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福音書:對救主的四部見證
2023年1月


僅提供電子版

福音書:對救主的四部見證

我們若仔細查閱四福音書的每一部,就會看到各具特色的觀點,都強調了關於耶穌基督的重要真理。

圖像
耶穌基督與祂的使徒坐在桌前

記念我,瓦特·雷恩繪;其他插圖皆由保羅·麥恩繪

福音一詞的意思是「好消息」,而這個好消息就是耶穌基督來到世上,完成了祂的救恩使命(見尼腓三書27:13-14)。新約四福音書描述了救主的生平和使命。

每部福音書最初都是單獨寫來為救主作見證的;我們若仔細查閱每一部見證,就會欣賞到各具特色的觀點,都強調了關於耶穌基督的重要真理。

圖像
一個人在卷軸上書寫,另一個人在旁觀看

馬可

他是誰?

相傳他是約翰·馬可,保羅的傳道同伴(見使徒行傳12:25)。

他的來源是什麼?

可能是彼得,他曾陪同彼得到羅馬,並寫下彼得對救主的回憶。1

他的福音書是在何時寫成的?

大約在西元65到70年之間(是新約四福音書中第一部寫成的)。

他的主要受眾是誰?

外邦讀者,可能是羅馬人。馬可為不熟悉耶穌語言和文化的讀者說明猶太習俗(見馬可福音7:1-4),他也提到羅馬習俗(見馬可福音6:4813:35)。

馬可並未從耶穌的誕生寫起,而是從祂的洗禮開始記載;神在那裡宣告耶穌是祂的愛子(見馬可福音1:11)。這種來自神的認可和神聖身分,是耶穌有權柄管治傷痛、疾病和敵對勢力的基礎。

總的來說,馬可強調,雖然耶穌遭到拒絕、誤解,並在十字架上受辱而死,但祂最終戰勝了一切。

耶穌展示自己的權柄時,經常會被祂的猶太同胞誤解(見馬可福音1:274:11-128:27-28),包括那些在祂家鄉拿撒勒的猶太人(見馬可福音6:1-4),還有一些親屬(見馬可福音3:21;亦見約翰福音7:5)。就連祂自己的門徒也未完全理解祂的使命範圍(見馬可福音4:36-41)。

然而,儘管有諸多對立和誤解,耶穌還是得勝了。祂在塵世傳道期間教導門徒,祂會從死裡復活(見馬可福音8:319:3110:34);在十字架旁,即便是羅馬的百夫長也宣告,耶穌確實是神的兒子(見馬可福音15:39);在墳墓邊,穿著白袍的使者證實耶穌復活了(見馬可福音16:5-6),許多證人也親眼目睹了復活的基督(見馬可福音16:9-14)。

我們可以從馬可福音學到什麼

有些人納悶為什麼有更多人不接受被釘十字架的彌賽亞,並努力要獲得或鞏固自己的見證;對於這些人,馬可福音提供了希望。從一開始,人們就誤解了耶穌基督;但那些耐心地保持忠誠並跟從救主的人,不論他們的種族或背景為何,都會得到保證,知道「這人真是神的兒子」(馬可福音15:39)。

圖像
在卷軸上書寫的男子

馬太將耶穌描寫為以色列預言的應驗者,也是神與祂人民同在的證據。

馬太

他是誰?

相傳他是馬太福音9:9中提到的稅吏。

他的來源是什麼?

他的福音書無論是其記載的故事,還是這些故事呈現的順序(一些故事例外),似乎多少都是依據馬可的福音書而寫的。

他的福音書是在何時寫成的?

大約在西元80到95年之間。

他的主要受眾是誰?

猶太讀者。與馬可不同的是,馬太覺得不需要為其讀者說明猶太人的觀念。這部福音書一開始便記載一份族譜,將耶穌與大衛王的家系和猶太聖約之父亞伯拉罕連結在一起(見馬太福音1:1-17)。不過,其中也有幾段經文,強調了外邦人的信心,以及他們會獲接納進入天國(見馬太福音1:2-68:5-1215:21-28),期待著救主在橄欖山上「使萬民作我的門徒」的指示(馬太福音28:19)。

馬太描寫耶穌應驗了以色列人有關彌賽亞將來自大衛王家系的預言。他也透過類比,將耶穌描寫為新摩西:祂從埃及出來(見馬太福音2:13-15),作過五次重要的講道2(如同摩西著作五部律法書一樣),並在山上賜下祂的新律法(見馬太福音5:1)。

馬太的福音書也將耶穌的來臨,描寫為神與祂人民同在的證據。施洗約翰在監裡時,曾派他的門徒去詢問耶穌,祂是不是「那將要來的」(見馬太福音11:2-3);耶穌回應,祂來是要醫治人們,並教導窮人福音(見馬太福音11:4-5)。

只有馬太的福音書記載了,天使認定耶穌的身分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馬太福音1:23;亦見以賽亞書7:14),以及復活的耶穌對門徒所說的最後話語:「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20)。

我們可以從馬太福音學到什麼

耶穌的角色展現了神的愛與祂的人民同在,馬太的福音書是這一點的重要見證。耶穌來到世上,應驗了從太初就制定好的計畫。在審判日之前,神先差遣祂的兒子來教導祂的人民,並醫治他們的身體和靈性。

圖像
在卷軸上書寫的男子

路加強調,耶穌是萬民的救主,而非只是選民或菁英的救主。

路加

他是誰?

他是一位醫生,也是保羅的傳道同伴(見歌羅西書4:14提摩太後書4:11腓利門書1:24)。

他的來源是什麼?

他所寫的內容取自於親眼看見者的陳述,和他人先前所寫的福音書,或許包括馬可的福音書(見路加福音1:1-3)。

他的福音書是在何時寫成的?

大約在西元80到90年之間,與本書的並行經文使徒行傳,一起完成(可將路加福音1:1-4使徒行傳1:1-3相對照)。

他的主要受眾是誰?

外邦讀者。馬太記載的耶穌族譜始於亞伯拉罕(見馬太福音1:2),但路加卻追溯到全人類之父亞當(見路加福音3:38)。與馬可相比,路加有時會修改對其非猶太讀者意義不大的參考資料,例如省略猶太宗教傳統、變更亞蘭文或希伯來文的名字或頭銜。

與其他福音書相比,路加福音更常提到忠信的婦女,她們有些人陪伴耶穌,並在屬世方面支援祂(見路加福音8:1-3)。他提到,其他婦女目睹了救主的死亡,並向使徒宣告耶穌已從死裡復活(見路加福音23:49,55-5624:1-10)。

路加強調,耶穌是萬民的救主,而非只是選民或菁英的救主。他也強調,救主的信息是透過聖靈的力量來傳達的。路加提到了那些被聖靈充滿,為救主作準備並預言的人(見路加福音1:15,35,41,672:25-27)。耶穌本人接受了聖靈,透過聖靈施助他人(見路加福音3:16,22),並宣告神願意將同樣的聖靈賜給祂的兒女(見路加福音12:10)。

只有路加記寫了主委派七十員去教導每個人福音的事(見路加福音10:1-12);這個主題在使徒行傳中延續,那時門徒將好消息從耶路撒冷傳到「地極」(使徒行傳1:8)。

我們可以從路加福音學到什麼

與其他福音書相比,路加福音更常表明,世界的救主以尊嚴和勇氣面對預立給祂的命運,好讓我們每個人,不論背景為何,都能體驗到祂的贖罪和復活所帶來的祝福。

圖像
在卷軸上書寫的男子

約翰

他是誰?

他是使徒約翰。許多早期的基督徒認為,約翰就是本福音書中提到的「耶穌所愛的」那位不知名的門徒(見約翰福音13:23);現代啟示也證實了此一身分(見尼腓三書28:6教義和聖約7:1)。

他的來源是什麼?

他親眼目睹的見證、施洗約翰的寫作(見教義和聖約93:6-16),以及協助約翰編纂本書的那些不知名的忠信門徒(見約翰福音21:24)。

他的福音書是在何時寫成的?

大約在西元90到110年之間。

他的主要受眾是誰?

所有的人。約翰的福音書邀請所有的人「信耶穌是基督」(約翰福音20:31),包括那些尚未相信的人,還有那些努力保持和鞏固自己對祂信心的門徒。

約翰福音在四福音書中是獨特的。在古代,它被稱為「屬靈的福音」,3因為它強調耶穌的神聖本質。本書開篇說道:「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約翰福音1:1)。但也強調:「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翰福音1:14)。

本福音書表明,許多人無法了解耶穌的教導,其中一個原因是,祂是「從上頭來的」,與「屬這世界的」人有著不同的永恆觀點(約翰福音8:23;亦見3:11-13,31)。仔細閱讀祂與別人的對話,就可以看出,耶穌如何運用這些互動來幫助人們提升眼界,並開始培養永恆的觀點。每當祂說話,祂都揭示神的話(見約翰福音8:4014:10,24);當祂行事,祂都執行神的旨意(見約翰福音4:345:306:38)。

我們可以從約翰福音學到什麼

約翰的福音書指出其目的:「凡接待〔耶穌〕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翰福音1:12),以及「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翰福音20:31)。因此,本福音書提醒所有讀者,讓耶穌來教導我們,如何用神永恆的觀點加深自己的理解,這一點有多重要。

結語

思考每部福音書如何強調耶穌傳道事工的不同層面,以及如何刻畫各自筆下的救主,可以讓我們藉此學到許多事情。每部福音書的作者都透過靈感,分享了自己對耶穌基督的獨特見證;若對這些見證加以了解,必能為我們個人的新約研讀和對世界救主的了解,增添一個能啟發人心的層面。

除了其他有力的主題,這些見證也分別教導我們:耶穌基督是救主,祂實現了對祂約民所作的應許(馬太);祂幫助我們度過逆境,期待永恆的勝利(馬可);祂的靈邀請我們懷著愛心,主動關懷所有的人(路加);以及祂指明了與神合一的道路(約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