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進修班
第131課:教義和聖約124:1-21


第131課

教義和聖約124:1-21

導言

1841年1月19日,先知約瑟·斯密獲得教義和聖約第124篇中所記錄的啟示,這時聖徒已經在伊利諾納府待了將近兩年。聖徒在經歷過迫害與苦難後,現在終於有一處地方可以平安落腳,他們聚在一起合力建造一個城市。約瑟·斯密在納府獲得的啟示裡,第一個被收錄於標準經文的就是教義和聖約第124篇。本篇將分為三堂課教導。本課討論第1-21節。在這幾節經文中,主命令要向世上的統治者發出一份文告,其內容與福音的復興和納府的錫安支聯會有關。祂也讚美教會早期的領袖,並給予他們忠告。

教學建議

教義和聖約124:1-14

主命令要向世上的統治者發出一份福音的文告

強壯這個詞寫在白板上。問學生,按照世俗的標準,什麼樣的人通常會被認為很強壯。學生回答時,將他們的答案寫在白板上的強壯下方。將軟弱這個詞寫在白板上。問學生,按照世俗的標準,哪些特質通常會被聯想成軟弱。

  • 這個世界會在哪些方面,試圖要讓男女青年在屬世的標準下覺得自己很軟弱?

請學生默讀教義和聖約124:1,找出主把誰描述成軟弱的。請學生報告他們所發現的事情。

  • 蒙召復興福音的約瑟·斯密在哪些方面可能是軟弱的?根據第1節,主為什麼要召喚軟弱的人來做祂的事工?(學生回答時,把類似下列的原則寫在白板上,藉以概述他們的答案:主藉地上軟弱的事物來顯示祂的智慧。

  • 主在哪些方面透過先知約瑟·斯密來顯示祂的智慧?

  • 主如何增強約瑟·斯密的能力?

請學生舉出還是青少年的他們可能會接受到的某些召喚或指派任務。(答案可能包括家庭教師、班級或定額組的會長團成員、傳教士、在聖餐聚會中演講,或和支分會中的某個人交誼。)

提及寫在白板上的原則,並問下列問題:

  • 在我們接受各項召喚及教會中的指派服務時,記住這項真理可以如何幫助我們?

  • 有人雖然在世人眼中被視為軟弱,但你曾如何因為他們忠信為主服務而蒙福?

提醒學生,1838年到1839年的那個冬天,聖徒逃離密蘇里州,到伊利諾州的密西西比河附近落腳。聖徒開始在那裡建設納府市。聖徒在經歷過迫害與許多苦難後,終於有一處地方可以平安落腳,他們聚在一起合力建造一個城市。1840年12月,伊利諾州立法機構授予納府市許可,允許聖徒組織地方政府、設立大學,甚至組織當地的民兵。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24:2-3。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在聖徒定居納府後,主想要約瑟·斯密現在做什麼事。(你可能需要說明,第2節中的這個支聯會一詞指的是納府。)

  • 主召喚約瑟·斯密去做什麼?(向世上的統治者發出福音的文告。)

請學生花幾分鐘的時間,在自己的隨堂筆記或經文研讀日記中,寫下他們會在向世上的統治者發出的福音文告中包含哪些內容。為了協助學生,你可以請他們沉思自己所知道的福音真理,並建議他們的文告中要包含對那些真理的見證。幾分鐘以後,邀請幾位學生和全班分享他們寫的內容。

請學生舉出我們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來與他人分享福音。(例子可能包括:透過社群媒體分享,在摩爾門經裡寫下見證然後送給朋友,邀請某人來教會或參加福音進修班。)在白板上列出學生的答案。

  • 在你與他人分享福音的方法中,哪些是最有成效的?

將下列兩個標題寫在白板上:如何?為何?

請學生默讀教義和聖約124:4-8。請一半的班員找出主希望文告要怎麼寫,並請另一半的班員找出主為何希望要寫這樣的文告。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研讀這些經文後,請幾個人到白板上,在適當的標題下寫出他們所發現的事情。

請學生從第4節中,找出教導主希望我們如何與他人分享福音的原則。(學生可能使用不同的措辭,但他們應找出像是以下的原則:我們要溫柔地藉聖靈的能力宣講福音。

  • 你認為,溫柔地宣講福音是什麼意思?你認為,藉聖靈的能力宣講福音是什麼意思?

  • 提及列在白板上的分享福音的方法。你要如何運用這些方法,溫柔地藉聖靈的能力分享福音?

請學生默讀教義和聖約124:9,找出主說祂在聖徒宣講福音時會做的事。

請學生在第9節中,找出關於主會為聽福音之人做些什麼的教義。學生可能使用不同的措辭,但他們應找出類似以下的真理:主會軟化聆聽福音之人的心。

  • 這項教義,和我們應當如何溫柔地藉聖靈的能力分享福音的真理,有何關聯?

概述教義和聖約124:10-14,說明主說聖徒向世上的統治者宣講福音時,祂會召喚他們對聖徒提供援助。此外,主命令羅伯特·湯普森要幫助約瑟·斯密寫下福音的文告。

說明雖然獲得記載於教義和聖約第124篇的啟示後不久,撰寫這份文告的事工便已展開,但由於許多因素的阻礙,使其在數年之後才得以完成和公布。羅伯特·湯普森於撰寫開始後的七個月後去世。他的死亡、奉獻時間建造納府聖殿和其他的職責義務,讓先知約瑟·斯密在過世前都無法完成此份文告。此文告最後由帕雷·普瑞特完成,並於1845年4月6日,在紐約市以傳單發行,並於1845年10月22日在Millennial Star上刊行(見泰福·彭蓀,「給世人的信息」,1976年2月,聖徒之聲,第8-10頁)。

教義和聖約124:15-21

主給予納府的教會領袖指示

請學生想一想有人給他們真誠讚美的經驗。請幾位學生分享他們的經驗,以及為什麼這些讚美對他們深具意義。

說明主在這項啟示談到幾位人士,並讚揚他們,指出他們的長處與貢獻。請學生靜靜查考教義和聖約124:15-20,找出主對這些人說了什麼。你可以建議學生將他們認為重要的詞句劃記下來。給予充分的時間後,請學生轉而面向一位同伴,分享他們所發現的事,包括哪些陳述令他們印象深刻,以及為什麼。

你可以指出教義和聖約124:19中,主宣告三位剛過世不久的忠信男子(大衛·裴坦、愛德華·裴垂治和先知的父親老約瑟·斯密),已經被接到主的面前。

請學生複習主在教義和聖約124:15,20對海侖·斯密和喬治·密勒說的話。

  • 主對正直的人有何感受?(學生可能使用不同的措辭,但他們應找出以下的原則:主喜愛且信任那些心地正直的人。你可以建議學生將第15節第20節中教導這項原則的字句劃記下來。)

  • 你會如何定義心地正直?

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十二使徒定額組約瑟·胡適令長老的話:

圖像
約瑟·胡適令長老

「對我而言,正直就是不管結果如何,依義而行,樂於行善;不只是行為正義而已,更重要的是靈魂深處真正渴望追求正義。一個正直的人值得別人的信賴,絕不動歪腦筋,不違背誓約」(參閱「正直」,1990年7月,聖徒之聲,第31頁)。

  • 根據胡適令長老的定義,你認為,主為什麼喜愛那些心地正直的人?

請學生沉思自己的生活在哪個方面可以更加正直。鼓勵他們在該方面訂立增進個人正直的目標。

結束時,分享你對今天學生學到的各項真理的見證。

注釋及背景資料

教義和聖約124:2-3。「嚴正文告……向……所有國家發出」

1975年,泰福·彭蓀會長正擔任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會長。他代表十二使徒定額組的總會弟兄們,再次重申1845年的使徒為回應教義和聖約124:2-3裡的命令所撰寫的文告信息(見泰福·彭蓀,「給世人的信息」,1976年2月,聖徒之聲,第8-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