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學業的挫折改變了我對改變的看法
2023年7月


僅提供電子版:年輕成人園地

學業的挫折改變我對改變的看法

在求學的道路上,我從感覺落後轉變為感到滿足的過程。

圖像
一個女孩用書籍和電腦研讀和學習

我在那裡盯著另一篇文章,上面有許多評論和建議。大部分都言之有物,也很有幫助,但我還是覺得心情低落。我的工作是寫作,所以我需要一直修改我的文章。通常我都能接受修改,但這次我發現自己很沮喪。

每件事都必須改變嗎?

我的文章並不是唯一要改變的東西,我按時從大學畢業的計畫也改變了。傳教返鄉後,更換主修科目和COVID-19這兩件事拖延了我的學業。我的朋友都快畢業了,我才讀了一半。總之,我覺得自己落後了,事情的進展和我原本的期望落差很大。

這段期間,我成為楊百翰大學全球教育途徑的傳播實習生。

透過工作,我跟世界各地的學生交談,他們有的是單親,有的出社會多年後重返校園,有的遇到財務上的困難。有些人經歷了比我更出乎意料的改變,然而他們還是朝氣蓬勃。

是怎麼做到的呢?

當我認識達琳和亞歷山大這兩位學生時,我記下了從他們學到的事。

改變無可避免

我和達琳進行線上訪談時,她打開鏡頭,對我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是新加坡的早晨,她特別早起,在幫忙三個孩子準備上學和自己去工作之前,和我會面。

達琳一直想讀個碩士學位,但她在36歲時發現自己罹患乳癌第四期。這打亂了她的進修計畫和對人生的規劃。

聽她述說時,我心想,達琳是最應該因一些無奈的改變而心煩意亂的人。但是她告訴我,她獲得許多祝福和憐憫,也有很多人為她服務。達琳滿懷感恩地接受計畫的改變。她沒有專注在她失去的事物,而是專注在她所獲得的歷練。如同羅素·納爾遜會長說的,「我們感受到的喜樂,並不在於生活的環境,而在於我們生活的重心。」1

最後,達琳報名了楊百翰大學全球教育途徑,因為她想要維持健康的心態。她告訴我,她並不生氣自己罹患癌症——反倒感謝罹癌促使她來讀楊百翰大學教育途徑,加深了她與耶穌基督的關係。

結束談話後,我開始想要改變自己對改變的看法。由於達琳放下了對自己處境的怨恨和憤怒,所以她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這些挑戰和改變並沒有阻礙她進步,反而推動她向前進。

天父從不改變

美屬薩摩亞的亞歷山大坐在他的車裡,我們用電話交談。他告訴我,他放棄全額足球獎學金去傳教,這讓我十分驚訝。傳教返鄉後,他覺得有股力量引導他去幫助家人經營事業,並在聖殿和他心愛的女朋友結婚。那時,他感受到聖靈的提示,要他完成學業,而楊百翰大學教育途徑是最適合他的選擇。

亞歷山大告訴我,他曾經兩次就學、兩次退學,第一次是因為颶風,第二次是家裡失火,這讓我很震驚。他選擇先用兩年事奉主,然後才攻讀學位,卻面臨重大的逆境——但他堅持不懈。我問他是怎麼繼續往前走的,他提到尼腓從耶路撒冷取得頁片的故事。尼腓雖然做了神所要求的事,但他和哥哥們仍需要嘗試三次才成功。然而,尼腓從未失去信心,因為神已應許會為他預備道路(見尼腓一書第3~4章)。

亞歷山大教導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會改變,只有我們慈愛的天父不會改變。納爾遜會長也教導:「主從不打盹,也不睡覺〔見詩篇121:4〕。祂『是昨日、今日、〔明日〕……都一樣的』〔摩爾門書9:9〕。祂必不毀棄祂的聖約、祂的應許,或祂對祂人民的愛。」2

我現在確實知道,無論我面臨什麼樣的改變,祂的誡命、祝福和愛都堅定不移且永恆長存。亞歷山大教導我,如果我設立道路邁向神和耶穌基督,並仰賴祂們,我就能懷著希望和信心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在自己的旅程中找到平安

多虧這些朋友,以及我在楊百翰大學教育途徑的時光,我現在能用新的眼光看待改變!回顧過去,如果我個人的求學計畫沒有改變,我就不會找到我熱愛的主修,也不會在生活中遇到這些美好的人。我現在知道,只要我信賴天父,把生活專注在耶穌基督,就能克服所遇到的任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