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從關係創傷中得到醫治
2022年8月


「從關係創傷中得到醫治」,2022年8月,利阿賀拿

從關係創傷中得到醫治

在人際關係中受到傷害時,可以找到力量,讓神得勝。

圖像
婦女拿著一個心型圖案

伊莉絲·威爾繪

羅素·納爾遜會長教導:「每個人在靈魂深處,都自然而然地渴望家人之間的愛能持續到永遠。」1我們在靈魂深處,都渴望擁有這種永恆的人際連結,但有時候,由於在關係中受到創傷,我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擁有這些永恆的關係,包括高榮婚姻。在健康的關係中,我們會敞開心扉,袒露脆弱的一面。然而,我們生活在一個墜落的世界,人際關係並非一直都很健康。在人際關係中曾遭受深層情感創傷和靈性創傷的人,即便時日久遠,往往還是會懷疑自己是否能再次袒露脆弱的一面,敞開心扉去愛人。

凱西在與布萊恩約會一年後,經歷到這種情況。很不幸的,布萊恩有虐待傾向。凱西在離開這段關係後,才體會到自己受了傷,也受到很大影響。此後,凱西一直感到沮喪,無法信賴自己的想法,也無法信任別人會給她支援。她經常使用防禦機制來避免再度受到傷害,也這樣處理諸如別人對她生氣,或會離她而去之類的感覺。有時候,她會不自覺地推拒別人,或在人際關係上吹毛求疵。這樣的防禦令她很難接近別人,也很難與人有親近的感覺。凱西在與親人和一位諮商師談過之後,察覺到自己受了傷,需要醫治,也知道自己能逐漸康復。

不論你是否曾經歷像凱西那樣的情況,或是否曾遭受另一種關係創傷,都還有希望。你可以探索以下這幾個步驟,來得到醫治,並獲得培養信任關係所帶來的喜樂。首先,要辨識生活中的關係創傷。第二,要轉向天父和耶穌基督尋求醫治。第三,要學習與自己和他人培養健康的關係,包括設立適當的界限。

1.要辨識關係創傷

當我們受到嚴重傷害,以至於不相信自己可以信任自己和他人時,就會開始認為人際關係很危險,不再是一個學習、成長和發揮全部潛能的地方。虐待和背叛會造成深刻的傷害。

虐待是不當地對待或忽視他人。教會教導:「絕不容許任何形式的虐待。」2受虐者往往會感到恐懼、感覺受到操控或威脅,也可能有一種無力感。不同類型的虐待可能包括:

  • 情緒方面:操控情緒或削弱自我價值感。

  • 財務方面:扣留或控制金錢。

  • 身體方面:使用肢體暴力或以此威脅。

  • 性方面:強迫進行性行為。

  • 靈性方面:對他人的屬靈信念或宗教信仰施行控制或統治(見教義和聖約121:36-37)。

背叛是一種背信的舉動或行為模式,會使我們不再信任他人、自己,甚至不再信任神。這會讓我們感到畏縮、空虛、悲傷、絕望、「不夠好」,或受到傷害。其中包括:

  • 遺棄:情緒或身體上的擯棄。

  • 違背承諾:沒有遵守承諾,包括聖約。

  • 不忠:經常私下或公開詆毀對方。

  • 離婚:終止婚姻聖約,這往往會導致夢想破滅和自我認同危機,尤其是當一方感到無能為力時。

  • 不貞:與第三人在情感或身體上,有著不正當的關係。

  • 不誠實:經常欺騙他人,致使他人不再知道該相信你什麼,或不相信你什麼。

2.要轉向天父和耶穌基督尋求醫治

在天父的計畫中,再深刻的創傷,都能透過耶穌基督得到醫治。醫治的過程很艱辛,也可能會很漫長。我們受到傷害的時候,甚至可能會對天父生氣。但就算我們不想轉向祂,祂仍為我們差來祂的兒子耶穌基督,這位醫治大師。透過救主的贖罪,我們會逐漸得到醫治。

有時候,我們可能認為自己需要立即得到解脫,但醫治是一個過程。依蓮·馬歇爾博士說:「醫治的時候會很痛。……唯有面對全部的傷痛,竭盡我們靈魂的力量,透過這樣的創傷成長,才會真正開始得到醫治。要獲得學習和成長的每一項酬賞,永遠都要以某種程度的痛苦作為代價。」3

透過耶穌基督獲得醫治時,我們會成長、建立健康的關係,並尋求他人的支援,包括專業協助。

我們尋求醫治時,需要天父。十二使徒定額組李察·司考德長老(1928-2015)教導:「要得到救主的幫助……,最直接、也往往最有力的方法,是以謙卑、信賴的心向你天上的父祈禱,這些祈禱的答覆會透過聖靈來到你的心靈。」4

在祈禱中,我們可以誠實、謙卑地表達一切痛苦,以及這些痛苦對我們的思想、感覺和行為所帶來的影響。禱告時,要留意天父透過聖靈所給予的安慰和啟迪。傷痛可能不會消失,但你會感覺得到安慰和支持。

3.要培養健康的關係

雖然創傷可能會使我們不太想建立關係,但十二使徒定額組江文漢長老教導:「我們回到神面前的旅程,通常是〔和其他人〕結伴同行的。」他也提醒我們:「我們互相幫忙的時候,也是在幫自己。」5此外,納爾遜會長也教導:「高榮婚姻比其他任何關係更可能帶來幸福。」6在努力培養重要的關係時,以下這三個建議會有所幫助:

從自己本身做起

第一步要先認識自己。花些時間省思並學習信賴自己的想法和感覺。對自己有了把握,就能認出要先向哪些人敞開心扉。十二使徒定額組迪特·鄔希鐸長老教導我們,要如何更清楚地看待自己:「學習用天父看你的方式看待自己——你是祂寶貴的女兒或兒子,擁有神性潛能。」7

建立在信賴圈內

我們可以透過在人際關係中普遍建立信任,來學習獲得醫治。找到能包容我們的脆弱、體諒我們感受的人之後,就能一點一點地學習建立健康的關係。當覺得有人在傷害我們時,我們可以設立適當的界限,包括在必要時與他們保持距離,並在安全的情況下告訴他們,他們的行為不恰當,而且正在傷害我們。

在努力逐步建立健康的關係時,可以運用同心圓標靶的概念,來幫助自己辨識及設立適當的界限。在最外一圈的標靶上,放的是我們認為要在感情——甚或肢體上——保持距離的人。這些可能包括陌生人,或傷害過我們的人。在往內一圈的標靶上,放的是一些我們可以告知不敏感資訊(例如基本資料)的人。在最裡層的圈子裡,是我們可以選擇與之分享更多資訊,袒露自己脆弱一面的人。

在努力建立信任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用心思考一下,如果要在特定的時刻,把某人放進我們脆弱的標靶上,我們的感覺如何,又可以跟他們分享多少。如果有人傷害我們,可以把那人移開。開始信賴一個人之後,可以把這人挪進來一些。刻意努力,以逐漸讓更多人進入我們的信賴圈,可以幫助我們成長、得到醫治。

考慮其他資源

請記住,要從重大的創傷中獲得醫治,可能需要從那些維護你價值觀的人身上取得專業的幫助。「審慎選擇信譽良好、有相關證照的專業諮商師。諮商師應當尊重求助者的選擇權、價值觀和信仰。在專業諮商中融入這些價值觀,才是合乎倫理的適當做法。」8你還可在以下資源中找到更多資訊:

  • 輔導資源ChurchofJesusChrist.org

  • 生活協助主題ChurchofJesusChrist.org

  • 大衛·貝納,「減輕他們的重擔」,2014年5月,利阿賀拿,第87-90頁。

  • 李察·司考德,「醫治受虐的傷痕」,2014年3月,利阿賀拿,第46-49頁。

  • 雅各·傅士德,「寬恕的醫治力量」,2007年5月,利阿賀拿,第67-69頁。

  • 卡蘿·史帝芬,「醫治大師」,2016年11月,利阿賀拿,第9-12頁。

  • 我能建立安全、健康的關係嗎?」,ChurchofJesusChrist.org

  • Justin K. McPheters and Rebecca M. Taylor, “Is Therapy Right for Me?” (digital-only article), Ensign, Feb. 2020, ChurchofJesusChrist.org.

  • 娜仁·泰立,「認出情緒虐待」(僅提供電子版),2020年10月,利阿賀拿ChurchofJesusChrist.org

  • 娜仁·泰立,「通往希望和醫治的橋樑」,2017年4月,利阿賀拿,第22-27頁。■

註:

  1. 羅素·納爾遜,「來跟從我」,2019年5月,利阿賀拿,第89頁。

  2. 總指導手冊:在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裡服務,38.6.2,ChurchofJesusChrist.org

  3. Elaine S. Marshall, “Lessons on Healing,” Ensign, Apr. 2004, 57.

  4. 李察·司考德,「得到醫治」,1994年7月,聖徒之聲,第7-9頁。

  5. 江文漢,「客店裡有地方」,2021年5月,利阿賀拿,第25,26頁。

  6. 羅素·納爾遜,「高榮婚姻」,2008年11月,利阿賀拿,第93頁。

  7. 迪特·鄔希鐸,「最重要的事」,2010年11月,利阿賀拿,第22頁。

  8. 總指導手冊,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