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診斷結果不是我想要的,怎麼辦
2022年8月


「診斷結果不是我想要的,怎麼辦」,2022年8月,利阿賀拿

忠信地老去

診斷結果不是我想要的,怎麼辦

沒錯,我罹患了一種漸進的、不可逆轉的疾病,但這並不表示我的一生已經結束了。

圖像
道格拉斯·雷門和愛麗絲·雷門

雷門夫婦——道格拉斯和愛麗絲——合影,照片由作者惠予提供

我和妻子愛麗絲之前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擔任年長傳教士。當時還剩兩個月我們就要返鄉,我的行動能力卻已嚴重衰退,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我聽從傳道部醫生和護士的忠告,去了當地一家醫院。

做完心電圖和電腦斷層掃描後,一位神經科醫師便來問診。她問了更多問題,做了更多檢驗。最後,令我驚訝的是,她說:「雷門先生,你得了帕金森氏症。」這不是我預期的診斷結果,也肯定不是我想要的診斷結果。但我還能怎麼辦?

四個階段

那是兩年前的事了;從那時起,我便開始經歷一個過程,並將之歸納為四個階段。如果有人面對不想要的診斷結果,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希望這裡的經驗分享,對他們能有所幫助。以下是我學到的一些事:

1.認識這個疾病。

我在線上搜尋,買了一些書,約見了另一位神經科醫師,想知道帕金森氏症對我的壽命和各項機能有何影響。我在蒐集資訊時,也祈求指引。我知道天父和耶穌基督會幫助我得到所需的資訊和醫療協助。我學到,帕金森氏症通常不會影響壽命,但確實會影響到你能做的事。每個人病情的發展都不一樣,情況只會越來越糟,也無法治癒。

2.調整和重設期望。

初次診斷的震驚過去後,我開始意識到這個疾病不會消失。我和妻子談到未來,以及如果我失去一些行動能力,會是什麼樣子。如果我無法開車、無法走路,會變得如何?有一次,我小心翼翼地向親愛的妻子提出這些問題時,她簡單而毫不猶豫地回答:「那我就會照顧你。」

我們很感謝自己沒有拖延,能在健康狀況還不錯的時候,就去擔任全部時間傳教士,為主服務。我們也很感謝能搬進一個比較小的房子,主樓層沒有樓梯,大部分都是硬質地板,而不是地毯,並且幾乎所有的浴廁都有扶手。我們覺得,主早就知道我們有一天會需要這樣一個家,因此預備了道路,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就給我們了。

3.處理失落和憂傷的感覺。

圖像
眾人圍坐一張桌子

接下來的幾個月,我花很多時間在家,也有很多時間思考。不能如我所願,以我想要的樣子安度晚年,令我憂傷。我和妻子設想到的未來種種,也令我憂傷。我熬著灰心喪氣的苦日子,並經常祈禱,因為我的病症越來越嚴重了。我越來越需要找到積極的方式對應。

那時,主提供了意想不到的支持。我和妻子蒙召喚擔任支會的福利和自立專員。在我們的召喚中,我們輔導了一場有關情緒韌力的小組聚會。我沒有想過自己也需要這堂課。然而,在第一次聚會結束時,我心想:「哇!這是為我準備的!」我們談到要避免負面的思考模式,保持正面的態度,控制自己的感覺。這給了我一些實用的工具,幫助我——還有我的妻子——逐漸培養出健康的態度,來面對我的疾病。

4.從這項考驗中學習。

記得有一天我心想:「如果要我為自己選擇一種疾病,我會選這個。」因為到目前為止,它並沒有縮短我的壽命,卻迫使我順服神的旨意。我別無選擇,只能接受,而這是一項祝福。我比以前更平靜,更覺得平安。我以前花太多時間活在未來,老是擔心著人生的下一章會是什麼。帕金森氏症幫助我滿足於活在當下,及時行善。漸漸地,我學會要更完全、更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和未來的一切,都交託給主。

我研讀了談到從考驗中成長的經文;1也再次閱讀十二使徒定額組尼爾·麥士維長老(1926-2004)的演講和文章。2記得十二使徒定額組李察·司考德長老(1928-2015)在一次演說中勸告我們,在考驗中不要問:「為什麼我得承受這種痛苦?」卻要問:「我從這次經驗中可學到什麼?」3

在這個過程中,我找到了以前所沒有的平安、喜樂和滿足。我了解到,死亡和通過幔子只是我聖約道路旅程中的另一次「搬家」。這是神的幸福計畫的一部分。

我用電腦做了一個小告示牌,貼在家裡辦公室的牆上,每天觀看。上面寫著:「要善良、要行善、要知足、要放鬆心情,還要信賴主。」

信靠耶和華

今天,儘管疾病逐步惡化,我的生活仍相當正常。我還可以開車。我們最近被召喚為聖殿工作人員。有些事我做得到,有些事我做不到。我離開家時,要拄著拐杖走路。我會為一些小事情緒激動,但也更敏於察覺他人的需求。我不知道我的未來會如何發展,但我確信,無論發生什麼事,主都會幫助我好好持守,找到喜樂。對我而言,這是一堂很好的私人家教課,而我不想錯過這堂課。4

作者現居美國猶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