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誡命——邀請和祝福的美好蓄水池
2023年3月


僅提供電子版

誡命——邀請和祝福的美好蓄水池

我想去做主所要求的一切,但我不知道如何將這一切都納入我的時間表中。

圖像
雙手掬水

主在其塵世傳道期間,處處可見祂邀請人們放下所有的一切來跟從祂的例子(例見馬太福音8:18-22馬可福音3:31-35馬可福音10:17-22)。

雖然我們可能不會被要求拋下漁船或所有的財富,但我們或許會受到期許,透過獻出時間和服從這兩種方式,將自己的一切獻給祂。1

我們的每日待辦事項清單上有那麼多活動,要在這種情況下做到主和祂的先知邀請我們去做的每一件事,可能會讓人感到難以負荷。例如:

  • 作有意義、不慌不忙的祈禱

  • 每天研讀摩爾門經

  • 每週研讀來跟從我

  • 定期去聖殿(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 研究和建立我們的家譜樹,並執行代理的教儀

  • 分享福音

  • 施助

  • 參與家庭晚會

  • 寫日記

  • 從事召喚、在家中和社區中服務

  • 接受教會領袖的邀請,依主題研讀經文(例如,納爾遜會長邀請我們研讀所有關於救主的經文2,或研讀所有關於神的聖職能力的經文3

  • 還有許多其他的邀請

在平衡家庭、友誼、家庭責任、工作、子女的日程安排和其他興趣的同時,還要做到上述這一切,或許會令人卻步或覺得難以做到。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有時候還會想到當時那擔憂的心情。但是,由於我多年前得到聖靈的提示,我現在對這件事的看法已經不同了。

有一次我在祈禱中求問,該如何在跟從救主這方面作到更好。我受到提醒,我可以更忠信地去做上述的事。雖然我能持續一貫地做到其中的幾件事,但在其他幾件事上的表現卻差強人意。

我得到靈感要努力在所有的事上都持之以恆,但我也想起了先知所說的兩項信息:

  • 尼腓一書3:7:「我會去做主所命令的事,因為我知道,主決不命令人類兒女去做任何事情,除非祂為他們預備道路,來完成祂所命令的事。」

  • 總會會長團第二諮理亨利·艾寧會長在總會大會上曾談到,他每天都會寫下主的手祝福他的家庭生活的證據。他說:「我每天都會寫幾行,持續寫了許多年。不論有多疲憊,也不論隔天要多早出門,我沒有一天中斷過。」4

我決定信賴尼腓的話,並記住主不會命令我去做任何(或一串)祂不會幫助我完成的事情。艾寧會長忠信地服從這項邀請,即使覺得太累仍每天寫日記,這也讓我深受啟發。如果在他繁忙的行程中,在他疲倦時都能保持服從,那麼我知道我也能做到。

所以我決定要更有信心,相信主有能力幫助我完成祂邀請我去做的一切。我向天父祈求,也努力「與主商量」(阿爾瑪書37:37),以了解我應該在每個邀請和誡命上投入的適當時間或頻率。我知道有些很容易完成,因為那已經是我每日門徒生活的一部分。同時我也承認,我可能沒辦法像其他人那樣長時間地從事某些活動,像是家譜。但是我知道我可以經常去做些什麼。我也相信在這些情況下,正如羅素·納爾遜會長所應許的:「主喜愛努力。」5我知道祂也看重寡婦的小錢(見路加福音21:1-4),以及我能付出的一切。畢竟,我們每個人在生活的不同階段,甚至在每一天或每一週,都能做出不同的奉獻。

我透過祈禱擬定了一個計畫,針對如何完成那些我可以做到、卻沒有經常去做的事,我祈求神幫助我和賜給我力量,來實踐這項計畫。我也仰賴泰福·彭蓀會長(1899-1994)的應許,他勸告說:

「只要我們把神置於首位,其他事情都會井然有序,或者消逝無蹤。我們對主的愛將影響我們情感的表達,時間的分配,興趣的追求及事情的優先順序。

「我們應將神置於其他任何人之上。」6

我決定在我的時間表、行動和心思意念中,都將主置於首位,捨下我那張隱喻的「魚網」,將我的生活更全然地獻納給祂。

這是否意謂著一天花24小時都在做屬靈的事?不,我指的不是每時每刻都在閱讀經文或做家譜。但那的確意謂著,有心邀請天父和耶穌基督進入我每天生活中的各個部分。將心轉向祂們的這個方式提醒了我,所有的屬世事物都是屬靈的(見教義和聖約29:34-35),而且主可以成為我所作的一切事的核心(見阿爾瑪書34:17-27)。這也意謂著,在我努力成為更用心的門徒時,要時時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微小的變化開始在生活中產生影響,並預備了方法讓我變得更加服從。如果我會在早上花幾分鐘使用手機,我可以把那段時間用在FamilySearch的家譜樹應用程式上,而不是隨意地瀏覽社群媒體。我在排隊等候時,可以簡短地撥通電話、傳簡訊去施助朋友,或是跟身邊的人聊聊天。7我以寫日記取代娛樂活動,作為一天的結束。我醒來時注意力會更加集中,而且每天的時間表都將靈性研讀列為優先,安排在其他令人分心的事物出現之前。我聽從納爾遜會長的忠告:「定期與主約會——就在祂的神聖屋宇——並快樂地確實去赴約。」8我漸漸注意到在哪些時刻,我通常會因好事而分心,於是開始試著把那段時間用來做最好的事。9

你知道後來怎樣了嗎?我不但能夠把所有的事排進我的時間表,而且還有時間享受其他的事物。我時間的加減乘除似乎不合邏輯,但我知道這是主在我們生活中行奇蹟的一種方式,是我們無法解釋的。

正如總會女青年會長團第二諮理米雪兒·奎格姊妹所教導的:「你我都可以把自己僅有的獻給基督,祂會讓我們事半功倍。如果你信靠神的恩典,那麼你擁有的已經足夠——即使你還有許多人性的軟弱和缺點。」10我感覺到(也繼續感受著)這項應許在我的生活中應驗了,而且我發現當我努力去做主所吩咐的一切時,我的時間安排實際上反而沒那麼緊繃。我發現主的誡命和邀請,比其他任何事物都更能使我的生活變得豐盛充實。

雖然在重新振作的信心中採取行動、體驗到奇蹟,使我能做到主所吩咐的一切時,我不應該對開始發生的事感到意外,但我仍對天父和耶穌基督深感敬畏,因為祂們幫助我達成以前我在時間表中不可能做到的事(見路加福音1:37)。主不僅「為〔我〕預備道路,來完成祂所命令的事」,而且在我生活中倍增的喜樂和成就感,也大大超乎我的預期。我開始明白,這些努力真正的意義在於它們幫助我成為怎樣的人,而不是我正在做的這些事。11在這段養成時期的大部分經驗,讓我看見自己的心越來越靠近天父和耶穌基督,幫助我變得更像祂們。

十二使徒定額組陶德·克理斯多長老曾說:「有時候,有些人感到困惑,認為誡命是一種約束和限制,會讓生活變得複雜,並剝奪人生的各種機會、幸福和樂趣。事實上,誡命會保護我們,引導我們獲得幸福。誡命並不是要限制我們,而是要讓我們在今生和來生能有所成就,獲得我們真正渴求的事物,以及愛我們的天父希望賜給我們的事物。

「……所以,……請不要對誡命有所抱怨。不要說:『我不想有更多誡命。』而要說:『好,再給、再給,我想要進步。我想要快樂。我想變得像天父一樣,而誡命讓我知道該怎麼做。誡命會為我開啟未來的道路。』」12

只要我忠信地盡己所能去服從先知的每一項邀請,就是在幫助自己更能走在聖約的道路上,變得更像我的救主;祂服從天父要求祂去做的一切,為我們樹立了完美的榜樣。一路走來,我領悟到把這些誡命和先知的邀請列為優先,重點不在於達成待辦事項清單上要做的事,而是要用這樣的生活方式來幫助自己成長。在我將自己的心和時間表獻納給主,作為我對祂的愛和渴望變得像祂一樣的表徵時,我將誡命和邀請看做是遵守聖殿聖約的機會。由於我努力去遵守這些聖約,我確實感受到「有力量去做神希望〔我〕去做的一切事」。13

我現在喜歡將神的每一項邀請,勾畫為一個正等待著我們、滿溢著喜悅和祝福的蓄水池,我們只需要選擇進入水中。天父想要賜給我們的祝福超乎我們的理解。祂為我們預備了誡命,讓我們能透過服從而獲得這些祝福(見教義和聖約130:20-21)。我們只需要選擇信賴祂,相信祂有能力幫助我們遵守祂所有的誡命。當我們向祂獻上我們的心、雙手和時間,就會看到祂在我們的生活中所行的奇蹟。

註:

  1. 十二使徒定額組傑佛瑞·賀倫長老曾教導,富有的年輕官吏的比喻是:「針對財富的運用和窮人的需要,提出重要的告誡。但最終,這故事所闡述的,卻是要全心全意、毫無保留地奉獻於神交付的責任。無論是否富有,我們每個人都跟這位年輕人一樣,被期許要帶著對福音的堅定承諾,來歸向基督。用今日青少年的流行話來說,就是我們要宣告自己會『全砸下去』」(「最大的財產」,2021年11月,利阿賀拿,第8頁)。

  2. 見羅素·納爾遜,「我在六週內研讀了超過2,200段有關救主的經文,這是我所學到的一小部分」,靈感信息(部落格),2020年8月15日,ChurchofJesusChrist.org

  3. 羅素·納爾遜,「靈性寶藏」,2019年11月,利阿賀拿,第79頁。

  4. 亨利·艾寧,「記住啊,記住」,2007年11月,利阿賀拿,第67頁。

  5. 羅素·納爾遜,引述自喬依·瓊斯,「一項特別崇高的召喚」,2020年5月,利阿賀拿,第16頁。

  6. 參閱泰福·彭蓀,「最大的誡命——愛主」,1988年7月,聖徒之聲,第3頁。

  7. 米雪兒·奎格,「眼能看見」,2020年11月,利阿賀拿,第16頁。

  8. 羅素·納爾遜會長,「成為足為表率的後期聖徒」,2018年11月,利阿賀拿,第114頁。

  9. 見達林·鄔克司,「好、更好、最好」,2007年11月,利阿賀拿,第104-108頁。

  10. 米雪兒·奎格,「屬神的不滿足」,2018年11月,利阿賀拿,第54頁。

  11. 見達林·鄔克司,「成為怎樣的人」,2001年1月,利阿賀拿,第40頁。我也喜愛七十員林恩·羅賓長老的這段話:「我們很多人會把要的事情列成清單來提醒自己,但人們很少會列清單寫下要成為怎麼樣的人。為什麼呢?因為清單上的待辦事項可以在做完後劃掉,但是成為什麼樣的人卻永遠沒有做到的一天;你是無法打勾報完成的」(「你們應當是怎樣的男人和女人呢?」,2011年5月,利阿賀拿,第104頁)。

  12. 陶德·克理斯多,「一步步邁向幸福」,2013年9月,利阿賀拿,第47頁。

  13. 關於聖殿恩道門」,temples.ChurchofJesusChris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