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22章:伸出愛的援手幫助新歸信者和較不活躍的成員


第22章

伸出愛的援手幫助新歸信者和較不活躍的成員

「我們必須一直……意識到,〔我們〕有重大的義務要……與來到教會的歸信者交誼,並對那些……走向不活躍陰影的人伸出愛的援手。」

戈登·興格萊的生平

興格萊會長在擔任總會會長的期間一向強調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要伸出援手幫助新歸信者和教會中不活躍的成員。他分享了自己在這方面努力的許多例子,並且措詞強烈地將其中一個例子描述為「我的失敗」。他解釋說:

「我在不列顛群島擔任傳教士時,和同伴教導了一位男青年,我也很榮幸能為他施洗。他受過良好的教育和薰陶、勤勉好學。我深為這位有才幹的男青年能夠加入教會而感到驕傲。我覺得他具備了未來在成員中擔任領袖的所有條件。

「他正處於從歸信者到成員間大幅度調適的過程,我在召喚卸任前有一個短暫時期,有機會成為他的朋友;後來我就卸任返鄉了。倫敦的分會指派給他一個小小的責任,他對自己被期待完成的職責一無所知。後來他犯了錯。對於他服務的那個組織的領袖,我只能說他是個缺乏愛心且吹毛球疵的人。他以一種很不仁慈的方法斥責我這位犯了小錯的朋友。

「那個晚上,這位男青年憤恨不平地離開租用的會堂。 ……他告訴自己:『如果他們是這種人,那麼我就再也不回去了。』

「他不活躍了。多年過去了,……我〔再次回到〕英國時,想盡各種辦法找他。……我回到家裡,找了好長一段時間後,終於查出了他的下落。

「我寫信給他,他也回了信,但是沒有提到福音。

「我再次到倫敦時又去找他。我要離開的那天找到了他。我打電話給他,然後我們在地鐵車站會面。我們張開雙臂互相擁抱。因為我要趕飛機,所以沒有多少時間,但是我們短暫交談了一下,我覺得我們是真心互相關懷。在我離開前他又擁抱了我一次。我決心再也不要和他失去聯繫。……

「許多年過去了,我們都老了。他退休了,搬到瑞士。有一次我在瑞士,專程到他住的村子找他。他、他太太、我太太和我共聚了大半天的時光,我們非常開心;但信心的火花顯然已經沉寂良久。我試了各種我知道的方法,就是無法再次重新點燃信心。我還是繼續寫信,寄給他書、雜誌、大會堂唱詩班的錄音作品等等,他都表示感謝。

「幾個月前他過世了,他太太寫信通知我這件事。她說:『你是他生平最要好的朋友。』

「我讀那封信時不禁淚流滿面,我知道我失敗了。也許在他第一次被擊倒時,要是我能扶他一把,他的人生就會不一樣。我想那時我原本可以幫他的。我想那時我原本可以為他的傷口敷藥。唯一能安慰我的是:我試了。唯一讓我遺憾的是:我失敗了。

「現今的挑戰遠超過以前任何時候,因為歸信者的數目比以往多很多。……每位歸信者都很寶貴。每位歸信者都是神的兒女。每位歸信者都代表著一份偉大而嚴肅的責任。」1

興格萊會長之所以對新歸信者和較不活躍成員如此關心,是因為他從經驗中得知:福音能造福生命。曾經有一位記者問他:「看到教會今日的成就,哪一點最令你感到滿意?」興格萊會長回答說:

「我最滿意的經驗是看到福音對人造成影響。福音給予他們生命新的遠景;福音帶給他們以前未曾體會的觀點。福音提昇他們的眼界,使他們嚮往高尚而神聖的事物。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真的很神奇。他們仰望神而獲得新生。」2

圖像
基督與小羊

「主撇下了九十九隻羊,去尋找遺失的那一隻羊。」

戈登·興格萊的教訓

1

我們有施助個人的重責大任。

我們必須看顧個人,基督總是不斷地談及個人。祂個別地醫治病患,在比喻中也談到個人。不論教會有多少人,我們還是關心個人。不論人數多達六百萬、一千萬、一千兩百萬或五千萬,我們都不可忽略此一事實:個人是最重要的。3

我們逐漸成為一個全球化的大團體,但我們所關注的必須一直是每一個人。本教會的成員就是每一個男人、女人,男孩和女孩。我們的責任是確使每一個人「被記得並用神美好的話滋養」(摩羅乃書6:4),使每個人都有機會在主的事工中,以主的方式成長、表現和接受訓練,使每個人都不缺乏生活的必需品,使窮人得以飽足,使每位成員能獲得鼓勵、訓練和機會,在不朽和永生的道路上向前推進。……

這事工關切的是人,是神的每個兒女。在描述教會成就時,我們用的是數字,但我們一切的努力,都必須用在個人的發展上。4

我想要強調,教會有非常正向、美好的成長。……這是很值得激勵的一件事。但是,每個信心漸冷的歸信者,都令人遺憾。每位變得不活躍的成員都值得我們關心。主撇下了九十九隻羊,去尋找遺失的那一隻羊。祂如此在乎〔那一個〕,所以用此做為祂重要教導的主題之一〔見路加福音15:1-7〕。我們不能放鬆。我們必須一直讓教會領袖及成員意識到,他們有重大的義務要以實際、溫馨和友善的方式與來到教會的歸信者交誼,並對那些因為不同原因走向不活躍陰影的人伸出愛的援手。我們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只要有意願,就能做得到。5

2

每位歸信者都很寶貴,也都代表著一份偉大而嚴肅的責任。

我體認到對教會來說,最大的悲劇莫過於有人加入教會後,又離開教會。除了極少數例外的情形之外,這實在是可以避免的。我深信那些由傳教士施洗加入教會的人,受洗之前絕大多數都接受過充分的教導,而且也都得到了足夠的知識和見證,才能接受洗禮的。但是要適應加入教會隨之而來的轉變,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要脫離舊的人際關係,離開一些朋友,也可能要摒棄曾經珍視的信仰。他們可能需要改變習慣、抑制慾望。對很多人來說,這意味著孤單,甚至是對未知之事的恐懼。歸信者在這一段困難的時期特別需要別人的扶助和支援。每一位來到教會的人都是重價買來的。想想傳教士長期耕耘的辛勞以及支持傳道服務的費用,想想離開舊朋友以及這一切帶來的衝擊,因此我們務必讓這些寶貴的靈魂覺得受歡迎和安心,也要在他們軟弱時扶助他們,更要讓他們擔任事工,使他們更加茁壯,並對他們的貢獻表示鼓勵和感激。6

圖像
男子修理摩托車

「我邀請每一位成員對加入教會的歸信者伸出友誼之手,展現愛心。」

我們若不守住這項努力的果子,從事傳道事工就毫無意義,這兩者密不可分。這些歸信者非常寶貴,……每位歸信者都代表一份偉大而嚴肅的責任,照顧加入教會的人,我們責無旁貸。……

不久前我收到一封很值得注意的信,是一位在一年前加入教會的婦女寫來的。她寫道:

「我加入教會的過程非常特別,也充滿挑戰。過去的一年,是我生命中最艱苦的一年,也是收穫最多的一年。身為新成員,我每天繼續受到挑戰。」……

她說道:「教會成員並不知道身為新成員的感覺,因此,他們幾乎無法知道如何來支持我們。」

弟兄姊妹們,我要向你們提出挑戰,如果你們不知道新成員的感受,可以試著去想像。可能是極度的孤單,可能是非常的失望,也可能很令人害怕。我們教會的成員與這世界的差異,遠超過我們所想的。這位婦女繼續寫到:

「當我們這些慕道友成為教會成員時,卻也意外發現我們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一個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及語言的世界。我們發現這裡沒有一個人或一個資訊站可以讓我們獲得在這個新世界旅行的指南。剛開始時,這個旅程令人興奮,甚至我們所犯的錯誤也很有趣,然後這個旅程變得令人沮喪,到了最後,我們從沮喪變成憤怒。就在這個沮喪和憤怒的階段,我們離開了。我們回到從前的世界,在那裡,我們知道自己是誰,在那裡我們可以有所貢獻,能說熟悉的語言。」7

有些人只有接受洗禮,卻沒有被交誼,所以兩、三個月後,他們就說再見了。弟兄姊妹們,要幫助〔新近受洗的成員〕歸信,讓他們在心中對這偉大事工有一份信念,是很重要的事。他們不僅要在理性上認同,內心更要認同,而且要受聖靈感動,直到知道這事工是真實的、約瑟·斯密真的是神的先知、神活著、耶穌基督活著、父與子向少年約瑟·斯密顯現、摩爾門經是真實的、世上有聖職,這聖職能帶來一切恩賜與祝福。這件事我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8

3

每位歸信者都需要有朋友、責任,以及用神的話滋養。

由於歸信者人數不斷在增加,因此我們也必須在他們找尋方向時,提供更多實質的幫助。他們每一位都需要三件事情:朋友、責任以及用「神美好的話」滋養(摩羅乃書6:4)。我們有責任,也有機會提供這些事情。9

友誼

〔歸信者〕加入了教會,並且對他們所尋得的事物充滿熱忱;我們必須立刻趁他們還有此熱忱時鞏固他們。……傾聽他們、引導他們,回答他們的問題,並在所有狀況下準備好伸出援手。……我邀請每一位成員對加入教會的歸信者伸出友誼之手,展現愛心。10

對於受洗加入教會的人,我們承擔了莫大的責任;切不可忽視他們,或任由他們孤單獨處。他們在熟悉教會的作法和文化的過程中,需要協助。能幫助他們,是我們的祝福與機會。……溫暖的笑容、友善地握手、一句鼓勵的話,都可能帶來奇妙的結果。11

讓我們去認識這些人!讓我們成為他們的朋友!讓我們和善對待他們!讓我們鼓勵他們!讓我們增進他們對主的事工的信心與知識。12

我懇請你們……展開雙臂擁抱那些加入教會的人,和他們做朋友,讓他們覺得受歡迎,讓他們感到安心,我們將會看到奇妙的結果。你們在使歸信者存留的重要過程中竭盡一己之力時,主必祝福你們。13

責任

本教會對人們有所期許;教會擁有高標準及堅實的教義,也期許人們多多從事服務。成員不可以無所事事,不思勞動。我們期許他們做事,他們也有所行動。他們樂於接受服務的機會;為人服務時,他們的才幹有所長進,理解力更上層樓,做事的能力以及把事情做好的能力都大幅提昇。14

要讓〔新成員〕有事做。他們若不運用信心,就無法成長茁壯。信心和見證就像是我手臂的肌肉。如果我運用這些肌肉、補給營養,就會更強健。如果我把手臂放在吊帶上不管,肌肉就會變得衰弱無力;見證也是一樣。

有些人可能會說自己還沒有準備好負起責任。召喚來臨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是已經準備好的。我自己就是這樣。你以為我在接受這個重大而神聖的召喚時,已經準備好了嗎?我當時覺得承受不了,無法勝任。我現在還是有這樣的感覺。但我還是盡力去做,祈求主的祝福,努力按照祂的旨意做事,不斷希望和祈禱自己的服務能為神所悅納。我在教會的第一份責任是在十二歲的時候擔任執事定額組會長的諮理。我覺得自己無法勝任,我覺得責任太沉重。但是我嘗試了,就像各位一樣,而且之後我有了其他的責任。我從來不覺得自己能勝任,但我總是充滿感謝,也願意去嘗試。15

每一位歸信教會的人都應該立刻承擔責任。事工可能很小,但必會為他們的生活帶來改變。16

當然這位新歸信者不是所有的事都知道。他很可能會犯錯,但這有什麼關係呢?我們都會犯錯,重要的是經由活躍所帶來的成長。17

圖像
婦女在上課

興格萊會長教導,新歸信者需要有機會在教會中服務。

用神美好的話滋養

我相信……這些歸信者對福音都有見證。我相信他們對主耶穌基督都有信心,也真的知道祂的神性。我相信他們已經真正悔改他們的罪,並且有侍奉主的決心。

摩羅乃提到他們洗禮之後的情況〔說〕:「凡受洗並被聖靈的力量感化和潔淨的人,就被算在基督教會的人中;他們的名字被記錄下來,使他們被記得並用神美好的話滋養,以保守他們在正道上,使他們不斷警醒禱告,僅依賴基督的功勞,基督是他們信心的創始者和完成者」(摩羅乃書6:4)。

如同過去,今天的歸信者被「算在基督教會的人中;……使他們被記得並用神美好的話滋養,以保守他們在正道上,使他們不斷警醒禱告。」……當他們踏出成為成員的第一步時,讓我們幫助他們。18

〔每一位新歸信者〕都必須要歸屬於聖職定額組或慈助會、女青年、男青年、主日學或初級會。他(她)應該受到鼓勵參加聖餐聚會並領受聖餐,好更新洗禮時所立的聖約。19

4

回到教會恢復活躍有百得而無一失。

全世界有數以千計的人……只是名義上的教會成員;他們已經離開了教會,心中想要回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或不好意思嘗試。……

我要對這些取得自己的靈性繼承產業並離開後,發現生活中有所缺憾的弟兄姊妹說,回來的道路為各位開放。……只要你願意踏出怯生生的第一步,就會找到敞開歡迎你的雙臂,以及親切問候的朋友。

我想我知道你們當中一些人離開的原因。你們被粗心的人冒犯了,感到受傷,把這人的行為誤認為全教會的代表。或者你可能從原本大家都認識你的地方搬到陌生的地方,在成長的過程中對教會不太熟悉。

或者你認識了其他人、養成了其他習慣,讓你覺得與教會有關連會不太自在。你或許會覺得自己比教會裡的人更世故、有見識,所以有點不屑與他們來往。

我不想討論原因,我也希望你們不要。放下過去。……〔回到教會〕有百得而無一失。回來吧,我的朋友。你可以在教會中找到更多的平安,超乎你以往所體驗到的平安。你會認識許多朋友,享受美好的友誼。20

親愛的弟兄姊妹,……或許你們已漸行漸遠,但是教會需要你們,你們也需要教會。你們會找到願意用體諒的心傾聽的人,有許多人願意伸出雙手幫助你們回來,有許多人願意溫暖你們的心,有許多人會流下喜悅而非悲痛的眼淚。21

5

重返教會恢復活躍的後期聖徒會感受到回家的美好。

有一個星期天,我在加州參加支聯會大會。當地的報紙刊登了我的姓名和照片。支聯會會長和我當天早上走進支聯會中心的時候,中心裡的電話響了。是我的電話,來電的人說了自己的名字;他想要見我。我從原本一大早要主持的一場會議中告退,並請支聯會會長繼續那場會議。我有更重要的事得做。

我的這位朋友來了;他有點羞怯、擔心。他離開很長一段時間了。我們像失散多年後重逢的兄弟般擁抱。一開始的對話有些尷尬,但是一講起多年前一起在英國的日子,我們就很快地熱絡了起來。談到他曾經積極參與的教會,以及之後漫長、空虛的日子,這個大男人哭了起來。他訴說這些日子的時候,好像是在講一場惡夢。在他講了這些虛擲的歲月後,我們提到他要如何回來。他覺得會很難,會很尷尬,但是他同意試試看。

不久之前我〔收到〕他的一封信。他說:「我回來了。我回來了。回到家的感覺真的太美好了。」

所以,我的朋友,如果你和他一樣想要回來,但卻遲疑不敢踏出第一步,我要對你說,試看看吧。讓我們現在就與你見面,然後牽起你的手幫助你。我向你保證,回家的感覺會非常美好。22

研讀與教導的建議

問題

  • 為什麼即使我們是個全球性的教會,但「我們所關注的必須一直是每一個人」?(見第1部分)你在什麼時候曾經因為某人個別的關注而蒙福?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更敏銳地彼此看顧?

  • 在第2部分,興格萊會長分享的那封信可以讓我們學到什麼,以及我們如何應用所學到的事?思考你可以做什麼來鞏固那些還在努力培養信心的人。

  • 為什麼每位新歸信者都需要朋友、責任以及用神的話滋養?(見第3部分)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成為新歸信者的朋友?我們可以如何支持新歸信者履行他們在教會的職責?我們要如何幫助新歸信者被「用神美好的話滋養」?

  • 為什麼有時候成員要在教會恢復活躍很難?(見第4部分)我們可以如何幫助人們回來?你曾經在什麼時候體會或看過在教會恢復活躍帶來的喜悅?

  • 興格萊會長在第5部分分享的故事讓你學到什麼?想想看你可以如何幫助在教會中不活躍的人「回家」。

相關經文

路加福音第15章約翰福音10:1-16,26-2813:34-35摩賽亞書18:8-10希拉曼書6:3尼腓三書18:32摩羅乃書6:4-6教約38:24

研讀輔助說明

「很多人發現,經過一夜休息,……清晨是研讀的最好時光。……有些人喜歡在一天的工作和煩憂之後,找個安靜的時間研讀。……或許,排出固定的時間研讀要比什麼時間研讀更為重要」(參閱豪惠·洪德,「閱讀經文」,1980年3月,聖徒之聲,第83頁)。

註:

  1. 參閱「歸信者與男青年」,1997年7月,聖徒之聲,第56-57頁。

  2. 參閱「歸信者與男青年」,第57-58頁。

  3. 參閱「受靈啟發的思想」,2003年10月,利阿賀拿,第5頁。

  4. 參閱「這事工關切的是人」,1995年7月,聖徒之聲,第59-60頁。

  5. Teachings of Gordon B. Hinckley (1997), 537–38.

  6. 參閱「傳道事工」,1988年3月,聖徒之聲,第5-6頁。

  7. 參閱「尋找羊、餵養羊」,1999年7月,利阿賀拿,第114頁。

  8. “Messages of Inspiration from President Hinckley,” Church News, Apr. 5, 1997, 2;亦見「受靈啟發的思想」,第3頁。

  9. 參閱「歸信者與男青年」,第56頁。

  10. 參閱「聖殿、歸信者存留、傳道服務一席談」,1998年1月,聖徒之聲,第58頁。

  11. 參閱「受靈啟發的思想」,第4頁。

  12. “Latter-day Counsel:Excerpts from Recent Addresses of President Gordon B. Hinckley,” Ensign, July 1999, 73.

  13. “Words of the Prophet:Reach Out,” New Era, Feb. 2003, 7.

  14. 參閱「受靈啟發的思想」,第3-4頁。

  15. Teachings of Gordon B. Hinckley, 538.

  16. 參閱「受靈啟發的思想」,1998年11月,聖徒之聲,第7頁。

  17. 「尋找羊、餵養羊」,第114頁。

  18. 參閱「歸信者與男青年」,第57頁。

  19. 參閱「尋找羊、餵養羊」,第114頁。

  20. 參閱「有百得而無一失」,1977年2月,聖徒之聲,第86-87頁。

  21. 參閱「彼得出去痛哭」,1994年8月,聖徒之聲,第7頁。

  22. 參閱「有百得而無一失」,第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