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跟從我
9月14-20日。尼腓三書第8~11章:「起來,到我這裡來」


「9月14-20日。尼腓三書第8~11章:『起來,到我這裡來』」,來跟從我——供主日學使用:摩爾門經2020年(2020)

「9月14-20日。尼腓三書第8~11章」,來跟從我——供主日學使用:2020年

圖像
耶穌向尼腓人顯現

我是世界的光,詹姆士·傅莫繪

9月14-20日

尼腓三書第8~11章

「起來,到我這裡來」

回頭看看你個人在研讀尼腓三書第8~11章時記錄下來的靈感啟發,可能會讓你得到一些教學的提示。以下建議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想法。

記錄靈感啟發

圖像
分享圖示

邀請分享

有時候,如果你提出的要求比較明確,人們會比較願意分享。比方說,可以邀請班員分享尼腓三書第8~11章中,教導他們有關耶穌基督之品格的部分。也可以在幾天前事先邀請班員,讓他們準備好在上課時分享。

圖像
教導圖示

教導教義

尼腓三書第8~10章

我們若悔改,救主就會聚集、保護、治癒我們。

  • 這幾章經文中包含了毀滅和災難的記事,但其中也教導了能幫助我們更接近耶穌基督的靈性教訓。或許可以將班級分成三組,並指派各組查考尼腓三書第8~10章中的一章,找出描述了人們學到或經歷之事的詞句。然後,各組再派一個人告訴全班他們那組找到了什麼。鼓勵班員討論,這些靈性教訓如何幫助我們更接近救主。

  • 這幾章經文中的一則寶貴信息是:即使我們身處最艱困的考驗之中,救主還是伸出愛與慈悲之手幫助我們。可以邀請班員想想自己認識的人當中,有誰正遇到挑戰,然後查考救主在尼腓三書9:13-2210:1-10的話語,找出可以幫助這人的詞句。或許班員也可以分享感受到救主向他們伸出援手的個人經驗。

尼腓三書9:19-22

主要求「破碎的心和痛悔的靈」。

  • 救主來臨之前,應許地的忠信者遵守著摩西律法,而獻祭動物是該律法的要求。為幫助班員更了解這個律法,可以簡短複習摩西書5:5-8。在古代,神的人民為什麼被命令要獻祭動物?救主在尼腓三書9:20賜下哪條新誡命?而這條新誡命如何向我們指明救主和祂的犧牲?「其他資源」中有關犧牲律法的引文有助於這個討論。

  • 你要如何幫助班員了解擁有破碎的心和痛悔的靈是什麼意思?或許開始的時候,可以在白板上寫出破碎、痛悔犧牲等詞。接著,可以請班員畫出這些詞對他們的意義,或是寫出與這幾個詞有關的詞句。班員分享他們的圖或詞句時,可以討論這些圖或詞句與救主在尼腓三書9:19-22要求我們做的事情,有什麼關聯。「其他資源」中陶德·克理斯多長老的引文對這個討論也會有所幫助。

尼腓三書11:1-17

耶穌基督是世界的光。

  • 尼腓三書11:1-17描述了摩爾門經中最神聖的事件,可以給班員幾分鐘的時間默讀這幾節經文。或許可以在白板上寫出如下的幾個問題,讓他們在讀的時候思考:如果你在這些人當中,會有什麼感覺?這幾節經文中提到有關救主的事情,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你從耶穌的榜樣學到什麼?哪些經驗讓你獲得見證,知道耶穌基督是你的救主?可以讓班員說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或感覺。

    圖像
    耶穌讓尼腓人看祂手上的釘痕

    一個一個地,瓦特·雷恩繪

尼腓三書11:10-41

耶穌基督制定祂的教義和教會。

  • 指出救主在滿地富出現時,首先選擇說的話和做的事,會具有啟發性。班員或許可以從尼腓三書11:10-41救主的一言一行中找出一些真理,然後劃記或寫下來。邀請他們分享所發現的事。從這幾節經文,我們學到哪些有關救主的事情?我們學到哪些有關祂教會的事情?

  • 救主為了終結人民中有關洗禮的明顯爭議,便在尼腓三書第11章揭示了有關此教儀的重要真理。為幫助班員找出這些真理,可以將以下經文節數寫在白板上:第21-25節,第26-27節,第33-34節。邀請每位班員選擇一、兩節經文,然後說出其中教導了有關洗禮的哪項真理。

圖像
學習圖示

鼓勵在家中學習

你的班級或許會有興趣知道,救主拜訪尼腓人和拉曼人之後,對他們影響如此深遠,使得這兩群過去紛爭不止的人民在接下來的200年之中和平共處(見尼腓四書第1章)。這一點或許會激勵班員研讀尼腓三書第12~16章,了解救主教導他們什麼,讓他們有如此巨大的改變。

圖像
資源圖示

其他資源

犧牲律法。

羅素·培勒會長說明了在今日遵守犧牲律法的一個方式:

「在救主最後的犧牲之後,〔犧牲〕律法的實行做了兩項調整。首先,聖餐教儀取代了犧牲的教儀;第二,這項變更將獻祭的焦點從動物身上轉移到獻祭者身上。就某種意義上來說,祭品從供物變成獻祭者本人。……

「……主不再要求我們獻上動物或穀物,如今祂希望我們拋棄一切對神不敬的行為。……

「……當我們克服自身的私慾,將神置於我們生活的首位,並立約願意不計代價去服事祂時,我們就是在實踐犧牲律法」(「犧牲律法」,2002年3月,利阿賀拿,第16-17頁)。

十二使徒定額組尼爾·麥士維長老說:「每個人該做的真正獻祭,並不是把動物放在祭壇上,而是心甘情願地把個人內在的獸性放在祭壇上燒掉」(「摒棄一切不潔和邪惡」,1995年7月,聖徒之聲,第73頁)。

破碎的心和痛悔的靈。

陶德·克理斯多長老描述擁有破碎的心和痛悔的靈是什麼意思:

「各位……可以向神獻上的祭品就是你們破碎或悔改的心,以及痛悔或服從的靈。事實上,你們獻上的禮物就是你們自己——現在的你和未來的你。

「你們個人或是你們在生活上有沒有不純潔或不配稱的地方?改掉這些缺點,就是你們獻給救主的禮物。你們的生活是不是缺乏良好的習慣或特質?培養良好的習慣,成為你們品格的一部分,就是你們獻給救主的禮物」(參閱「你回頭以後」,2004年5月,利阿賀拿,第12頁)。

改進教導

與家人合作。「對一個人能有最深遠影響的人——無論好壞——通常是他或她的家人。因為家才是奉行福音和學習福音的核心地,你為了鞏固班員所作的努力,若能得到……〔家人〕的支持,將會最有成效」(以救主的方式教導第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