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跟從我
11月30日-12月6日。摩羅乃書第1~6章:「保守他們在正道上」


「11月30日-12月6日。摩羅乃書第1~6章:『保守他們在正道上』」,來跟從我——供主日學使用:摩爾門經2020年(2020)

「11月30日-12月6日。摩羅乃書第1~6章」,來跟從我——供主日學使用:2020年

圖像
阿爾瑪在摩爾門水流為人施洗

蜜娃·鐵丘(1888-1976)繪,阿爾瑪在摩爾門水流為人施洗,1949-1951,纖維板油畫,91 x 122公分。楊百翰大學美術館,1969

11月30日-12月6日

摩羅乃書第1~6章

「保守他們在正道上」

摩羅乃懇切希望自己寫的事物能對生活在後期時代的人「有價值」(摩羅乃書1:4)。閱讀摩羅乃書第1~6章時,透過祈禱思考對你的教導對象最有價值的事物。

記錄靈感啟發

圖像
分享圖示

邀請分享

有時候,如果班員有一些時間回想自己閱讀的內容,會比較能分享個人研讀的心得。可以在一開始上課時用幾分鐘的時間複習摩羅乃第1~6章的章前綱要。(這樣也可以幫助沒有在家裡閱讀的班員。)然後,邀請班員查考這幾章經文,找出他們覺得有意義、想要和全班分享的一節經文。

圖像
教導圖示

教導教義

摩羅乃書第2~6章

聖職教儀必須按照主的命令主理。

  • 如果班員(或他們的家人)正在準備要接受聖職教儀,那麼複習摩羅乃在摩羅乃書第2~6章中有關教儀的教導,會很有助益。班員可以兩人一組,角色扮演以下情境:(1)你的弟弟要被按立聖職。你會從摩羅乃書第3章給他什麼忠告?(2)一位其他信仰的朋友在想,為什麼一定要每週領受聖餐?你會說什麼?(見摩羅乃書第4~5章。)(3)你的女兒就要受洗了,但是她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你會如何幫助她?(見摩羅乃書6:1-3。)角色扮演完之後,全班可以討論他們互相學到了什麼,也可以分享他們的見證,說說像這樣的教儀如何讓他們和天父及耶穌基督更接近。

  • 要開始討論如何準備接受洗禮時,可以請一位班員說明他們如何為生活中的重要責任作準備,像是傳教、結婚、為人父母,或是新工作等。為這份責任作準備,和摩羅乃書6:1-3所描述的洗禮條件,有什麼異同?(亦見摩賽亞書18:8-10教約20:37。)這幾段經文中所描述的特質,為什麼是接受洗禮必須要有的特質?我們怎麼知道自己已經準備好接受這個教儀了呢?鼓勵班員沉思,他們接受洗禮以後,有多符合這些標準,又可以做哪些事情來改進。也可以邀請他們寫下自己得到的靈感,並常常溫習。

    圖像
    女青年接受祝福

    教儀藉聖職的能力來執行。

摩羅乃書第4~5章

領受聖餐幫助我們更接近耶穌基督。

  • 來跟從我——供個人和家庭使用中的本週大綱建議了與聖餐有關的學習活動。或許可以請幾位班員在家中完成這些活動,然後準備好來班上分享他們的所學。也可以邀請班員彼此分享他們做了哪些事情,讓個人和家庭準備好享有神聖的聖餐經驗。

  •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聽過聖餐祈禱文很多次,但是我們是否認真思考過祈禱文的意義?為了幫助班員沉思這些祈禱文,可以給他們幾分鐘的時間,憑記憶寫下兩段聖餐祈禱文,然後請他們將自己寫下的祈禱文和摩羅乃書4:35:2作比較。哪些部分很容易記得?他們漏掉了什麼部分?祈禱文中是否有他們之前沒有注意到的部分?邀請班員分享聖餐祈禱文中,有哪些詞句特別引起他們的注意,或是幫助他們感受到這項教儀的神聖性。為了加深班員對聖餐的感謝,可以邀請一位班員唱或演奏一首聖餐聖詩,也可以播放影片「一直記得祂」(churchofjesuschrist.org)。

摩羅乃書6:4-9

耶穌基督的門徒互相施助。

  • 可以用比喻來幫助班員了解「用神美好的話滋養」(摩羅乃書6:4)的重要。比方說,幼苗或嬰兒需要什麼樣的營養?如果你忽視了一個需要養份的東西,會發生什麼事?新成員及重返教會的成員,和需要營養的植物或嬰兒有哪些相似之處?班員可以查考摩羅乃書6:4-9,找出「滋養」彼此靈性的建議。他們也可以在「其他資源」中找到一些建議。你可以分享自己接受另一位門徒施助的經驗,或許班員會願意分享類似的經驗。

  • 摩羅乃書6:4-9可以幫助班員了解,當我們「被算在基督教會的人中」,並參加教會聚會時,如何得到祝福。如果有人質疑是否真的需要一個有組織的教會,我們要怎樣向他解釋這些祝福?或許班員可以查考這幾節經文,找出可以分享的內容。或者他們可以列出身為教會成員所得到的祝福(見陶德·克理斯多,「為什麼要有教會」,2015年11月,利阿賀拿,第108-111頁)。當我們「常常聚在一起」時,可以做什麼事,確保其他門徒都「被記得並用神美好的話滋養」(摩羅乃書6:4-5)?

圖像
學習圖示

鼓勵在家中學習

如果向班員說明,摩羅乃書第7~9章包含摩爾門為了幫助他的兒子在艱困時期保持忠信所寫的兩封信,班員可能會更想要在下週閱讀這兩章經文。

圖像
資源圖示

其他資源

用神的話滋養。

傑佛瑞·賀倫長老教導:「大多數的人會來教會,並不只是為了尋找一些新的福音知識,或來看看老朋友而已(雖然這些都很重要);他們是來尋求靈性的經驗,他們要的是平安,他們希望能增強信心,重新獲得希望。簡而言之,他們希望被用神美好的話滋養,並因上天的力量而得到鞏固」(「由神那裏來作師傅的」,1998年7月,聖徒之聲,第27頁)。

戈登·興格萊會長解釋說,用神的話滋養歸信者,是「每個人的工作,是家庭教導教師和探訪教師的工作〔現在則是施助弟兄和姊妹的工作〕,是主教團、聖職定額組、慈助會、男青年、女青年,甚至也是初級會的工作。

「就在上個星期天我參加了一個禁食見證聚會,一個15、16歲的男孩站在會眾面前,說他已經決定受洗了。

「後來,教師定額組的男孩一個一個依序上台在麥克風前表達他們對他的愛,告訴他,他做了正確的事情,也向他保證他們會支持他、幫助他。聽到那些男青年對朋友說出感謝及鼓勵朋友的話,真是個美好的經驗。我相信那些男孩,包括上星期受洗的那位,都會去傳教。

「最近在一次新聞訪談中我被問到:『看到教會今日的成就,哪一點最令你感到滿意?』

「我的回答是:『我最感滿意的經驗是看到福音對人造成影響。福音給予他們生命新的遠景;福音帶給他們以前未曾體會的觀點;福音提升他們的眼界,使他們嚮往高尚而神聖的事物。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真的很神奇。他們仰望基督而活。』

「……我請求你們每一位襄助這份事工」(參閱「歸信者與男青年」,1997年7月,聖徒之聲,第57-58頁)。

改進教導

尋求你個人的靈感。不要將這些大綱看作必須依循的指示,在思考教導對象的需求時,把這些大綱當作構想的來源,或用來激發出你自己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