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進修班
第121課:教會遷移到密蘇里州北部


第121課

教會遷移到密蘇里州北部

導言

1837年及1838年時,先知約瑟·斯密和其他領袖帶領教會度過艱困的時期。經濟危機、人性貪婪、互相指責,以及宗教迫害等問題,導致俄亥俄嘉德蘭和密蘇里州北部的聖徒有百分之10至15的人叛教,其中還包括教會中幾位重要的領袖。俄亥俄的忠信聖徒們開始往密蘇里州北部遷移,加入那裡的聖徒。本課能協助學生了解歷史事件並從中加以學習,讓他們對該時期所獲得的啟示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學建議

大叛教和遠西城

在叛教和迫害期間,忠信的聖徒搬到密蘇里州北部

上課之前,將以下的問題寫在白板上:困境與考驗是否能增強我們的信心,又或者導致我們喪失信心?你也可以在白板上畫一張地圖,顯示俄亥俄州嘉德蘭和密蘇里州北部其他屯墾區的位置。

圖像
俄亥俄州至密蘇里州的地圖

一上課,就請學生回答白板上的問題。學生分享完他們的看法後,說明在1837年及1838年時,一連串的考驗讓許多聖徒面臨到這個問題。說明在本課中,學生會學到這些艱難的事件,以及聖徒如何作出回應。請學生思考我們對考驗的反應怎樣能增強或削弱我們對耶穌基督的信心。

你也可以向學生說明,這個課程會協助他們在未來研讀教義和聖約第113~123篇時,了解這些啟示的歷史背景。

在地圖上指出密蘇里州。說明聖徒在1833年被迫離開密蘇里州傑克森郡時,鄰近的克雷郡居民大多以為他們只會在此暫時停留,因此熱情接待他們,提供他們住所。然而,聖徒在該地住了近三年之後,這些居民便開始向他們施壓,要他們搬離。

在地圖上指出俄亥俄州嘉德蘭。說明在1837年,即嘉德蘭聖殿奉獻後的隔年,聖徒歷經考驗,信心受到試煉。許多聖徒叛教,並且離開教會,包括了幾位重要的教會領袖。

將全班分成兩組,發給各組一份下列的歷史摘要。(如果班級規模大,你可以將學生分成四到六組,並分別發給各組一份摘要,這能讓更多學生參與討論。)請各組一起閱讀摘要,並討論在摘要最後的問題。在各組中指派一人帶領討論,並且協助該組寫出稍後要和全班分享的一項原則。

歷史摘要1——在嘉德蘭的叛教

1837年,俄亥俄嘉德蘭的聖徒遭遇到財務問題。為了幫助聖徒在財務上更加自立,約瑟·斯密和教會其他領袖建立了一個類似銀行的公司,稱為嘉德蘭安全協會。由於時值經濟大蕭條,全美許多銀行都紛紛倒閉。嘉德蘭安全協會也在1837年秋天倒閉。銀行的兩百名投資人幾乎失去一切,而約瑟·斯密損失最大。雖然嘉德蘭安全協會並非由教會出資成立,但有些聖徒仍認為它是教會銀行,或先知的銀行,因而為了他們的財務問題而責備約瑟·斯密。有些人甚至開始稱他為墮落的先知。雖然該銀行倒閉了,仍有許多損失金錢的人繼續保持忠信,忠於先知(見圓滿時代的教會歷史學生用本,〔教會教育機構課本,2003〕,第171-173頁)。

叛教與互相指責的風氣在許多聖徒之中蔓延開來。百翰·楊描述有一次,有些教會領袖和聖徒聚集起來,計劃要撤換約瑟·斯密,並指派新的先知:

圖像
百翰·楊會長

「有好幾位十二使徒、摩爾門經的證人,以及總會持有權柄人員在聖殿樓上的房間召開議會。他們討論的議題是查明如何罷免先知約瑟,並且指派大衛·惠特茂擔任教會總會會長。……我站起來,用一種清楚有力的方式告訴他們,約瑟是先知;我知道他是,而且就算他們再怎麼咒罵他、詆譭他,也不能撤除他身為神的先知的身份,卻只會使自己喪失權柄、切斷自己與先知和神相連的線,陷自己於地獄中」(參閱總會會長的教訓:百翰·楊〔1997〕,第81頁)。

到1838年6月為止,大約有兩、三百名叛教者離開教會,其中包括四位使徒、摩爾門經的三位證人和一位總會會長團成員(見圓滿時代的教會歷史,第177頁)。但是大部分聖徒仍懷著信心回應此一時期的試驗,就像百翰·楊一樣。主增加了他們的力量,他們始終忠於自己的見證。有些在此一叛教時期離開教會的人後來回來了,要求再次加入主的教會。他們當中有奧利佛·考德里、馬丁·哈里斯、路加·詹森及菲德克·威廉。

在這次嘉德蘭的爭鬥中,有幾位叛教者企圖殺害約瑟·斯密。他和西德尼·雷格登受到主的警告後,於1838年1月12日夜裡離開了。他們的敵人追趕了他們幾天,但主保護了他們。他們和家人於1838年3月14日抵達密蘇里州遠西城。

在小組中討論下列問題:

  • 我們可從這些歷史事件中學到哪些原則?

  • 在這樣互相指責的時刻,你會怎麼做以繼續忠於先知?

  • 你曾否有懷著信心面對考驗,因而增強了你對救主的信心的經驗嗎?

  • 跟隨先知曾在哪些方面帶給你靈性上的保護?

歷史摘要2——密蘇里州北部的領導人

1836年的夏天,密蘇里州克雷郡的居民向聖徒施壓,要他們另覓一個更永久的家園,密蘇里州支聯會會長團的兩位諮理約翰·惠特茂和威廉·斐普使用教會的經費購買了密蘇里州北部一處人稱遠西城的土地。然而,他們將土地分賣給前來定居的聖徒時,卻暗地抬高價格,從中賺取些微的利潤歸為己有。此行徑和其他犯行觸怒了密蘇里州的高級諮議會,他們解除了支聯會會長團的職位。

約瑟·斯密支持諮議會的決定,威廉·斐普因此感到不悅。1838年11月,斐普弟兄簽署了一份不利於先知的法庭證詞。這份證詞使約瑟·斯密和其他人遭到逮捕,在冬天時被關進利伯地監獄。此後不久,斐普弟兄被教會開除教籍。

約瑟·斯密和跟隨他的人在獄中痛苦萬分,除了不人道的牢獄生活之外,得知聖徒們被驅離家園,並遭受種種虐待的消息更讓他們痛苦不已。州長放任密蘇里州暴民搗毀財產,殺害人命,有17人在雅各·豪恩的磨坊遭到屠殺。

威廉·斐普因自己的行為內心飽受煎熬,一年後,他寫了一封信給約瑟·斯密請求寬恕。先知回信寫道:

圖像
先知約瑟·斯密

「你的行為的確讓我們受了不少折磨。……

「然而,這苦杯已飲盡,我們天父的旨意已成全,我們也都還活著,這都要感謝主。……

「我相信你是真心認罪,誠心悔改的,我很高興能再次接納你回教會,如同慶幸浪子回頭一般。……

「『來吧,親愛的弟兄,爭戰既已過去,

我們最初是朋友,最後還是朋友』」(in History of the Church, 4:163, 164)。

在小組中討論下列問題:

  • 要原諒背叛你或讓你受苦的朋友為何很難?

  • 我們可以從約瑟·斯密的榜樣中學到什麼原則?

  • 我們可以從這個經驗學到哪些教訓?

各組有時間閱讀和討論歷史摘要後,請他們向全班講述所學到的歷史和他們所找出的原則。當他們教導時,請他們把原則寫在白板上。這些原則可以包括下列內容:若我們選擇懷抱著信心而非疑惑來面對考驗,我們的見證就會增強;若我們支持先知並跟隨他的忠告,就會獲得靈性上的安全,使我們與神相連(見歷史摘要1)。若我們寬恕他人,主就能修復我們與人的關係(見歷史摘要2)。

當學生找出原則時,提出後續問題來幫助他們了解並感受到這些真理的重要性。這些問題可以是:

  • 為什麼記住這項原則對我們非常重要?

  • 你會如何向朋友說明這項真理?

  • 你何時曾經歷或看到這項原則的實例?

為了幫助學生應用他們所學到的真理,請他們選擇一、兩項各組所找出的原則。然後請他們在自己的隨堂筆記或經文研讀日記中寫出對以下問題的回答:

  • 今天學習到這些教義或原則後,我的行為要有什麼樣的改變?

導致聖徒被逐出密蘇里州北部的事件

問學生,曾否見過有人因某位教會成員所作的決定,而對教會產生負面的觀感?有的話舉手表示。(不要請他們分享他們的經驗。)你也可以請學生思考自己的行為舉止就他人對教會的觀感有何影響。

  • 為什麼思考個人的言行舉止如何反映教會,對我們而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說明在1838年,某些教會成員的言行舉止加深了密蘇里州居民對後期聖徒的負面觀感。把下列歷史摘要發給每位學生,並請一位學生讀出來。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聖徒的哪些言行舉止損害了教會與成員的形像,可考慮請這位學生每讀出一段後便停頓一下。在每次停頓時,問學生以下的問題:

  • 一些聖徒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而導致了對教會的負面反應?

在1837年和1838年,在遠西城聖徒之間,有些被開除教籍、心生不滿的教會成員,開始對教會和其領袖提出法律訴訟來煩擾教會。有些聖徒開始對這些反對者失去耐性。1838年6月,西德尼·雷格登發表了一篇措辭強烈的演說,稱為「鹽的講道」。他引用馬太福音5:13說,鹽若失了味,就沒有用處,應該丟在外面;暗指應將脫離教會的人從聖徒中逐出。此外,84位教會成員聯名簽署了一份文件,命令叛教者離開該郡。兩週後的7月4日,西德尼·雷格登在演講時宣稱,聖徒即使要發動「殊死戰」,也要保衛自己。雖然這兩篇演講似乎都違反了主的這項指示:「謀求和平」(教約105:38),但這兩篇演講卻都出版了,並在非後期聖徒的人之間引起極大的警戒(見圓滿時代的教會歷史,第191-192頁)。

1838年8月6日,一群聖徒在密蘇里州加拉亭要進行投票時,遭到一群密蘇里州居民推擠,一位當地居民擊打了一位聖徒。聖徒奮力抵抗,雙方都有人受傷。這個事件引起了進一步的衝突、威脅,而且後期聖徒與密蘇里州鄰里之間的誤會也因此加深。

在此時期,有位名叫山普森·奧瓦的歸信者和他的同黨用祕密誓言成立了一個稱為但支派的劫掠團體。奧瓦指示他們劫掠搶奪密蘇里州居民,說這樣是在協助建立神國。奧瓦說服了其同黨,使他們相信他的這項指示來自於總會會長團。後來真相大白,奧瓦被開除了教籍。奧瓦的行動對教會的形象造成巨大損傷,間接促使先知被囚禁到利伯地監獄。

1838年10月,教會某些成員和密蘇里州民兵發生戰爭,雙方都有些人喪生。針對該次戰爭所作的誇大報導傳到了密蘇里州州長里本·包格耳中,因而發出一道所謂的撲滅令,說:「摩爾門應被視為敵人,如有必要,即應殲滅或逐出本州,以維公眾利益」(quoted in History of the Church, 3:175)。不久,遠西城即被一支數量五倍於聖徒部隊的民兵包圍。約瑟·斯密和教會其他領袖當時被囚禁在利伯地監獄,度過了整個冬天。其餘聖徒則被迫離開該州。

  • 認識到教會成員的行為導致了聖徒所遭受的某些迫害,為什麼對我們很重要?

  • 關於我們自身的言行舉止會如何影響他人,我們可以從這些事件中學到什麼事?(學生回答時,強調以下原則:我們的言行舉止就他人對耶穌基督教會的看法會有影響。你可以請學生讀阿爾瑪書39:11。)

他們曾否看過某人的言行舉止讓其他人對教會產生正面的觀感?邀請幾位學生分享經驗。

結束時,再次提到你上課前寫在白板上的問題。邀請學生分享,關於對挑戰和考驗的反應怎樣能增強或削弱我們對耶穌基督的信心,他們今日學到了什麼。分享你的見證:困難的時刻繼續忠於福音會帶來力量。

注釋及背景資料

對於嘉德蘭叛教時期的描述

1837年期間,一股黑暗的氛圍,使得某些俄亥俄州嘉德蘭的教會成員蒙受苦難。

「此刻,對土地和各類財產的投機心態,風行全國,亦深植在教會中。這股心態所結的果子,妄疑、互相指責、不合、紛爭和叛教迅速接連而來,彷彿大地和地獄的所有力量,把影響力都結合起來,以特別的方式想要立刻推翻教會,使其終結」(History of the Church, 2:487)。

日後擔任慈助會第二任會長的伊莉莎·舒,當時住在嘉德蘭,描述了這段時期的嘉德蘭:

圖像
伊莉莎·舒

「許多一度謙卑且忠信地履行每項職責的人——他們曾經準備好為每項聖職召喚赴湯蹈火,態度變得傲慢、自高且自大。當聖徒陶醉於俗世的氣氛之中,主的靈自他們心中隱退,他們對保有正直心腸的人充滿驕傲和怨懟之情」(Biography and Family Record of Lorenzo Snow [1884], 20)。

百翰·楊描述了教會在1837年期間的氛圍,以及他捍衛先知約瑟·斯密所付出的努力:

圖像
百翰·楊會長

「此刻,許多十二使徒懷抱投機心態、內心不滿和叛教,此風也穿透教會所有的定額組,極為廣泛盛行;想要清楚地看見所應追求的道路,對任何人來說都不容易。

「……危機當前,大地和地獄似乎聯合起來想要推翻先知和神的教會。許多在教會中最堅強的人,雙膝動搖。

「在這段黑暗勢力猖獗的期間,我力挺約瑟,我用神所賜的一切智慧與能力,傾盡全副精神來支持神的僕人,整合教會的各個定額組」(Manuscript History of Brigham Young 1801–1844, ed. Elden Jay Watson [1968], 15, 16–17)。

導致嘉德蘭財務問題的因素

1837年,在嘉德蘭的某些教會成員,甚至一些重要的教會領袖,心被貪婪緊緊抓住。當時金幣、銀幣稀少,人們使用該區域若干銀行所發行的紙鈔。為了幫助聖徒在財務上更加自立,約瑟·斯密和教會其他領袖建立了一個類似銀行的公司,稱為嘉德蘭安全協會,許多聖徒買了這家新銀行的股金。該公司開業的幾個月內,面臨財務危機,即後來被稱為1837年的經濟恐慌,開始自紐約市向西蔓延,導致上百家銀行紛紛倒閉,也包括了嘉德蘭安全協會。

其他因素則要歸咎於嘉德蘭安全協會的不穩定。很多其他家的銀行拒絕承認安全協會的鈔票為合法的貨幣,反摩爾門報紙說那些紙鈔一文不值。再者,安全協會的資金主要是土地;然而土地並不是正幣,即像金銀等幣,無法大量供應紙鈔。教會敵人在取得足夠的紙鈔後,突然開始到銀行去擠兌。第一批鈔票發行了幾個星期後,安全協會迫不得已暫時止付金銀給顧客。結果約瑟·斯密及西德尼·雷格登因被控違反俄亥俄銀行法而送審。約瑟和西德尼各被處以罰金1000美元。

約瑟·斯密盡其所能地說服投資人投資更多基金來維持銀行的營運,可是他最後將銀行的運作交給他人處理。這樣一來反而沒有解決問題。管理者經驗不足,又不誠實,使得銀行更加不穩定。華倫·裴利西是銀行的收銀員,也是約瑟個人的抄寫員,盜款超過20,000美元。

嘉德蘭的投機熱潮愈來愈旺盛也使得教會的經濟問題更形嚴重。很多人向銀行借貸購買土地,再轉手獲取盈利。

到了1837年秋天,嘉德蘭安全協會不得不關閉。上百名銀行投資人幾乎損失了投資的一切,而約瑟·斯密的損失比任何人都慘重。由於有些聖徒仍認為它是教會銀行,或先知的銀行,因而為了他們的財務問題而責備約瑟·斯密,甚至開始稱他為墮落的先知。但仍有許多損失金錢的人繼續保持忠信,忠於先知(見圓滿時代的教會歷史學生用本,〔教會教育機構課本,2003〕,第171-1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