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跟從我
2月17-23日。尼腓二書第11~25章:「我們因基督而快樂」


「2月17-23日。尼腓二書第11~25章:『我們因基督而快樂』」,來跟從我——供主日學使用:摩爾門經2020年(2020)

「2月17-23日。尼腓二書第11~25章」,來跟從我——供主日學使用:2020年

圖像
以賽亞在卷軸上書寫

2月17-23日

尼腓二書第11~25章

「我們因基督而快樂」

尼腓二書第11~25章比作對你自己說的,除此之外,思考可以用哪些方式幫助你所教導的人將這幾章比作對他們自己說的(見尼腓二書11:8)。當聖靈提示你一些想法和建議時,就寫下來。

記錄靈感啟發

圖像
分享圖示

邀請分享

在討論尼腓二書第11~25章中某段特定經文之前,這麼做可能會有幫助:請班員想像有個朋友覺得很難從以賽亞的寫作中,找到任何深具意義或啟發人的部分。他們會和這個朋友分享哪幾節經文?

圖像
教導圖示

教導教義

尼腓二書第11~24章

以賽亞為耶穌基督作見證。

  • 若能知道以賽亞為何要寫下這些預言,就會比較容易了解這些經文。開始討論尼腓二書中以賽亞的預言時,可以邀請班員查考第11章,然後列出尼腓如此大量引用以賽亞的話的幾個目的。他們也可以分享自己在個人研讀或家庭研讀尼腓二書第12~24章時,覺得有哪幾段經文已達成了這些目的。班員若能了解尼腓的目的,如何能幫助他們更了解以賽亞的寫作?鼓勵他們在課堂中討論以賽亞的寫作時,記得這些目的。

  • 由於以賽亞運用了許多象徵的語言,班員很可能會忽略他對耶穌基督強而有力的見證。以下活動可以幫助全班聚焦在以賽亞的見證上。可以準備幾張紙,寫上尼腓二書第12~24章中關於救主的教導的幾段經文(例如:尼腓二書13:1314:4-615:1-716:1-717:1418:14-1519:6-721:1-522:2)。每位班員可以選一張紙,研讀寫在上面的經文章節,並在紙上寫出他(她)學到哪些有關耶穌基督的事。然後班員可以和其他人交換紙張,針對他們從同樣章節中學到的關於救主的事,再加上自己的想法或見解。接下來可以給班員機會分享他們從以賽亞,以及從彼此之間學到哪些事,讓他們對耶穌基督有更深的感激。

  • 尼腓二書19:6中的預言列出了耶穌基督的幾個頭銜。可以請一個人將這些頭銜列在白板上,並請班員討論為何每個頭銜都是對救主的貼切描述。祂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履行這些角色?若要更了解這幾個頭銜,查看尼腓二書19:6下方註腳的參考經文會有幫助。

尼腓二書12:2-521:10-12第22章

在後期時代,神的人民會聚集並享有平安。

  • 以賽亞預言的某些部分與我們特別息息相關,因為這些預言描述了神在後期時代的事工。例如,你們可以研究尼腓二書21:10-12,其中提到神將會樹立「大旗」(標準或旗幟)來聚集祂的人民。我們看到主已經如何在靈性上聚集祂的人民?或許可以請幾位班員談談,有哪些原因讓他們想在教會中和神的人民聚集或團結在一起。他們還可能會喜歡製作自己的旗幟,並在上面列出或畫出他們認為今日人們在「尋求」哪些有助於「集合」和「聚集」神兒女的福音真理(第10和12節)。我們要怎麼協助聚集的事工?

  • 討論這項教義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將以下主題寫在白板上:以色列的分散、以色列的聚集,基督的預言。可以將尼腓二書第12~24章分派給各組的班員,邀請他們找出哪些經文教導了這些主題,然後請他們在白板上將這些經文寫在適當主題的下方。這幾節經文中的哪些信息是寫給我們的?(為幫助班員,可以告訴他們教義和聖約113:1-6有助於他們了解尼腓二書21:1-5,10。)

  • 在巍峨高山上」(聖詩選輯第5首)或「主是我的光」(聖詩選輯第45首)等聖詩的有些部分是根據尼腓二書12:2-5尼腓二書第22章的預言而寫的,可用來強調以賽亞話語中的信息及含意。

尼腓二書14:4-6

我們的家和錫安的「會眾」可以成為安全和藏身之處。

  • 尼腓二書14:4-6中,以賽亞預言在主「洗去」和「除淨」正義者的罪之後,他們就會享有安全和平安。雖然這幾節經文是在描述千禧年的情況,但是班員在這邪惡的後期時代尋求靈性的平安時,這些經文仍能幫助他們。請他們思考並討論,在他們的「住處」和「會眾」之上「有煙雲」和「火光」是什麼意思(第5節;亦見出埃及記13:21-22)。有哪些事物可以比做第6節中所提到的暑(氣)、狂風和暴雨?我們如何找到藏身之處?(亦見教約115:6)。或許班員可以建議有哪些方法,能確保我們的家和教會聚會成為保護靈性的地方。

尼腓二書25:19-29

「那正道就是相信基督。」

  • 你的班員或許能體會尼腓的渴望:「勸我們的子女和弟兄相信基督」。尼腓如何「辛勤地」達成這個目標?(尼腓二書25:23)。或許班員可以查考尼腓二書25:19-29,找出尼腓希望他的人民知道哪些有關救主和祂福音的真理。接下來他們可以分享他們怎麼教導家人或朋友這些真理。例如,他們曾用哪些方式教導「在我們盡力而為後,才能藉著恩典得救」這項真理?(「其他資源」中,迪特·鄔希鐸會長的話可以為這項真理提供一些見解。)他們曾用哪些方式幫助他人「因基督而快樂」?

圖像
學習圖示

鼓勵在家中學習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們不需要摩爾門經」,班員或許會有興趣想知道尼腓二書第26~30章如何幫助他們回應這些人。

圖像
資源圖示

其他資源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

若要補充你們對尼腓二書19:6的討論,可以觀看或聆聽聖殿廣場大會堂唱詩班演唱「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churchofjesuschrist.org)。

「在我們盡力而為後,才能藉著恩典得救。」

迪特·鄔希鐸會長談到尼腓二書25:23中尼腓的話語時說:

「我懷疑我們有時候是否誤解了『在我們盡力而為後』這句話。我們必須了解『之後』的意思不等於『因為』。

「我們得救並不是『因為』我們盡力而為,做了一切能做的事。我們當中有哪個人做了一切能做的事了?難道神要等到我們用盡力氣後,才施恩拯救我們,介入我們的生活嗎?……

「我確信尼腓知道救主的恩典會我們有能力克服罪〔見尼腓二書4:19-35阿爾瑪書34:31〕。這就是為什麼尼腓要那麼辛勤地勸他的子女和弟兄『相信基督並與神和諧』〔尼腓二書25:23〕。

「畢竟,那才是我們能做的!而那也是我們今生的課題!」(「恩典的恩賜」,2015年5月,利阿賀拿,第110頁)。

改進教導

提出能帶來見證的問題。「提出問題,鼓勵學員為所學的原則做見證,可以是邀請聖靈的有力方法。……他們的見證——和班上其他人的見證——會成長,因為聖靈為真理作證」(以救主的方式教導第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