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故事
第38章:無價珍珠


第38章

無價珍珠

圖像
無價珍珠

無價珍珠是許多先知所寫的一部經文。無價珍珠有五個部分,分別是摩西書、亞伯拉罕書、約瑟·斯密——馬太,約瑟·斯密——歷史和信條。

摩西書

圖像
約瑟獲得啟示

無價珍珠的第一部分是賜給約瑟·斯密的一項啟示,名為摩西書。摩西是古代的一位先知。

圖像
神向摩西顯現

摩西書敘述神在一座高山上對摩西所說的話。摩西看見神,並與祂談話。神說祂有一件特別的事工要摩西去完成。

圖像
摩西看見異象

神把這世界和世上會發生的一切顯示給摩西看。摩西也看到將住在世上的所有神的兒女。

圖像
摩西告訴撒但離去

神離開後,撒但出現,他吩咐摩西崇拜他。摩西不肯崇拜撒但,並吩咐撒但離去。撒但不肯離開,摩西請求神的幫助。摩西獲得神的能力,再度吩咐撒但離開。由於摩西不肯崇拜他,撒但很生氣。撒但最後離開了。

圖像
耶穌創造大地

摩西充滿聖靈。祂祈禱,神再次顯現跟摩西說話。神告訴摩西,有許多個世界——是人無法數算的。神說耶穌創造了這些世界,並且會創造更多的世界,因為神的事工沒有終止。

圖像
摩西寫下祂的啟示

摩西學到神的事工是幫助祂的兒女,使他們能回去永遠與祂同住。摩西書也敘述地球的創造、亞當和夏娃及他們的家庭、先知以諾和錫安城,以及其他古代的先知。

亞伯拉罕書

圖像
男子向約瑟展示木乃伊

無價珍珠的第二部分是亞伯拉罕書。1835年七月裡某一天,一位錢德勒先生來到嘉德蘭。錢德勒先生展示從埃及帶來的一些木乃伊給聖徒們看。古代埃及人去世時會用布包裹屍體,這種身體叫做木乃伊。

圖像
錢德勒先生拿著埃及紙草紙

除了那些木乃伊外,還有一些很古老的紙卷。紙上寫著一些奇特的文字。錢德勒先生在尋找能看懂這些文字的人。他聽說約瑟·斯密能翻譯這些文字。

圖像
錢德勒先生向約瑟展示紙草紙

約瑟看了這些文字。主向他啟示其中某些部分的意義,約瑟把那些事告訴錢德勒先生。有些聖徒向錢德勒先生購買這些紙卷。

圖像
約瑟翻譯紙草紙

約瑟·斯密開始翻譯這些文字,神向他啟示翻譯的內容。奧利佛·考德里和威廉·斐普把約瑟翻譯的內容寫下來。這些文字是古代曾住在埃及的偉大先知亞伯拉罕所寫的。

圖像
耶穌對亞伯拉罕說話

耶穌曾對亞伯拉罕說話,告訴他關於我們前生的事情。耶穌說在我們降生世上之前,我們是天父的靈體兒女,住在祂身邊。亞伯拉罕書也敘述地球、太陽、月亮和星星的創造,以及植物、動物和人類的創造。

圖像
亞伯拉罕望向天上

亞伯拉罕希望獲得幸福和平安的祝福。由於亞伯拉罕是忠信的,因此耶穌與他立約。聖約是神和他的兒女之間的一項神聖承諾。

圖像
亞伯拉罕記寫啟示

在這項聖約中,神應許亞伯拉罕,他會擁有聖職和偉大的家庭。神也應許亞伯拉罕,他的家族的後代只要忠信,就會被賜予聖職和福音。亞伯拉罕的家族會把福音帶給世上所有的人。

約瑟·斯密——馬太與約瑟·斯密——歷史

圖像
約瑟書寫

約瑟·斯密——馬太包括先知對聖經馬太福音中某些部分所作的受靈啟發的修正。約瑟·斯密——歷史包含先知關於第一次異象、金頁片、摩爾門經和聖職復興的寫作。

信條

圖像
約瑟和作家

無價珍珠的最後一個部分是信條。一天,有人來見約瑟·斯密,那人的朋友正在寫一本書。他想在書中寫一些關於本教會的事,因此他想請約瑟·斯密敘述這教會的起源。

圖像
約瑟寫下有關教會的事

約瑟·斯密寫下關於這教會的起源。約瑟經由神的幫助,就教會成員所相信的事寫下十三項重要聲明。約瑟將這些聲明稱為信條。

圖像
聖徒閱讀信條

1842年3月1日,信條刊載在教會報紙上。聖徒閱讀了信條,並相信約瑟所寫的內容。

信條

約瑟·斯密

圖像
紙和筆
圖像
約瑟·斯密

1
我們信
神,永恆的父,和祂的兒子耶穌基督,及聖靈。

2
我們信
人會為自己的罪受懲罰,並不是為亞當的違誡。

3
我們信
經由基督的贖罪,全人類都可以藉著服從福音的律法和教儀而得救。

4
我們信
福音的首要原則和教儀是:第一,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第二,悔改;第三,為罪的赦免的浸沒洗禮;第四,為聖靈恩賜的按手禮。

5
我們信
人必須蒙神召喚,藉著預言和有權柄者的按手禮,才可以傳講福音和執行其教儀。

6
我們信
存在於原始教會中的同樣組織,即:使徒、先知、牧師、教師、傳福音的人等等。

7
我們信
說方言、預言、啟示、異象、治病、譯方言的恩賜等等。

8
我們信
翻譯正確的聖經是神的話;我們也信摩爾門經是神的話。

9
我們信
神已經啟示的一切,及祂現在啟示的一切,我們也信祂仍要啟示許多有關神國度的偉大而重要的事。

10
我們信
以色列的真正聚集和十支派的復興;錫安(新耶路撒冷)會建立在美洲大陸上;基督會親自在大地上統治;並且,大地會被更新且獲得其樂園的榮耀。

11
我們要求
有特權可依照自己良心的指引,崇拜全能的神,並容許所有的人都有同樣的特權,讓他們自行選擇崇拜的方式、處所或對象。

12
我們信
要服從國王、總統、統治者、和有執法權的長官,要服從、敬重和維護法律。

13
我們信
要誠實、真誠、貞潔、仁慈、有品德,並為所有的人做有益的事;的確,我們可以說我們聽從保羅的訓誡——我們凡事相信、凡事盼望,我們已忍受了許多事情,希望凡事都能忍受。任何有品德、美好、受好評或值得讚揚的事,我們皆追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