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興起錫安
2021年9月


興起錫安

後期聖徒不僅蒙福享有復興的福音,也蒙召喚要鞏固教會,建立錫安。

圖像
世界地圖

地圖影像,Getty Images提供

縱觀歷史,主的人民不斷努力興起一個福音社會,好讓祂可以住在其中。若要成為這樣的聖徒群體,我們必須學習聖化自己的心思意念,團結合一,公正行事,沒有紛爭,並且住在正義中,在我們當中沒有窮人(見摩西書7:18)。

例如,林福特夫婦——約翰和馬利亞——於1842年,在英國葛佛利加入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後,約翰便成為當地分會的會長。然而,林福特一家在復興福音中找到的喜樂,並沒有獲得親友的認同。他們既無法說服約翰放棄新的信仰,就抵制他的製鞋生意,要讓他「斷絕收入來源,從而被迫放棄」。

1856年,永久移民基金讓約翰和馬利亞有機會移民到鹽湖谷。他們帶著三個兒子乘船前往紐約,又從紐約前往愛阿華州愛阿華市,接著於1856年7月,與命途多舛的威利手推車隊一起離開。

10月21日一早,在懷俄明州的甜水河畔,約翰留下最後的遺言。

當馬利亞問他是否後悔離開英國時,他說:「我很高興我們來了。我無法活著到達鹽湖地區,但你和兒子們會到那裡,如果我們的兒子能在錫安長大,在那裡成家立業,那麼我一點也不後悔我們所經歷的一切。」1

錫安是什麼?

圖像
一群先驅者

除了主耶穌基督的誕生外,鮮有任何主題,比後期時代聚集以色列家族和建立錫安,以迎接救主的第二次來臨,更能激勵古代和現代先知及聖徒了。2

為什麼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也無論主的人民身在何處,錫安對於後期聖徒都是如此重要?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布司·麥康基長老(1915-1985)表明:「自從亞當時代到如今——每當主有祂自己人民的時候;每當有人民聽從祂的話且遵守祂誡命的時候;每當有聖徒專心一志事奉祂的時候——就有錫安。」3

這段經文描述了錫安社會。以諾是挪亞時代具有極大信心的先知,他「建了一座城,叫作神聖之城,即錫安」(摩西書7:19)。主與祂的人民同住,祝福他們和他們的土地(見摩西書7:16-18)。主對以諾說:「看啊,我是神;神聖之人是我的名」(摩西書7:35)。

錫安的目的是建立一個以天上的高榮原則為基礎的、信心合一的地方,在那裡,神的人民可以與神同行,神自己也可以在此居住。

摩爾門經見證,在復活的救主造訪新世界之後,「整個地面上的人民,……都歸信了主,……

「他們凡物公用,因此沒有貧與富、束縛與自由之分,都是自由的,都享有天上的恩賜。……

「事情是這樣的,那地沒有紛爭,因為人民心中有神的愛」(尼腓四書1:2,3,15)。

以正義和能力武裝起來

以諾的時代充滿戰爭、流血、恐懼、黑暗和仇恨——當時,「撒但的力量在整個地面上」(摩西書7:24;亦見第16,17,33節)。但是以諾很忠信,主召喚他呼籲悔改。

主告訴以諾,在祂第二次來臨以前,還會有類似的「極大的苦難」(摩西書7:61)。「像我活著一樣,我必在末世來臨,在邪惡與報復的日子,來實現與你立下的有關挪亞兒女的誓約」(摩西書7:60)。

羅素·納爾遜會長最近如此談到我們的時代:「我認為目前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僅僅是荼毒世界的多種疾病之一,另外還包括仇恨、內亂、種族主義、暴力、不誠實,和不文明。」4然而,我們也有先知的保證。羅素·納爾遜會長還說:

「我們生活在『我們祖先殷切期盼』〔教義和聖約121:27〕的時代。我們坐在前排,親眼目睹先知尼腓僅在異象中看到的景象,也就是『神羔羊的大能』降在『那分散到整個地面上的主的約民身上;他們在極大的榮耀中,以正義,並以神的大能武裝起來』〔尼腓一書14:14〕。

「弟兄姊妹們,你們就在尼腓看到的男人、女人和小孩當中。」5

聚集並造福幔子兩邊的人、建立錫安,並準備世人迎接救主的第二次來臨——這項邀請包括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地球上居住過的所有人當中,」納爾遜會長說,「我們是能夠參加這場最後、偉大的聚集事件的人。」6

我們要如何做到?

身為後期聖徒,我們蒙福享有復興的福音,也「蒙召喚在〔主的〕葡萄園工作,建立〔祂的〕教會,興起錫安」(教義和聖約39:13)。那工作需要愛心、合一、信心、服務、犧牲,和服從。

圖像
在教會外面的一群婦女

「當人們盡心愛神,生活正義,並努力變得像祂一樣的時候,社會上的衝突與紛爭就會減少,人們會變得更加合一。」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昆丁·柯克長老說。他還說:「合一也是一個定義廣泛的詞,但絕對能體現愛神和祂的兒女這兩項最大和第二大的誡命。這代表錫安人民的心和思想,都在『合一……中交織在一起』〔摩賽亞書18:21〕。」7

我們懷著那種愛和合一,運用信心來仰賴救主的贖罪;當我們潔淨自己的心和生活時,那贖罪就能改變我們(見摩賽亞書3:19教義和聖約97:21)。我們聚集那些願意在正義中歸向主的人。藉著神聖的教儀和高榮原則,我們邀請神性的力量進入我們的生活(見教義和聖約84:20-21105:5)。我們經由聖約而聖化,與神,也與彼此連結,進而建立錫安,並準備迎接主的第二次來臨。

「仁愛是基督純正的愛,」總會會長團第二諮理亨利·艾寧會長說,「是對祂和對祂無限贖罪的完全功效有信心;這贖罪會讓你和你所愛、所服務的人,能配稱得到那上好的恩賜,住在盼望已久、神所應許的錫安。」8

為將要到來的日子作準備

圖像
坐在教會上課的一群女青年

近代先知教導,歸向救主關乎個人承諾,而非地理位置。

「在教會早期,歸信往往也意味著移民,」納爾遜會長解釋說,「不過現在,聚集地就在自己的國家。主已頒布要在每個地方建立錫安,祂已賜給聖徒他們的出生地和國籍。」9

當我們接受在家庭、分會、支會、支聯會和社區中建立錫安這項挑戰與祝福時,就是與林福特夫婦——約翰和馬利亞——共同期盼,我們的子女和孫子女能在各國、各族、各方,「在錫安成長,並成家立業」的日子。

在我們首先尋求主和祂的正義時,我們祈求「祂的國度能在世上擴展,使大地居民能接受其國度,並為將要來臨的日子作好準備,在那日子裡,人子將披著祂榮耀的光輝,從天上降臨,與建立在地上的神國會合」(教義和聖約65:5)。■

註:

  1. See Andrew D. Olsen, The Price We Paid: The Extraordinary Story of the Willie and Martin Handcart Pioneers (2006), 45–46, 136–37.

  2. 見羅素·納爾遜和溫蒂·納爾遜,「以色列民全力起」(全球青少年祈禱會,2018年6月3日),HopeofIsrael.ChurchofJesusChrist.org

  3. Bruce R. McConkie, “Come: Let Israel Build Zion,” Ensign, May 1977, 116–17.

  4. Russell M. Nelson, in Sarah Jane Weaver, “President Nelson Invites Us to Give Thanks,” Nov. 20, 2020, thechurchnews.com.

  5. 羅素·納爾遜,「聽祂說」,2020年5月,利阿賀拿,第88頁。

  6. 羅素·納爾遜和溫蒂·納爾遜,「以色列民全力起」,第4頁。

  7. 昆丁·柯克,「讓心在正義與合一中交織在一起」,2020年11月,利阿賀拿,第18,19頁。

  8. 亨利·艾寧,「錫安姊妹」,2020年11月,利阿賀拿,第69頁。

  9. 羅素·納爾遜,「聚集分散的以色列」,2006年11月,利阿賀拿,第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