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我們可以幫助他人感到被愛和被接納
2022年9月


「我們可以幫助他人感到被愛和被接納」,2022年9月,利阿賀拿

施助原則

我們可以幫助他人感到被愛和被接納

救主也曾被人拒絕;祂教導我們如何伸出援手。

圖像
割草機

莎莎是家庭支會裡的年輕單身姊妹,有時覺得不是那麼自在。她覺得很快樂、有成就感,但是跟支會其他成員在一起時,她覺得很格格不入,有點顯眼。就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她渴望獲得接納,有歸屬感。

多馬是支會裡一位年長的弟兄,被指派擔任她的弟兄施助者,有一天他和妻子一起來認識莎莎。話題轉到她的單身狀態時,場面有點尷尬。但是在談話當中,莎莎可以看得出來,多馬和妻子只是想了解她的情況,想知道可以如何幫助她。

後來,多馬說:「我注意到你的院子可能需要一點愛,我很樂意幫忙。」

莎莎的工作很忙,照顧院子不是她最優先的事,她也不喜歡做。她知道如何照顧院子,也知道自己做得到,但她還是覺得這件事很討厭。

多馬提的問題有時讓她覺得有點受傷,但是多馬提到自己曾在軍中服役,深知當丈夫不在時,妻子必須獨自承擔些什麼。莎莎明白,多馬只是在想辦法加深彼此之間的友誼,試著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融入她的生活,來尋找共同話題。

這種施助關係的雙方都學會彼此相愛、彼此接納,並且培養出親近、真誠的友誼。

還有,莎莎的草坪現在再好看不過了。

接納的完美典範

在舊約中,以賽亞預言,耶穌基督會確切知道格格不入是什麼滋味。祂曾受人排斥、被錯待,「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以賽亞書53:3)。因為祂有完全的愛,祂知道我們的感受,也知道如何救助我們(見阿爾瑪書7:12)。祂是完美的典範,讓我們知道能懷著愛心伸出援手,接納他人,不論他們的情況或外表如何。

要考慮的原則

你在想辦法幫助他人有歸屬感時,思考救主教導和奉行的這些原則:

  • 願意去認識還不認識的人(見馬太福音5:43-48)。

  • 只要不違反救主的教導,不要害怕結交不同信仰和不同生活方式的人(見馬可福音2:14-17路加福音7:38-50)。

  • 每個人都應該覺得,我們歡迎他們到教會(見尼腓三書18:22-32)。讓他們處在能學習救主的福音,並感受到祂的愛的地方時,任何人都會改變。

  • 救主知道我們需要什麼,部分原因是祂知道我們的感受(見阿爾瑪書7:11-12)。我們可以藉著努力了解他人的經驗,設身處地為人著想,來表達愛。

  • 救主花時間親自回應周遭之人的需求,即使已有預定行程,也會停下來照顧他人(見馬可福音5:22-43)。

我們能做什麼?

圖像
兩位婦女

不要因為任何差異,就不去認識你要施助的人,不論我們有何差異,都可以找到共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