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在傳教時認識我的曾曾祖父
2022年9月


僅提供電子版

在傳教時認識我的曾曾祖父

當我在歷史景點傳教時,聖靈的提示幫助我感覺與祖先很親近。

圖像
聖喬治地區的全景

薇樂莉·安德生攝

一個星期天早晨,我的收件匣收到一封來自FamilySearch的電子郵件,郵件裡談到我的曾曾祖父多馬·傑克遜·瑟斯頓。我得知他葬在美國猶他州聖喬治,是我擔任歷史景點傳教士的地方。我進一步探索自己的家譜樹,發現多馬在1880年,時年75歲搬到聖喬治,以便離猶他州聖喬治聖殿近一點。我也得知,在聖喬治第一批松木屋中,多馬建造了其中一間。由於我只知道多馬的名字,這些細節對我來說很新奇,我覺得既興奮又著迷。

隔天,我想去尋找他的墓碑。當天一大早,我說:「我們先到雅各·漢柏林之家(我服務的一個歷史景點)服務,之後再過去。」不久之後,我感受到聖靈的提醒,說:「現在就去。」

我在FamilySearch.org上看過多馬的墓碑照,我很驚訝墓碑一下子就找到了。站在墓碑旁時,我發現有位女士快速地走向我。就在祖先的墓碑前,我們發現彼此是遠房表親,我們擁抱彼此、笑著,然後一起拍照。我覺得自己受到聖靈的指引,特別是時間點上,能在剛相認的表親蘇珊離開墓園之前抵達。

我離開墓園,帶著興奮的期待心情,直接前往列在FamilySearch上的地址,也就是我曾曾祖父住過的地方。他的故居就佇立在那裡,距離他開始建造這棟屋子已經140年了。看到他的故居,我心裡突如其來一陣感動,感受到我對曾曾祖父的連結和對他的愛。

空地前立著一塊紀念碑,確認那是他蓋的屋子。當我在讀那塊紀念碑時,屋子的主人正好從車道開車出來。他停下車來,我說我是建造這棟屋子的人的玄孫女,那人親切地帶我參觀屋子,我因此得以看到並觸摸到,出生在1805年的曾曾祖父的故居。

圖像
從聖喬治大會堂的窗戶看到的窗外景緻

我走在起居室的原始松木地板上,望入原始的窗玻璃,步上古老的陡峭階梯到第二層樓,靜靜地想像著祖先在這屋裡的飲食起居和福音學習。如果我再晚個幾分鐘到達,就不會受邀進入多馬住過的故居。在我拜訪曾曾祖父的故居,並感覺彼此超乎想像的親近時,天父就在每個微小的細節裡。

我想到十二使徒定額組大衛·貝納長老的教導:「我們的渴望、忠信和服從會幫助我們在生活中邀請及辨識出主的慈悲。……當主的慈悲憐憫在這末後的日子鞏固和協助我們時,願我們每個人都有眼能看清楚,有耳能聽清楚。」1

就在這24小時內,我和曾曾祖父瑟斯頓連結在一起,知道了他的服從、犧牲和成就。FamilySearch是我得以認識他的源頭,但聖靈的低語將我與祖先傳承連結在一起。天父對我展現的愛鞏固了我,並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我知道這一連串的事件和那天的細微之處都是主的祝福。

註:

  1. 大衛·貝納,「主的慈悲憐憫」,2005年5月,利阿賀拿,第1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