威廉·米勒的美國宗教領袖曾預言,耶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將會在隔天發生。約瑟藉此機會向雷慕斯的聖徒們保證,主並未透露祂要來臨的時間。約瑟也教導,神是具有身體的人物;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所有事物都在祂面前;以及我們彼此往來的關係將會持續到永恆。威廉·克雷頓在個人的日記中記下這些珍貴的教導,這些紀錄後來成為教義和聖約第130篇的基礎。3

教義和聖約第131篇大部分的內容是由威廉在1843年5月所寫的幾段短篇日記組成的,4其中包括5月16日,在雷慕斯的便雅憫和梅麗莎·詹森家中所作關於永恆婚姻的教導。詹森夫婦在1841年12月聖誕節當天結婚,但約瑟告訴他們,他希望根據主的律法再度為他們證婚。便雅憫開玩笑說,除非梅麗莎再來追求他,否則他不會再和她結一次婚。但約瑟的態度十分認真,他教導,男人和女人必須進入婚姻的新永約才能獲得神最高的祝福。他接著就將便雅憫和梅麗莎印證為永恆的夫妻。5

對威廉來說,記錄這些先知的話語不僅僅是一項職責,也是他生命中一項偉大的特權。對於約瑟·斯密能以獨特的方式打破今生和來生的藩籬,並讓永恆的事物變得如此具體而真實,威廉為此感到興奮不已。納府的聖徒們在聽約瑟講道時,他們所面對的許多困境——死亡、疾病、貧窮和飢餓——都淹沒在對千禧年美好未來的期盼中。他們蒙得應許,家庭和友誼間的連繫將超越今生。威廉·克雷頓因記錄約瑟·斯密的話語而感到喜悅,這為教會的教導帶來深遠的影響,並且至今仍祝福著後期聖徒。

  1. William Clayton letters quoted in James B. Allen, No Toil nor Labor Fear: The Story of William Clayton (Provo, Utah: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Press, 2002), 61, 63. 這本書對於威廉·克雷頓的生平概要和他與約瑟·斯密的友誼作了最好的描述。這篇文章是以亞倫分析克雷頓對約瑟·斯密的觀感為基礎。

  2. See “Journal, December 1842–June 1844; Book 1, 21 December 1842–10 March 1843,” 172–76, josephsmithpapers.org.

  3. See “William Clayton, Journal Excerpt, 1–4 April 1843,” josephsmithpapers.org.

  4. Several of these journal entries are reproduced in Allen, No Toil nor Labor Fear. 393–96.

  5. See Benjamin F. Johnson, My Life’s Review (Independence, Missouri: Zion’s Printing and Publishing, 1947), 96–97. 欲了解更多關於教義和聖約第131篇的背景資料,請見Steven C. Harper, Making Sense of the Doctrine and Covenants: A Guided Tour through Modern Revelations (Salt Lake City: Deseret Book, 2008), 4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