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將個人啟示的門鎖打開
2021年1月


僅提供電子版

將個人啟示的門鎖打開

有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好像敲著一道不會打開的門。

過去幾年,羅素·納爾遜會長和教會多位領袖邀請我們尋求更多個人啟示,並學習辨認救主的聲音,以便能夠「聽祂說」(約瑟·斯密——歷史1:17)。

但是對我來說,個人啟示有時候令人有點困惑。我很高興神能夠直接對我說話,但我是個年輕成人,面臨許多重大的決定,有時候會覺得敲打著天國的大門,卻得不到回應。

在這樣的時刻,我總是去做最基本的事——讀經文、祈禱、上教會、遵守誡命,那麼,我還少做了什麼?

過去幾個月,我領悟到要得到啟示,需要付出更多。我發現下列方式可幫助我們多走一哩路。

1.靜下心來,花時間聆聽

要我靜下心來實在很不容易。我的待做清單總是沒完沒了,即使已經完成很多事,我決心要做的事還是讓我緊張、手忙腳亂的。我思考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更能接受到個人啟示時,領悟到我過的生活比較像馬大,而非馬利亞。1我沒有給自己時間靜下心來,讀了幾篇大會講辭,勸誡我們要創造一個地方和時間,經常地去傾聽聖靈後,我知道這是我該做的事。2現在,我在書桌旁做晨間經文研讀(而不是在床上),並且用紙本經文,以免因手機而分心。

2.認真看待在聖殿裡的時間

我有幸住在幾座聖殿附近,也持續每星期都去。好幾位總會持有權柄人員教導我們,聖殿崇拜可幫助我們與聖靈更和諧,3因此我認為自己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但是,我還是沒得到什麼答案。我反省自己的習慣時,領悟到一個很明顯的地方有待改進:我在聖殿時,常常昏昏欲睡。我告訴朋友:「如果迪特·鄔希鐸長老說:『在教會睡覺是所有睡眠中最健康的』,4那麼在聖殿睡覺應該更好!」我也自我解嘲,就是因為聖殿太祥和了,我才忍不住打瞌睡。不過,聖殿並不是日間美容中心。我是去聖殿工作——執行代理教儀,給去世的家人一個獲得永生的機會。5

我領悟到該是我「喚醒」(阿爾瑪書32:27)自己,並更認真看待聖殿崇拜的時候。我努力在去聖殿前作好靈性和精神上的準備,不再只當作例行公事而已。

3.參與家譜事工

教會領袖多次鼓勵我們從事家譜事工,也提出參與這事工連帶的許多祝福。6不過,我大部分的祖先都已經完成聖殿教儀,我還能做什麼?我可以去認識每一個我所代理的先人的生平——想像他們是真實的人物,是家庭的一分子。我也開始記寫個人的生活紀錄、編製索引,並分享家譜中發人深省的故事。

4.分享福音

我和非成員或成員分享福音時,通常都能從中學到一些事情。你在傳教時,或準備主日學課程時,或許也有類似的經驗。多位教會領袖都曾證實,表明我們的信仰、鼓勵別人忠信,都會幫助我們得到更多個人啟示。7我們「在聖靈的感動下說話時」,總能「從〔我們〕所說的話中學到什麼」。8因此,我開始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更多關於福音的事,和朋友和家人閒話家常時,也經常提到福音。

5.明瞭個人啟示是一步步來的

有些人碰到人生重大的決定而求問主時,得到清清楚楚的答案,不過至於我,在我遇到最重大的一些問題時,天父似乎總是沉默不語。後來我領悟到,我可能問錯問題了。

天父確實想對我說話,9但祂給我答案的方式是「律上加律」,不是一次全部回答。10我領悟到我總想先看到旅途的終點——期待什麼驚天動地的徵兆,來解決我所有的問題11——其實我真正該問的是:「下一步是什麼?」

我對於個人這些重大的問題還是沒有全面的答案,但是我可以看到,神用漸進的方式一直在引導我思考這些較大的答案,一次一腳步。這樣的領悟鞏固了我的信心,幫助我相信祂會繼續領導我走在正確的方向。

打開個人啟示的門

跟從耶穌基督並享有聖靈的恩賜,就能每天都得到個人啟示。祂一直與我們同在,影響著我們,但是我們經常沒有察覺或沒有時間體會到。不過,世界變得更混亂,誠如納爾遜會長所說:「在未來的日子,如果沒有聖靈持續的指引、指示和安慰的影響力,我們不可能在靈性上存活。」12

我們越能聽從並辨識聖靈,就越能準備好面對並克服挑戰。我們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方法,多走一哩路,來接受個人啟示,這些方法包括禁食、為人服務,或結合不同的事情,使我們與基督更加接近。通往天國答案的門可能不會在我們敲了一分鐘——或甚至一個月——後,就敞開大門,但只要我們努力地認真邀請並傾聽聖靈,就能聽到祂溫柔恬靜的聲音,告訴我們鑰匙在哪裡。■

註:

  1. 路加福音10:38-42

  2. 見羅素·納爾遜,「給教會的啟示,給我們生活的啟示」,2018年5月,利阿賀拿,第95頁;和米雪兒·奎格,「屬靈能力」,2019年11月,利阿賀拿,第19頁。

  3. 見羅素·納爾遜,「給教會的啟示,給我們生活的啟示」,第95頁;尼爾·安德森,「關鍵的靈性回憶」,2020年5月,利阿賀拿,第21頁;勞蒂·考克,「聖職如何祝福青少年」,2020年5月,利阿賀拿,第57頁;戴爾·瑞隆,「家譜和聖殿事工:印證和醫治」,2018年5月,利阿賀拿,第46-49頁;和羅納德·羅斯本,「不要驚慌」,2018年11月,利阿賀拿,第19頁。

  4. 見迪特·鄔希鐸,「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2017年5月,利阿賀拿,第104頁。

  5. 見大衛·貝納,「要為我的名建造這家宅」,2020年5月,利阿賀拿,第85頁。

  6. 見羅素·納爾遜,「給教會的啟示,給我們生活的啟示」,第95頁;和戴爾·瑞隆,「家譜和聖殿事工:印證和醫治」,第46-49頁。

  7. 見羅納德·羅斯本,「不要驚慌」,第20頁;尼爾·安德森,「關鍵的靈性回憶」,第21-22頁;和米雪兒·奎格,「屬靈能力」,第19-21頁。

  8. Marion G. Romney, in Boyd K. Packer, Teach Ye Diligently (1975), 304.

  9. 見羅素·納爾遜,「給教會的啟示,給我們生活的啟示」,第95頁。

  10. 以賽亞書28:9-10尼腓二書28:30教義和聖約98:11-12;和昆丁·柯克,「陸續臨到先知的啟示和為指引我們生活而來到的個人啟示,所帶來的祝福」,2020年5月,利阿賀拿,第96-100頁。亦見大衛·貝納,「啟示之靈」,2011年5月,利阿賀拿,第87-90頁。

  11. 見尼爾·安德森,「關鍵的靈性回憶」,第20-21頁。

  12. 羅素·納爾遜,「給教會的啟示,給我們生活的啟示」,第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