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贏得辯論
2021年8月


贏得辯論

我學習到,神對我們的愛並不是根據我們所受的教育、工作,或者是否能贏得辯論。

圖像
手機畫面上有生氣的表情圖案

影像由Getty Images提供

有一天,我在線上與人激烈討論政治,但我的看法卻因大學所受的教育而被嘲笑。

我喜歡那場辯論,很精彩,但人身攻擊卻是沒必要的。那些批評很傷人,因為似乎都在質疑我的個人價值。更糟的是,說出那些話的人,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成員。

不過,我在反省時也開始看到,自己為了贏得爭論也說了些難聽的話。我領悟到,這樣的行為在周遭的社會很普遍。

我逐漸明白,不顧他人的尊嚴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特別是在教會裡。先知阿爾瑪便大力倡導,在教會裡不要有「嫉妒、不和、怨恨、迫害、驕傲」(阿爾瑪書4:9)。他看到這樣的行為,對教會的進步,是「一大絆腳石」(阿爾瑪書4:10)。

這次的經驗讓我反省自己在神眼中的價值。我在作進一步的研讀時,找到十二使徒定額組迪特·鄔希鐸長老說的這段話:他教導,天父「愛我們,是因為祂充滿著無法衡量的聖潔之愛,難以形容。我們對神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我們在世上的資歷,而是因為我們是祂的兒女。」1

我學習到,神對我們的愛並不是根據我們所受的教育、工作,或者是否能贏得辯論。神對我們的愛,聖潔、無限、毫無保留,因為祂是我們的父親,而我們是祂的孩子。

感受到神的大愛,消除了我的敵意。我領悟到,我們可以不同意別人的看法,但互相爭論是無濟於事的,只會帶來傷害和破壞。

如果耶穌基督願意捨棄自己的生命,我知道我們也可以放下自己的驕傲,看淡世俗虛榮,像神看重我們那樣,看重彼此。在祂的眼裡,我們對待彼此的方式,要比是否贏得線上辯論,更能清楚說明我們是怎樣的人。■

註:

  1. 迪特·鄔希鐸,「神的愛」,2009年11月,利阿賀拿,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