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進修班
第39課:教義和聖約第33~34篇


第39課

教義和聖約第33~34篇

導言

主在1830年10月召喚以斯拉·泰爾和諾拉·史維去傳播福音。記錄在教義和聖約第33篇的這項啟示,包括這些人要如何教導福音的相關指示。不久之後,在教義和聖約第34篇的啟示中,主讚揚奧申·普瑞特的信心,並且也命令他去宣講福音。

教學建議

教義和聖約33:1-6

主召喚以斯拉·泰爾和諾拉·史維去傳播福音

在上課之前把以下詞句寫在白板上:號角、嘴巴、耳朵、已經準備好收割的田。(可能的話,展示這些東西的圖片。)在上課一開始,問以下的問題:

  • 這些事跟傳道事工有何關係?

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教義和聖約第33篇的背景,說明以斯拉·泰爾就住在老約瑟·斯密家附近,透過斯密家庭曾經在不同時期為他工作而逐漸認識斯密家庭的成員。1830年10月,以斯拉·泰爾和拋邁拉的另一位居民諾拉·史維受洗加入教會。之後不久,先知約瑟·斯密獲得對這兩個人的一項啟示,也就是現在的教義和聖約第33篇

請學生默讀教義和聖約33:1-2,找出哪些字詞與白板上的圖畫(或字詞)有關。(嘴巴的圖像會在本課稍後討論。)學生報告他們所找到的事情後,提出以下問題:

  • 你認為「……張開耳朵,聽……神的聲音」是指什麼意思?我們要如何向主表明我們已張開耳朵,會聽祂的聲音?

  • 你認為「用號角般的聲音」宣講福音是指什麼意義?

說明主經常用大家熟悉的東西,例如喇叭,當作象徵來教導祂的福音,並幫助我們了解永恆真理。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33:3。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主在這一則啟示中所用的其他象徵。

  • 你認為主的葡萄園代表什麼?(這世界。)

  • 主的葡萄園裡的工人可能代表誰?(主的教會的成員。)

  • 你認為「這是第十一個時辰」這句話是指什麼意思?(這是最後的福音期,也是在祂第二次來臨之前最後一次建立祂的國度。)

請學生默讀教義和聖約33:4,找出主如何描述1830年時世上的情況。

  • 這節經文中的哪些詞句讓你特別有感覺?為什麼?我們要如何增強自己抗拒世俗的敗壞影響?

將以下詞句寫在白板上:主已,並且

給學生一些時間來思考,主已經做了什麼或正在做什麼來增強他們的力量,抗拒世俗的敗壞。說明在教義和聖約33:5-6,主宣告祂所做的事和祂正在做的一件事,來增強我們的力量,抗拒世俗的敗壞。請一位學生讀出這幾節經文。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主所做和將會做的事,來增強我們的力量。

  • 根據這幾節經文,神已經做什麼事和將會做什麼事,來幫助我們增強力量,抗拒世俗的敗壞?(學生回答時,請一位學生在白板上句子的空白處填入答案。學生的答案應反映出以下這項原則:主已建立祂的教會,並且正在末世聚集祂的選民。

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這項真理,並感覺到其重要性,指派他們兩人一組,討論他們要如何回答以下的問題。你可以讀出這些問題、把它們寫在白板上,或作成講義分發。(括弧裡的答案不要寫出來)。

  1. 根據第6節,選民是誰?(相信神並傾聽祂聲音的人。)

  2. 想想這世界的敗壞,為什麼把主的選民聚集起來是很重要的?

  3. 你在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成員身份,如何增強你的力量,抗拒這世界的敗壞?

教義和聖約33:7-18

主給以斯拉·泰爾和諾拉·史維關於教導福音的指示

提到白板上嘴巴的圖畫(或嘴巴一詞)。請學生默讀教義和聖約33:7-10,找出主教導以斯拉·泰爾和諾拉·史維要做的事。請學生報告他們所學到的事情。

將以下不完整的句子寫在白板上:如果我們張開我們的口宣講福音,……

請學生運用他們從教義和聖約33:7-10所學到的事情,來完成這句話。你可以請一位學生到白板前,完成這項原則。可能會寫出以下的內容:如果我們張開我們的口宣講福音,主會啟發我們該說什麼。

  • 在哪些情況下我們可能不願意開口分享福音?

  • 你曾在何時決定要開口分享福音,並感受到受靈啟發知道該說些什麼?你曾在什麼時候看到別人分享福音,並感受到他們受靈啟發知道該說些什麼?

概述教義和聖約33:11-15,說明在這幾節中,主指示以斯拉·泰爾和諾拉·史維,要宣講福音的首要原則和教儀——即對耶穌基督的信心、悔改、洗禮以及聖靈的恩賜。

再次提到白板上所寫的原則。請學生思考除了張開我們的口,我們還需要做什麼,好讓我們在與人分享福音時,主能夠啟發我們知道該說怎麼。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33:16-18。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主賜給以斯拉和諾拉的明確忠告,幫助他們在擔任傳教士時知道該說什麼。

  • 主賜給以斯拉和諾拉什麼忠告,幫助他們知道在擔任傳教士時該說什麼?(可以考慮把學生的回答寫在白板上。)

  • 你認為主的忠告「把你們的燈整理好點起來,帶著油」(教約33:17),是指什麼意思?(在靈性上作好準備,並隨時準備好迎接耶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這節經文提到十個童女的比喻,可在馬太福音25:1-13教義和聖約45:56-57中找到。)

  • 主在這幾節經文中的忠告如何能幫助我們,準備好隨時隨地張開我們的口與人分享福音?

教義和聖約第34篇

主稱讚奧申·普瑞特的信心,並命令他宣講福音

請學生查看教義和聖約第34篇的前言,找出某人因別人開口分享福音而獲得祝福的例子。

  • 在這個例子中誰蒙受祝福?奧申·普瑞特受洗的時候幾歲?他如何學習關於福音的事?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34:1。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主如何提到奧申。請學生報告他們所發現的事情。然後請全班默讀教義和聖約34:2-3,找出主為何稱他為「我的兒子」。

  • 主為什麼稱奧申是祂的兒子?(因為奧申相信主。)

  • 根據教義和聖約34:3,主為「一切」相信祂的人做了什麼?(為了幫助學生了解這節經文裡的真理也適用於女性,不妨建議他們閱讀教義和聖約25:1。)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34:4-6。請學生跟著仔細看,找出主告訴奧申什麼能把更多祝福帶進他的生活。

  • 你認為為什麼我們教導別人認識福音時,我們「更有福」?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34:10-11。請學生跟著仔細看,找出賜給勤奮與人分享福音的人的祝福。

  • 哪些祝福會賜給勤奮教導福音的人?(學生回答時,你可以將以下原則寫在白板上:勤奮教導福音的人將藉著聖靈的力量勤奮教導。

  • 神應許給忠信的人什麼樣的祝福?(你也可以將這項原則寫在白板上:只要我們保持忠信,主會與我們同在。

  • 教義和聖約34:11裡的真理如何能在你沮喪的時候幫助你?

你可以分享你曾在何時因一直忠於主,而感受到主與你同在,來作總結。你也可以為本課所討論的真理作見證。

注釋及背景資料

教義和聖約第33篇。諾拉·史維

諾拉·史維於1830年10月,在紐約州拋邁拉,由帕雷·普瑞特施洗成為教會成員。他於1830年10月被指派去傳教(見教約第33篇)。他於1831年6月遷往俄亥俄州嘉德蘭,他在那裡被按立為長老;他在不久之後就離開教會,並試圖組織另一個教會,宣稱約瑟·斯密是假先知。

教義和聖約33:1。神的話生動而有力

主用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影像,來形容祂話語的力量。神的話是有力的,這個想法很容易瞭解,因為藉著祂的話,從天上的萬物到人的心都震動。在教義和聖約33:1中,生動一詞並不是表示快速的意思;它的意思是指生動或活潑的(see Bible Dictionary, “Quick”)。「比雙刃劍更銳利,可切開關節和骨髓、靈魂和靈」這句話生動地描述神的話語如何可以穿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亦見尼腓一書16:1-2)。

以斯拉·泰爾的歸信提供了一個榜樣,明說神的話是何等生動而有力。以斯拉·泰爾回憶道:

「海侖一開口講話,他的每一句話就觸動了我的靈魂深處。我認為每一句話都是對著我說的。神嚴厲責備我,我一動也不動坐在那裡。我無法控制自己,淚水滑落我的臉頰,我感到既驕傲又頑固。那裡有很多認識我的人,所以我不敢抬頭看。我一直坐著,直到情緒穩定之後,才敢抬頭看。他們唱了一些聖詩,使我充滿了聖靈。海侖說完的時候,他拿起一本書來,說:『這就是摩爾門經。』我說,讓我看一看。我接著打開這部書,我感受到一股震撼和莫大的喜悅,是筆墨和言語所無法描述的。我闔上這本書,說:這本書的價格多少?他回答說:『十四先令。』我說:『我要這本書。』我再度翻開它,我感受聖靈加倍的澆灌,以致於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身在這世界上。我覺得自己彷彿置身天堂。

「馬丁·哈里斯立刻跑來告訴我,這部書是真實的。我告訴他他不必告訴我,因為我和他一樣知道這部書是真實」(in Lyndon W. Cook, The Revelations of the Prophet Joseph Smith: A Historical and Biographical Commentary of the Doctrine and Covenants [1985], 47–48)。

教義和聖約33:9。你們背上必滿負禾捆

我們可以「背上滿負禾捆」,這句話是指什麼意思?這句話是指從田地收割的作物或禾捆。「滿負禾捆」是指大豐收。這是一句具有象徵意義的話,表示傳教有極大的成功。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大衛·貝納長老進一步解釋這個比喻的意義:

圖像
大衛·貝納長老

「在這則比喻裡,禾捆代表教會裡剛受洗的成員。穀倉則是聖殿。尼爾·麥士維長老解釋說:『很顯然地,我們受洗後,目光就應該從洗禮池望向神聖的聖殿。這些禾捆應該集中存放的大穀倉就是聖殿』(in John L. Hart, ‘Make Calling Focus of Your Mission,’ Church News, Sept. 17, 1994, 4)。這項教導闡明並強調神聖的聖殿教儀和聖約的重要——不讓這些禾捆給糟蹋了」(「光榮地擁有名譽和地位」,2009年5月,利阿賀拿,第97頁)。

教義和聖約34:1。奧申·普瑞特

奧申·普瑞特描述他在年輕時如何運用對耶穌基督的信心:

圖像
奧申·普瑞特長老

「從十歲到十九歲,我到國內各處旅行,經常遷移而居無定所;但是靠著神的恩典,我遠離了年輕人所接觸的許多惡事;父母在我幼年時灌輸在我腦海裡的道德和宗教觀念,一直在我身上;我常常感到極大的焦慮,要為未來的狀態作好準備,但是卻從來沒有真正懇切地開始尋求主,直到1829年的秋天。我那時開始非常熱切地祈禱,悔改每一種罪。在夜深寂靜的時刻,當其他人都躺在枕頭上安眠時,我經常退到隱密的地方,在無人的田野或孤獨的曠野,在主面前低下頭,懷著破碎的心和痛悔的靈祈求好幾個小時;這就是我的安慰和喜樂。我心中最大的願望,是主向我顯明祂對我的旨意」(in The Orson Pratt Journals, comp. Elden J. Watson [1975], 8–9)。

教義和聖約34:10。「提高你的聲音」

奧申·普瑞特服從記錄在教義和聖約34:10的主的命令,他提高自己的聲音分享福音。在獲得這項啟示不久後,奧申·普瑞特啟程前往紐約州考斯威爾傳教。幾年後在另一個傳道中,奧申「徒步將近4000英里,參加207場聚會,……為104人施洗,並組織了教會的幾個新分會」(Orson Pratt, “History of Orson Pratt,” Millennial Star, Feb. 4, 1865, 72)。在他一生的服務中,「他渡海十六次,從事救恩的傳道工作」(“Orson Pratt,” Contributor, Nov. 1881,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