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散步和聊天也「算是」施助嗎?
2023年10月


「散步和聊天也『算是』施助嗎?」,2023年10月,利阿賀拿

忠信地老去

散步和聊天也「算是」施助嗎?

表達我們的關心,對主和彼此來說就是施助。

當我和弟弟還小時,我們很喜歡去看外婆。她住的地方離我們家大約15分鐘,所以我們經常去看她。有很多次,當我們到她家時,她都在講電話。有位鄰居幾乎每天都打電話來聊天。我們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外婆會花這麼多時間在和鄰居講電話。所以我們都會要她跟鄰居說她很忙。外婆會掛斷電話,臉上帶著微笑,然後把注意力放在我們身上。

六十多年後,我才體悟到,外婆並沒有因為鄰居經常打電話來而感到困擾。相反地,這兩位寡婦互相支持——當別人沒有時間或意願來拜訪時,他們能一起聊天。

圖像
耶穌從撒馬利亞婦人那裡取水

服務是門徒精神的展現

當我們努力變得更像救主,就是在接受服務的機會,不論是為「誰」或「何時」服務。注意救主如何花時間教導尼哥德慕;他是法利賽人,在晚上來問救主問題(見約翰福音第3章)。同樣地,耶穌在教導井邊的撒馬利亞婦人時,展現出愛與憐憫(見約翰福音第4章)。

但如果我們正忙著做好事,而同時卻有其他人需要我們的幫助呢?救主再次為我們立下典範。當患血漏的婦人在救主前去為別人服務的途中,伸手觸摸祂時,祂便停下來施助她,然後再去施助垂死的女孩(見馬太福音9:20-25)。耶穌的榜樣向我們顯示,即使在受打擾之際,也都是施助的良機。

前總會慈助會會長琴恩·賓翰姊妹,針對如何在第二次來臨接近時彼此施助,作了美好的總結:「除了藉著彼此關懷施助,努力變得祂一樣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的方式,來準備好迎見祂呢?正如耶穌基督在這個福音期之初教導信徒的:『如果你愛我,就要事奉我』〔教義和聖約42:29〕。為人服務展現出門徒精神,也顯示出我們對神和祂的兒子耶穌基督的感謝和愛。」1

圖像
兩個人在街上,其中一人手持助行器

雷格比弟兄和布雷肯弟兄,照片由作者惠予提供

我們可以在哪裡找到施助的機會?

基督般的施助往往發生在你每天微小、真誠的舉動中。2

我的鄰居馬瑞納·雷格比今年95歲。幾年前,有位心不在焉的駕駛在停車場倒車時,輾過他,壓碎了他的左腿。經過六個星期的復健後,他可以靠著助行器行走了。他開始每天步行1.6公里。有天早上,他走了另一條路,經過84歲的羅恩·布雷肯的家,羅恩是支會中一位正在對抗第四期骨癌的成員。由於他們兩人都沒有被指派施助工作,因此決定在附近散步時彼此施助。

他們無所不談:信心、財務、家庭、未來的計畫。沒錯,他們也談未來的計畫。他們對自己的病況都很務實,但卻激勵彼此去追求未來的目標。但話說回來,他們談話的內容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聚在一起。他們撥出時間給彼此。

施助可以包括分享和聆聽、散步和聊天、計劃和提醒。有時候我們可能會擔心要做什麼才「算是」施助。但是表達真誠的關懷,對主和彼此來說就是施助。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這會帶來基督般的改變!◼

作者現居美國猶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