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
后期圣徒奋斗不懈
2015年04月


后期圣徒奋斗不懈

我们去尝试,持之以恒,并帮助他人也照样做,就是真正的后期圣徒。

我亲爱的弟兄姐妹,在2013年12月,举世一同哀悼曼德拉的辞世。曼德拉为了争取反种族隔离,而被监禁了27年后,成了南非第一位民选总统。他对那些监禁他的人的宽恕之举,十分了不起;博得了众人的赞扬和好评。1曼德拉经常婉谢这项赞誉,说道:“我不是圣人,除非你认为圣人是指一直奋斗不懈的罪人。”2

“圣人是指一直奋斗不懈的罪人”的说法,应当能安慰、鼓励教会的成员。虽然我们被称为“后期圣徒”,但有时我们会回避此一头衔。圣徒一词通常是指那些达到较高层的神圣境地、甚至完美境界的人。而我们清楚知道,自己并不完美。

不过我们的神学教导我们,虽然我们能一再不断地、更加借由“全心仰赖”基督的教义:运用对基督的信心、悔改,领用圣餐更新洗礼圣约,并蒙福能常有圣灵为伴,以臻完美。而当我们如此做时,就会变得更像基督,并持守到底3,白话点说的话,神更关心我们是谁,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我们以前是什么样的人4,他关心的是我们会继续奋斗不懈。

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写了一出喜剧:《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剧中描述某个角色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哥哥企图杀害他的弟弟,弟弟虽然知情,却仍然把狠毒的哥哥从必死无疑的险境中救出来。当哥哥得知弟弟对他的怜悯之举其实他是不配获得的,于是就彻头彻尾、永远地改变了,这就是他所谓的“归信”。后来有几个女子来问哥哥:“你不是常常计划着要杀﹝你弟弟﹞吗?”

哥哥回答说:“那已是过去的我,但现在的我不同了。我可以毫不羞愧地告诉你我曾经是什么样的人,因我的归信是如此甜美,造就了现在的我。”5

对我们而言,因为有神的慈悲和耶稣基督的赎罪,这种改变并非只是文学中虚构的而已。主借由以西结先知,宣称:

“至于恶人的恶,在他转离恶行之日也不能使他倾倒……

“……他若转离他的罪,行正直与合理的事:

“……还人的当头和所抢夺的,遵行生命的律例,不作罪孽,他必定存活,不至死亡……

“他所犯的一切罪必不被记念。他行了正直与合理的事。”6

神在他的慈悲中应许我们,只要我们悔改并舍弃邪恶,就蒙宽恕,他对我们如此宽怀大量,以至于我们的罪将不再被提起。对我们而言,因为基督的赎罪及我们的悔改,我们可以看着自己过去的行为说:“那已是过去的我,但现在的我不同了。”无论我们曾多么邪恶,都可以说:“过去的我曾经如此,但如今的我不再是过去那个罪恶的我了。”7

多马‧孟荪会长曾经教导我们:“神赐我们的最大恩赐之一就是不断尝试的喜悦。因为失败并不能决定最终的一切。”8就算我们有意识、故意地犯罪,或曾经一而再地面对失败和失望,然而当我们决定再试一次的那刻,基督的赎罪就能够帮助我们。我们要记住,圣灵绝对不会告诉我们,我们已作恶多端,不如放弃算了。

神希望后期圣徒继续尝试,并继续加倍努力克服罪。无论我们受苦的原因是因为跟别人有棘手的关系、遭遇经济困难、疾病,或是遭到他人罪恶的牵连,救主的无限赎罪都能治愈我们,甚至可以治愈──特别是那些无辜的受害者。他完全理解因他人的罪而被无辜牵连的那种感受。如同预言中所言,救主要“医好伤心的人,……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赐华冠……代替灰尘;喜乐油代替悲哀;赞美衣代替忧伤之灵。”9无论如何,神期望后期圣徒在他的帮助下,能继续奋斗不懈。

正如同当我们坚持奋战时,神会为我们而喜悦一样,如果我们不去了解他人也在奋斗的话,神会感到失望。我们亲爱的朋友唐芭告诉我们,她如何从母亲朱莉亚那里学到一个教训。唐芭和朱莉亚是南非早期的黑人归信者之一。在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教会的黑人和白人成员被允许一起出席教会聚会。对许多人来说,种族间的平等来往是一件新的且具有挑战性的事。有一次,唐芭和朱莉亚去教堂聚会,她们觉得教会某些白人成员对她们的态度不太友善。她们离开教堂的时候,唐芭狠狠地对母亲抱怨了一顿。朱莉亚平静地听完唐芭发泄她的不满以后,说道:“唐芭,教会就像一个大医院,我们都是病人,各有自己不同的毛病。我们到教会来就是为了获得帮助。

朱莉亚的一番话极有见地,反映出宝贵的价值。当他人努力克服自己个人灵性顽疾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宽容待之,还要有爱心、耐心,并支持和理解。就如同神鼓励我们继续努力一样,他也希望我们能给其他人空间,让他们依自己的步调照样去做。这样赎罪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功效。然后,我们将了解,无论人们表面的差异如何,都同样需要无限的赎罪。

几年前,一个名叫柯提斯的美好青年被召唤去传教。他是那种每个传道部会长所祈求想要的传教士。他专心一意、努力工作。有一段时间,他被分派了一个不成熟的传教士当他的同伴,这人在社交方面很笨拙,而且对完成工作任务并不特别起劲。

有一天,他们俩一起骑自行车的时候,柯提斯回头一看,看到他的同伴已经莫名其妙地跳下了自行车,在路上走着。柯提斯悄悄地向神诉说了他的无奈:跟这样一个同伴工作真是个负担,什么事都非得拖着他去做才能完成。过了一会儿,柯提斯有一个很强烈的灵感,就好像神在对他说:“柯提斯,你知道跟我比起来,你们俩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柯提斯学到了需要对他的同伴有耐心,而这个不完美的同伴正努力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来克服。

我邀请我们每个人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悔改,并继续奋斗不懈。如果我们不去尝试,我们就是后期罪人;如果我们不去坚持,我们就是后期半途而废者;如果我们不容许别人去尝试,我们就是后期伪善者。10我们去尝试,持之以恒,并帮助他人也照样做,就是真正的后期圣徒。当我们改变时,我们就会发现,神确实更关心我们是谁,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我们以前是什么样的人。11

我深深地感谢救主,也很感激他的无限赎罪,并感谢近代先知鼓励我们成为圣徒,继续奋斗不懈。12我见证救主确实活着,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注:

  1. See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Long Walk to Freedom (1994); “Biography of Nelson Mandela,” nelsonmandela.org/content/page/biography; and President Barack Obama’s Dec. 10, 2013, eulogy for Nelson Mandela, at 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3/12/10/remarks-president-obama-memorial-service-former-south-african-president-. The diversity of the awards is indicated by Mandela receiving the Nobel Peace Prize, the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and the Soviet Order of Lenin.

  2. 例如,见纳尔逊‧曼德拉1999年10月26日在莱斯大学贝克研究中心的演说,bakerinstitute.org/events/1221。他可能是改述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名言:“圣人指的是一直奋斗不懈的罪人。”多年以来,许多人都曾发表过类似的观点。例如,有人认为孔子说了这样的话:“我们最能引以为荣的不在于从不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都会站起来。”

  3. 例见:尼腓二书31:2–21尼腓三书11:23–3127:13–21摩罗乃书6:6教义和圣约20:77,7959:8–9《指导手册第二册:管理教会》(2010),2.1.2.。

  4. 说到“神极其地更关心我们是谁,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我们以前是什么样的人”,这并非意味着救主根本不在乎因个人的罪而牵连他人的结果。事实上,救主无限极其关心那些因为别人的过错而受到伤害、蒙受痛苦和心痛的人。救主“要承担﹝他人民﹞的软弱,使他的心肠能因肉身而满怀慈悲,这样他才能因肉身,了解如何依照他人民的软弱来救助他们。”(阿尔玛书7:12

  5. 威廉‧莎士比亚,《皆大欢喜》,第4幕,第3景,第134–138行。

  6. 以西结书33:12,14–16

  7. 许多经文在谈到最后的审判时,很明显使用的是过去式和现在式的动词时态。例见:尼腓二书9:16摩尔门书9:14教义和圣约58:42–43

  8. 多马‧孟荪,“内在的意志力”,1987年7月,《圣徒之声》,第54页。

  9. 以赛亚书61:1–3;亦见路加福音4:16–21

  10. 新约中使用的伪善者可能是从希腊文的“伪装者”翻译过来的。“希腊此一单词的意思是‘一出戏的演员’,或‘一个人假装、以戏剧性的方式展现,或夸大某个部分。’”(见马太福音6:2,注脚a)。如果我们不让别人有机会按自己的步调去改变,我们只是假装自己是后期圣徒。

  11. 见上述注解4。

  12. 此一信息多次在总会会长团和十二使徒的讲道中出现,提及次数多得惊人。迪特‧邬希铎会长在演讲中指出了这一点:“在数世纪以来众先知的教导中,有一个不断重复、令人充满希望又感觉温暖的原则就是:人是可以悔改的,可以改变方向,回到真理的道上,成为真正的门徒。”(“你现在可以起来了!”,2013年11月,《利阿贺拿》,第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