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凡接待他们的,就是接待我」
2016年5月


「凡接待他们的,就是接待我」

今日的儿童处在各种不同且复杂的家庭结构中。我们必须主动关怀那些感到孤单,遭到遗弃,或被隔离在围栏外面的人。

神爱孩子,祂爱所有的孩子。救主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1

今日的孩子生活在许多不同而复杂的家庭结构中。

例如,今日在美国,只和父母其中一方同住的孩子比起50年前多了一倍2,而且有很多家庭也不像以前那样,齐心合意地爱神,愿意遵守祂的诫命。

当人们在灵性上越来越感到混乱不安之际,复兴的福音仍继续将主的标准、理想,和模式带给世人。

「孩子有权利在婚约下出生,并由完全忠贞、奉行婚姻誓约的父母养育。……

「夫妻肩负神圣的责任要彼此相爱、彼此照顾,也要爱护和照顾他们的儿女。……父母有神圣的职责,要在爱与正义中教养儿女,提供他们属世和属灵所需要的,也要教导他们彼此相爱、彼此服务、遵守神的诫命。」3

我们知道在世界各地、各种信仰中,都有许多良好的父母慈爱地照顾自己的孩子。我们很感激能知道,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中的家庭都受到已归信救主的父母良好的照顾,他们藉由圣职的权柄印证,并在家中学习信赖和爱天父以及祂的儿子耶稣基督。

为青少年发声请求

今天我要为成千上万名不是来自所谓「完美家庭」的儿童、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提出一项请求。我所讲的不只是那些面临父母信心低落、离婚、或父母已过世的青少年,我所指的还包括世界各地已接受福音,却没有父母陪同前来教会的成千上万名男女青年。4

这些年轻的后期圣徒带着极大的信心加入教会,希望将来能建立起自己的理想家庭。5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成了我们传教士生力军重要的一股力量,成了正义的年轻成人,并跪在祭坛前开始组成自己的家庭。

要敏于察觉

我们会继续教导主的家庭模式,但现在成员已达数百万人,教会儿童来自许多不同的环境,我们应当更加敏于体贴他们的感受。我们教会的文化和用语有时很特别,初级会儿童还是会唱「家庭能永远在一起」,6但当他们唱:「爸爸回家我就高兴」,7或「有父亲和母亲共同教导」时,8他们自己家中的情况却未必都如所唱的一样。

我们的朋友贝蒂分享了她10岁时在教会的一个经验,她说:「我们的教师分享了关于圣殿婚姻的课程。她特别问我说:『贝蒂,你的父母不是在圣殿结婚的吧?』〔我的教师和班上其他人〕其实早都知道答案了。」那位教师继续上课,贝蒂则想象着最糟的情况。贝蒂说:「在那之后,我哭了好几个晚上。两年后,当我得了心脏病,以为自己就要死了的时候,我惊慌地想着,我要永远孤单一人了。」

我的朋友雷夫过去都自己1个人来教会。有一次在初级会,他受到邀请要做个短讲,他没有父母可以站在身边提醒他该说些什么。雷夫吓坏了,他不想在大家面前出丑,因此好几个月都不来教会。

「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

「〔又说:〕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9

相信的心和属灵的恩赐

这些儿童和青少年都蒙福有一颗愿意相信的心,也有属灵恩赐。雷夫告诉我:「我打从心底知道,神是我的父,祂认识我,也爱我。」

我们的朋友芙萝妮克说:「我在学习福音原则,研读摩尔门经时,仿佛就像想起了我已经知道,却又忘记的事。」

我们的朋友苏蕾卡来自巴西阿莱格雷特。虽然她的家人没有宗教信仰,苏蕾卡仍在12岁时开始读圣经,造访当地教会,想尽办法要更认识神。她在父母勉强同意之下,和传教士一起研读、获得了见证,并接受洗礼。苏蕾卡告诉我:「在传教士课程当中,他们给我看了一张盐湖圣殿的照片,并告诉我有关印证教仪的事。从那一刻起,我就渴望有一天能进入主的屋宇,拥有永恒的家庭。」

虽然孩子的属世情况可能不尽理想,但孩子的属灵基因却是完美的,因为每个人确实都是神的儿女。

多马·孟荪会长说:「要帮助神的儿女明白今生有哪些事既真实又重要,帮助他们培养力量,选择那条会让他们安全地迈向永生的道路。」10愿我们都能更加敞开我们的双臂和我们的心。这些青少年需要我们的时间和我们的见证。

在科罗拉多州就读高中时加入教会的布兰登,和我谈到那些在他受洗前后对他提供帮助的人,说:「我曾到那些奉行福音的家庭的家中。这让我觉得,我也可以在自己的家中有这样的标准。」

芙萝妮克出生于荷兰,我们住在德国时,她跟我们的女儿蔻丝汀上同一个学校。芙萝妮克说:「教会成员的学生身上有一种光。我发现这光来自于他们对耶稣基督的信心并奉行祂的教导。」

我的朋友迈克斯是在八岁受洗的。他的父亲并没有加入任何教会,因此迈克斯可以自己选择要不要去教会。

迈克斯在青少年时期,曾经好几个月没去教会,后来他觉得自己必须回教会,并决定在某个安息日早晨回去。但当他走近教会前门时开始变得犹豫不决,心中感到很紧张。

当时,新任的主教站在大门口。迈克斯并不认识主教,也觉得主教应该不认识他。迈克斯走近门口时,主教的脸上露出笑容,伸出手来,说:「迈克斯,很高兴看到你!」

「他说这些话时,」迈克斯说:「我心里涌起一阵温暖的感觉,我知道自己做了正确的事。」11

知道某个人的名字,可能就会带来改变。

「〔耶稣〕命令他们把小孩带来。 ……

「祂一一抱起他们……,祝福他们,并为他们向父祷告。」

「祂这么做以后,又哭了。」12

尚未受洗的青少年

因为父母所作的要求,许多热爱福音的青少年等了许多年才受洗。

艾蜜莉的父母离婚时,她还是个孩子,她直到15岁才得到许可接受洗礼。我们的朋友艾蜜莉谈到一位女青年领袖的时候很开心,她说这位领袖「一直伸出援手,协助巩固〔她〕的见证。」13

科坦和普勒斯顿是住在犹他州的一对青少年兄弟,父母已经离异,他们没有得到许可接受洗礼。他们虽然不能传递圣餐,却每周带来面包。当他们的支会去圣殿时,虽然他们不能和其他青少年一起进入圣殿作洗礼教仪,但这两兄弟却在旁边的家谱中心找到家人的名字。要帮助我们的青少年找到归属感,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其他正义的青少年。

约瑟·森谷巴长老

结束前,我要谈谈我们几个星期前造访尚比亚路沙卡传道部时,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和他的榜样。

图像
约瑟‧森谷巴小时候

约瑟·森谷巴长老来自乌干达。他七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九岁时,由于母亲和亲戚都无法照顾他,他开始自食其力。12岁时,他认识传教士并受了洗。

约瑟告诉我他第一天到教会的情形,说:「圣餐聚会过后,我以为可以回家了,但传教士介绍我认识约书亚·瓦卢锡比。约书亚说,他会做我的朋友,并递给我一本儿童歌本,让我不必空手进入初级会。在初级会时,约书亚又替我拿了一张椅子放在他的椅子旁边。初级会会长请我到前面去,并请整个初级会为我唱出『我是神的孩子』,我觉得自己很特别。」

分会会长带约瑟认识皮耶·慕果沙家庭,接下来四年,那里就成了他的家。

图像
约书亚瓦卢锡比长老和约瑟‧森谷巴长老

八年后,约瑟·森谷巴长老开始去传教,他很惊讶负责训练他的人,正是约书亚·瓦卢锡比长老,那个在他第一天到初级会时向他表示欢迎的男孩。而他的传道部会长是谁呢?正是雷夫·艾瑞克森会长,他就是那个曾经因为害怕演讲而离开初级会的小男孩。神爱祂的儿女。

图像
约瑟‧森谷巴长老和雷夫‧艾瑞克森会长

跑过来的儿童

几个星期前,我的太太凯西和我在非洲造访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姆布吉马伊时,因为教堂不够大,无法容纳2,000名成员,因此我们在户外聚会,我们用竹竿作支架撑着,再盖上大片的塑胶布。聚会开始时,在聚会场地四周的铁制围栏外,我们看见数十个孩子攀在栏杆上看着我们。凯西悄悄地说:「尼尔,你认为可以邀请那些孩子进来吗?」我走上讲台,到区会会长卡洛吉身边,问他能不能欢迎围栏外面那些孩子进来加入我们。

图像
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安德森长老
图像
围栏外的孩子
图像
孩子受邀进来

出乎我意料的,卡洛吉会长一提出邀请,那些孩子不只是走过来,他们是用跑的,人数不只50,大约有100人,有些衣衫褴褛,打着赤脚,但所有的人都挂着灿烂的笑容,一脸兴奋。

这个经验令我深受感动,我认为这意谓着我们必须伸出援手,去关心那些感到孤单、遭到遗弃,或被挡在围栏外面的青少年。让我们关心他们、欢迎他们、接纳他们,并尽一切所能巩固他们对救主的爱。耶稣说:「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14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注:

  1. 马太福音19:14

  2. See “Family Structure,” Child Trends DataBank (Dec. 2015), appendix 1, page 9, childtrends.org/databank.

  3. 「家庭:致全世界文告」,2010年11月,利阿贺拿,第129页,第7和第6段。

  4. 我要特别提到成千上万名正义的母亲,她们当中有许多人是单亲,这些母亲们勇敢地负起在灵性上巩固孩童的重责大任。我们的好友,来自加拿大的雪莉谈到她母亲时,说:

    「在我出生的五年前,传教士来敲我们家的门,我父母听完了几堂课程,但接着我父亲就不再感兴趣了。我母亲继续接受课程,也有渴望受洗。她在还是非成员的时候,就参加教会聚会,持续了五年。在我出生之后三个月,她终于能受洗了。

    「我母亲从来就不是一个喜欢高谈阔论的人,也不曾担任重要的领导职位。她有的是一个非常单纯、甜美、稳固的见证。……她每天都在生活中奉行她的信仰。那份无声,单纯的榜样一直帮助了我与主和教会更加接近。

  5. 我们的朋友蓝道对我说:「我受教导,也知道我有天上的父母。由于我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份和本质,让我获得希望,不需要追随我父母走上相同的道路。我爱他们,但我不想仿效他们的生活。我信赖我在初级会、主日学、男青年和其他教师身上所学到的事。我看到支会及我的家族成员所立下忠信、快乐家庭的榜样,我也信赖天父,知道只要我保持忠信,祂就会帮助我拥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6. 「家庭能永远在一起」,儿童歌本,第98页。

  7. 「爸爸回家」,儿童歌本,第110页。

  8. 「家中有爱心」,儿童歌本,第102-103页。

  9. 马太福音18:2,5

  10. 多马 ·孟荪,「学我的样式」,2016年3月,利阿贺拿,第6页。

  11. See Max H. Molgard, Inviting the Spirit into Our Lives (1993), 99.

  12.  尼腓三书17:11,21-22

  13. 艾蜜莉的父母在教会中并不活跃,但她提到祖父母、叔伯阿姨,以及其他「代替」她父母的人时充满了感情。她谈到在密西根州的一位女青年领袖,说:「她的孩子都成年了,她决定要让每一位女青年都觉得自己就像她的女儿一般。……她的笑容即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也能温暖你的心。……我立下了目标,要跟随她的教导,成为那些可能感到自己『与众不同』、『被孤立』,或者『被排挤』的孩子心中的『莫尔娜姊妹』。」

  14. 马太福音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