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跟從我
8月10-16日。阿爾瑪書第53~63章:「被祂奇妙的力量所保全」


「8月10-16日。阿爾瑪書第53~63章:『被祂奇妙的力量所保全』」,來跟從我——供主日學使用:摩爾門經2020年(2020)

「8月10-16日。阿爾瑪書第53~63章」,來跟從我——供主日學使用:2020年

圖像
兩千名青年戰士

兩千名青年戰士,安諾德·佛瑞伯格繪

8月10-16日

阿爾瑪書第53~63章

「被祂奇妙的力量所保全」

在研究本大綱中的教學建議時,想一想哪些建議用在你的班級中會有效,然後改變或調整活動來滿足班員的需求。

記錄靈感啟發

圖像
分享圖示

邀請分享

為鼓勵班員分享他們在阿爾瑪書第53~63章學到的事情,可以請他們瀏覽各章,找出可以和正遭遇挑戰的人分享的一節經文。邀請他們在課後和一個人分享這節經文。

圖像
教導圖示

教導教義

阿爾瑪書53:17-2156:43-48,55-5657:20-2758:39-40

我們若運用信心並信賴神,祂就會增強我們的力量。

  • 在班上討論希拉曼的戰士時,可以將班員在家中學到的事情融入其中,讓討論更豐富。進行的方式之一,是邀請班員分享這些青年戰士有哪些令他們印象深刻的特質(部分特質可在以下經文找到:阿爾瑪書53:17-2156:45-4857:20-21,26-2758:40)。這些特質如何幫助青年戰士作戰?這些特質如何在我們的靈性戰爭中幫助我們?班員也可以分享現代的「青年戰士」的故事。

  • 你班上身為父母的班員,或許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培養出像希拉曼的青年戰士那樣的信心。為幫助你班上的父母和未來的父母從青年戰士的故事中學習,可以請幾個人組成專題小組,分享如何培養子女的信心。請專題小組成員事先閱讀阿爾瑪書56:47-4857:20-27,並針對哪些事情幫助青年戰士培養信心,準備好分享他們的見解。專題小組提出看法時,讓班員有時間分享自己的見解。其他可以增進這項討論的資源,包括「其他資源」中喬依·瓊斯姊妹的話,以及羅素·納爾遜會長的信息「對姊妹們的一項呼籲」(2015年11月,利阿賀拿,第95-97頁)。在討論最後,可以給班員一些時間思考如下的問題:有誰會仰賴你的見證?你可以說什麼、做什麼來鞏固他們?

圖像
尼腓兒童和他們的母親

英雄(接受母親教導),麗茲·史威德繪

阿爾瑪書58:1-12,30-37; 第61章

我們能選擇去想別人最好的一面而不被冒犯。

  • 希拉曼的軍隊得不到支援時,他的反應樹立了感人典範,讓我們在覺得自己被錯待時,知道該如何反應。要促進班級針對他的典範進行討論,可以邀請一位班員事先準備好概述希拉曼的情況,以及政府沒有積極回應其需求的原因(見阿爾瑪書58:1-9,30-3761:2-8)。可以在白板上寫希拉曼的反應其他可能的反應。然後,請班級查考阿爾瑪書58:1-12第30~37章,在對應的標題下寫出希拉曼對自己的狀況有什麼想法,又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以及他大可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當我們覺得自己被錯待或忽視的時候,可以做什麼事情來效法希拉曼的榜樣?

  • 阿爾瑪書第60章,當摩羅乃責怪派賀藍時,派賀藍原本可以動怒。但是他卻回答說,他「並不生氣」,而且「因〔摩羅乃〕寬大的心胸而快樂」(阿爾瑪書61:9)。為幫助班員學習派賀藍的榜樣,可以請他們想像自己被要求為教會雜誌寫一篇文章,以派賀藍在阿爾瑪書第61章的榜樣為題材,教導要如何避免被他人冒犯。接著,可以將班員分成小組,請他們讀阿爾瑪書61:3-14,然後列出他們會寫進文章中的幾個重點。「其他資源」中大衛·貝納長老的忠告也會有所幫助。

阿爾瑪書60:7-14

我們有責任提升周遭的人。

  • 摩羅乃寫道,如果派賀藍故意忽視尼腓軍隊的需求,神將會要他負責。可以請班員一起讀阿爾瑪書60:7-14,然後請他們想一想自己認識的哪個人可能正在危難之中、覺得被忽視。我們可以做哪些事情來注意並滿足他人的需求?其他人,包括我們的施助弟兄和姊妹,曾如何滿足我們的需求?

阿爾瑪書62:39-41,48-51

在逆境和順境中都要記得主。

  • 尼腓人在困境和昌盛時期的反應(見阿爾瑪書62:39-41,48-51)顯示出,不論是在逆境或順境中,我們都可以選擇謙卑。可以邀請班員閱讀這幾節經文,並分享讓他們印象深刻的部分。可以請他們兩人一組討論自己的想法,再請幾個人和全班分享。

圖像
學習圖示

鼓勵在家中學習

為引起班員對希拉曼書第1~6章的興趣,可以向班級說明,尼腓人在這幾章經文中變得邪惡,而拉曼人變得正義。這種角色互換對生活在危險的後期時代的我們來說,是值得學習的重要課程。

圖像
資源圖示

其他資源

讓子女能抵擋罪惡。

總會初級會會長喬依·瓊斯姊妹分享了以下關鍵,說明要如何養育出「能抵擋罪惡的世代」:

「首先,……我們必須讓〔子女〕毫不懷疑地知道他們是慈愛天父的兒子和女兒,知道天父對他們有神性的期望。

「其次,一定要了解悔改的教義,這樣才能抵擋罪惡。能夠抵擋罪惡並不意味著能成為無罪之人,而是指能夠持續悔改、時時警惕,並且勇敢無懼。也許能夠抵擋罪惡,是持續抵擋罪惡而來的祝福。……

「……幫助子女抵擋罪惡的第三個關鍵是,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就開始懷著愛心,灌輸他們福音的基本教義和原則——用經文、信條鞏固青年小冊子、初級會歌曲、聖詩和我們自己的見證——這些都能夠引導他們歸向救主。……

「……幫助子女明白聖約,訂立並遵守聖約,是……另一個關鍵。……在子女小時候就教導他們遵守簡單的承諾,會使他們在日後能夠遵守神聖的聖約」(「能抵擋罪惡的世代」,2017年5月,利阿賀拿,第88-89頁)。

如何避免被冒犯而發怒。

大衛·貝納長老在他的信息「什麼都不能使他們絆腳」(2006年11月,利阿賀拿,第89-92頁)中,提出以下忠告:

  • 要了解:被冒犯是一種選擇。「相信某人或某事會我們覺得被得罪、被觸怒、被傷害或感到痛苦,都會貶損我們的道德選擇權,讓自己淪為受行動支配的對象。然而,身為主動者,你我都有權力採取主動,選擇要如何面對受到冒犯或被傷害的情形。」

  • 效法救主。「對於該如何面對那些可能會觸犯我們的事或情景,救主是我們的最佳典範〔見尼腓一書19:9〕。」

  • 體諒他人的弱點。「我們靈性成熟度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就表露在我們如何面對別人的弱點、沒經驗或可能會冒犯我們的舉止行為。」

  • 直接了當地溝通。「如果有人說了或作了些我們覺得被冒犯的事,我們的首要要務就是要不以為忤,然後私下跟那個人進行坦白真誠、且直接了當地溝通。這樣做能邀請聖靈予以啟發,讓誤會得以澄清,讓真正的用意得以明瞭。」

改善教導

以家中的經驗為基礎。因為家是福音學習的中心,因此要思考如何以家中發生的事為基礎,來進行課堂教導。舉例來說,你可以調整來跟從我——供個人和家庭使用中的許多活動,用在課堂上,來強化班員的個人和家庭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