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祈禱會
那位慷慨的神


那位慷慨的神

能在這個美麗的晚上,和我們敬愛的先知多馬‧孟蓀會長同場共度美好時光,真是何其榮幸!

聖誕節是一年當中最稀奇的時候,我們會用全新的眼光看其他人,稍微更打開我們的心,看看周遭美好的事物,並更和善、有愛心地去幫助他人。

如果幸運的話,長大成人的我們有時候還可以短暫重溫童年的感覺。

想到我們愛的人會為我們做一些特別的事,還有我們興奮地為他們策劃的驚喜,心中就充滿了溫馨和期待。加上閃爍的燈光、賞心悅目的裝飾、基督出生的感人場景,難怪人們如此喜愛聖誕節。

當然,還有音樂。沒有什麼比聖誕頌歌更能凸顯這個佳節的深遠含意和溫馨氣氛。不論是輕快、沉思或懷舊的旋律,聖誕節總是能啟發人做出動人的美好音樂。這些奇妙的聖誕樂音提振我們的精神,提醒我們感到歡欣的原因。

我們今天很幸運能聽到聖殿廣場管弦樂團和摩爾門大會堂唱詩班演奏彷彿天籟的音樂。

這個樂團的表演如此動聽,我幾乎可以想像天上的天使不時地前來側身聆聽,甚至一起哼唱。

鐘聲頌歌

唱詩班剛才演唱了「鐘聲頌歌」這支動人心弦、最為美妙的聖誕歌曲,這首歌在1921年首次於美國被傳唱。

這首歌原來不是聖誕歌曲,而是一首有數個世紀歷史的烏克蘭民謠,「Shchedryk」,一般翻譯為「那位慷慨的人」。

烏克蘭家庭以前會在新年的一開始唱這首歌。原來的歌詞描述一隻燕子飛進一家人的屋子裡,然後預言那家人在新的一年裡會有怎樣的鴻圖大運。1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的感覺。

我很喜歡其中希望和樂觀的信息。

那不正是聖誕節的信息嗎?即使在世界似乎一片黑暗,我們諸事不順、心中充滿失望、擔心,而且身陷憂傷和煩惱的時候,我們還是會唱「普世歡騰」和「喜悅歸與人」2,因為基督來到世上「照亮坐在黑暗中……的人」。3

應該慷慨的時候

我們剛聽到這首受人喜愛的聖誕歌曲的歌名原來是「那位慷慨的人」,是多麼應景啊。因為,聖誕節原本就是應該慷慨的時候。

受到這種氣氛的感染,我們有時候會花很多時間想要找到一份完美的禮物送給朋友和家人。我們會設法多幫點忙、表現得更正面。我們會想要多和家人相處。我們會比較注意到有需要的人,而且也會更慷慨地給他們援助。我們這些行動都是為了紀念救主的誕生,為了回應祂的慷慨,雖然不盡理想但卻都發自真心。

但是,我們也都知道,聖誕精神有時候會在忙亂的購物、帳單的壓力,以及忙碌的時間表中被忽視,甚至遺忘。

我不想做掃興的人,叫大家不去從事聖誕節一般的活動,但談到我最珍惜的一些聖誕節回憶,就是交換禮物、迷失在忙碌的人群中,以及參加大大小小、讓大家在這個佳節團聚的歡樂活動。

的確,我們有許多享受這些事情的理由,但當然,聖誕真諦可不僅於此。

所以,我要邀請每個人,在聖誕節期間,找出一個時刻讓我們的靈魂平靜下來,向「那位慷慨的人」致意,並向祂獻上誠心的感謝。

讓我們想想天父祂充滿憐憫、愛心、無盡的慈悲。

我們在購買禮物的時候--在送出和收到禮物的時候--願我們也用些時間安靜地思考神傾注給我們,祂的子女,的豐盛恩賜。

感恩的恩賜

我想,不知感恩是人的天性,我們甚至會把有極大價值的事物視為理所當然。耶穌那個年代的十個長大痲瘋的故事,就讓我們學到了這個教訓。那些痲瘋病人罹患了這個嚴重的疾病,因此不得不和朋友、家人分開,生不如死。痛苦的他們向神子懇求,也得到了醫治。

各位都知道,在這個榮耀的奇蹟之後,九個長大痲瘋的就歡歡喜喜地走了,慶幸著自己招了好運。

只有一個人回來。

十個裡面只有一個挪出時間來感謝。十個裡面只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4

這樣真誠、謙卑地表達感謝,在今天似乎像在故事中一樣罕見,但每當這樣的事發生時,我們都會深受感動,也激勵我們要數算自己的祝福。

我所得知的一個例子是一位住在非洲的先生。這位先生有肢體障礙,所以從小就沒有辦法走路。大部分的時間他都被迫待在父母的家裡。他不能工作、不能和朋友出去,甚至連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很多簡單的小事,他也做不來。

然後,他聽說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要運送一些輪椅到一個活動,就離他家不遠!

他請一位朋友帶他去參加活動。在那裡,他看到幾十位殘障的男女老幼被抬放到嶄新閃亮的輪椅中。

他多麼希望能坐在其中一張輪椅上啊!如果他能靠自己的力量行動,哪怕只是一刻,他的生命會有多大的改變啊!

他排隊等著,最後終於輪到他了。

兩個人把他抬放到一張輪椅上,他生平第一次能自由自在地移動!

一開始的時候,他遲疑地四處移動。不過,一旦他熟悉如何操作輪椅之後,他就更放膽地移動了。

他轉彎、原地旋轉、還加速前進。他快速地超越朋友,拼命地揮動著雙手。

他飛了起來!

他臉上滿是喜悅之情。

但是,過了一會兒,他推著輪椅回到大家身邊,一臉憂傷平靜地準備要人幫他。

他的朋友問說:「你要做什麼?」

這個人笑了笑、聳聳肩說:「現在該輪到其他人了。」

教會的人道服務傳教士跪在他身邊說:「這台輪椅是你的。」

他簡直不敢相信。他以為這個活動只是要讓他們感受坐在輪椅上的感覺。

他問:「真的是我的嗎?」

「沒錯。」

「但是我沒有錢。」

「這是你的。是一群愛你的人送給你的禮物。」

當他終於了解是怎麼一回事後,這位謙卑的男士看了他的朋友,

再看看傳教士。

他試著忍住淚水,但是沒有用。他一邊哭,一邊因無比的喜悅而笑。

他的朋友和傳教士陪著他哭。

他輕聲地說:「謝謝。」

他擁抱他的朋友和傳教士,安坐在他的輪椅上後,就「咻」的一聲,帶著燦爛的微笑再度衝出。

他在人行道上來來回回快速移動,大聲喊道:「我會飛!」

這個人知道什麼是感恩。

神的恩典

我們是否曾經感受過這樣純粹地全力釋放出的感謝?在這個聖誕佳節,以及在整年中,我祈求我們能記得「那位慷慨的人」,也就是我們的神,我們的父,我們所愛的牧羊人和策士。

因為祂賜人恩賜!

祂是那位慷慨的人!

當我們,也就是祂的子女,祈求麵包的時候,祂不會給我們石頭5,反而會賜給我們無比寶貴的恩賜,超越我們的能力可以理解和想像的恩賜。祂賜給我們:

  • 平安。

  • 喜樂。

  • 豐盛。

  • 保護。

  • 日常飲食。

  • 善意。

  • 希望。

  • 自信。

  • 愛。

  • 救恩。

  • 永生。

我們在這個聖誕時節慶祝最珍貴的禮物和恩賜,有了這個禮物,才能有其他的恩賜,也就是在伯利恆誕生的嬰孩。因為祂,「墳墓沒有得勝,​死亡的毒鉤​也因基督而被吞沒了。祂​是​世界​的​​光​和​生命,​是​的,​是​無盡的、​永不​暗淡​的​光」。6

我要懷著歡欣的心感激神的慷慨。

祂將我們從孤獨、空虛和不配稱中拯救出來。

祂開啟我們的眼睛、打開我們的耳朵。祂讓黑暗轉為光明、悲泣轉為希望、孤寂轉為愛。

祂將我們從受奴役和自私的過去中釋放出來,開展當下通往目的的道路,走向滿是快樂的未來。

祂就是我們崇拜的對象。

祂就是我們的神。

祂是那位慷慨的人。

祂如此完全地愛祂的子女,甚至獻上祂的獨生子,叫一切跟從祂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7

因為耶穌是基督,所以我們不用再覺得像陌生人。我們會與義人在祂回來時一同起來!因為祂完美無暇的一生和永恆的犧牲,有一天,我們會與天使一同站立,並與他們一起接受永生的恩賜。8

願我們在這聖誕佳節能記得我們慷慨的天父,並向全能之神,那位賜與祂所有的孩子翅膀飛翔的神,全心、誠摯的感謝。這是我謙卑、誠心的祈禱以及我衷心對大家的祝福,不僅在這聖誕佳節,更直到永遠,奉我們敬愛的救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See “‘Carol of the Bells’ Wasn’t Originally a Christmas Song,” Science Blog, Dec. 2004, www3.scienceblog.com/community/older/2004/7/20046906.shtml; see also Olena Korchova, “Carol of the Bells: Back to the Origins,” The Ukrainian Week, Dec. 17, 2012, ukrainianweek.com.

  2. 路加福音2:14

  3. 路加福音1:79

  4. 路加福音17:11–19

  5. 馬太福音7:9

  6. 摩賽亞書16:8–9

  7. 約翰福音3:16

  8. 見「我們舉行慶祝」,聖詩選輯,第3首。「我們舉行慶祝」雖然不是聖誕節的聖詩,但是歌詞列出了「那位慷慨的神」應許給我們的祝福,正適合在每年這個時刻記得:

    「我們舉行慶祝,救恩之日到來。

    不做異鄉客,不在地上徘徊。

    大好信息正向我們各國傳播;

    救贖之良辰,為期已不甚遠,

    一切蒙主應許,眾聖徒受恩賜,

    清晨到黃昏,無人再受苦難。

    伊甸園行將在地面上出現,

    耶穌召以色列萬民:『同回家園。』

    「我們互助親愛,永不互相欺騙。

    不再做壞事,永遠聯成一環。

    惡徒叛神感畏懼戰慄身不安;

    救世主將臨,我們安心等待,

    一切蒙主應許,眾聖徒受恩賜,

    清晨到黃昏,無人再受苦難。

    伊甸園行將在地面上出現,

    耶穌召以色列萬民:『同回家園。』

    「我們在主懷抱,信賴主耶和華。

    末世誠煩惱,靠主引領度過。

    一切災難成過去,農田已收割;

    救世主降臨,我們義人復活,

    一切蒙主應許,眾聖徒受恩賜,

    聖徒與天使,一起接受冠冕。

    伊甸園行將在地面上出現,

    基督與眾聖徒團結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