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進修班
第150課:手推車先驅者,1856-1860


第150課

手推車先驅者,1856-1860

導言

於1847年抵達鹽湖谷的聖徒開始工作,為將來的移民開發農業和其他資源。1851年9月,百翰·楊和他在總會會長團的兩位諮理再次呼籲住在愛阿華和世界各地的聖徒聚集到鹽湖谷。許多後期聖徒為了響應楊會長的呼籲而付出重大的犧牲。十二使徒的成員奉派督導移民遷徙一事,而在1852年,踏上前往鹽湖谷的旅途的聖徒比其他年都多。此外,還有許多聖徒在1856年到1860年間,隨著手推車隊前往鹽湖谷。

教學建議

聖徒服從了聚集到鹽湖谷的忠告

請學生想像一下自己被要求推著手推車步行1,300英里(約2,090公里),而且只能攜帶17磅(約7.7公斤)的個人物品。問班上的人,誰會願意自願步上這趟旅程。

向學生出示手推車的圖片或在白板上畫出附圖。說明在1856年,由於財務困難,百翰·楊會長提議要移民捨棄篷車,改用手推車。手推車便宜很多,會讓更多聖徒得以移民。1856年到1860年間,將近3,000名聖徒選擇西遷,越過美國大平原到猶他,用手推車運送他們的個人物品。大部分的手推車隊裝備了補給品、個人物品,和一些食物,從愛阿華州的愛阿華市走到猶他州鹽湖城。最後三隊則是從內布拉斯加州的佛羅倫斯啟程。

圖像
地圖,手推車路線
圖像
手推車

展示一個箱子或桶子,其中裝了約17磅(約7.7公斤)的物品。請幾位學生提起這些東西。說明手推車隊中的成人只可以帶17磅的個人物品,每位兒童則可以帶10磅(約4.5公斤)的物品。個人物品包括衣物和其他物品。每個人的個人物品都要秤重,超過重量限制的部分就要丟棄。

  •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手推車先驅者,你會選擇帶哪些物品?為什麼?

  • 你認為聖徒為什麼願意為了去猶他而犧牲這麼多?

雖然旅程非常艱辛,但是1856年至1860年間的10批手推車隊中仍有8隊成功走完旅程。不過在1856年,第四和第五批手推車隊較晚才出發,遭到了嚴酷的考驗。他們是由雅各·威利帶領的威利手推車隊,以及由愛德華·馬丁帶領的馬丁手推車隊。車隊從愛阿華州出發西行,跋涉1,000英里(約1,600公里)後,已經幾乎沒有食物和物資,情況變得危急。10月的時候,這兩個車隊都在懷俄明的高原上遇到強烈的冬季暴風雪,使他們無法前進。這群聖徒在酷寒和雪地中受盡折磨。(可考慮展示推手推車先驅者的圖片,例如先驅者手推車隊接近鹽湖谷〔福音畫冊(2009),編號102;亦見LDS.org〕。)

圖像
先驅者手推車隊接近鹽湖谷

可能的話,複印以下故事給學生;這是亞倫·傑克森和伊利莎白·傑克森的故事。說明傑克森家庭當時與馬丁手推車隊同行,他們行進的進度通常比威利車隊落後100英里(約160公里)。請一位學生讀出這個故事。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亞倫和伊莉莎白信心的明證。

1856年10月19日,馬丁手推車隊的成員得在冬季暴風雪中橫渡一條很寬的河。許多手推車隊的成員,包括亞倫·傑克森在內,都非常虛弱且病重,橫渡這條河讓他們付出了可怕的代價。伊利莎白·傑克森描述幾天後發生在她丈夫身上的事:

「我大概在九點的時候休息。……我睡著了,直到我覺得應該是午夜的時候。我當時覺得非常冷。嚴寒刺骨。我仔細聽想知道我丈夫是否有呼吸——他躺著一動也不動。我聽不到他的聲音。我緊張起來。我將手放在他的身體上,發現自己最害怕的事真的發生了。我的丈夫死了。……我呼求帳篷中其他人的協助。他們幫不上忙。……天亮時,手推車隊中的一些男人為他的遺體做埋葬的準備。……他們用一條毯子將他包起來,將他與其他13位死去的人放在一堆,然後用雪把他埋起來。……

「我不想描述喪夫守寡、帶著三個孩子、經歷艱難困境,是什麼樣的感覺。我做不到。但我相信記錄的天使已在天上的檔案中作了紀錄,我因福音的緣故受的苦會被聖化,而對我有益處」(Leaves from the Life of Elizabeth Horrocks Jackson Kingsford [1908], 6–7; see also history.lds.org)。

  • 伊利莎白說,她為福音所受的苦,會對她有什麼影響?你認為「會被聖化,而對我有益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她的痛苦會成為神聖,並對她有益處。)

  • 如果我們需要耐心地為福音受苦,會發生什麼事?(將以下原則寫在白板上:如果我們耐心地為福音受苦,我們就會被聖化,對我們有益處〔見教約122:7尼腓二書2:2〕。)

  • 雖然你沒有像伊利莎白·傑克森一樣受苦,但你可能在哪些方面因福音而受苦?你會如何因為這些經驗而蒙福?

說明亞倫·傑克森去世後的幾天裡,馬丁手推車隊前進了約10英里(大約16公里)。這段期間很多人過世。在這段旅程的某一晚,沒有一個人有力氣搭建帳篷。伊利莎白·傑克森坐在一塊石頭上,一個孩子坐在她的腿上,另外兩個孩子則坐在她兩側。她就這樣坐著,直到隔天早晨。伊利莎白變得很氣餒。然後,在10月27日的晚上,一個經驗讓她獲得獲救的希望。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的記事,並請全班仔細聆聽伊利莎白在夢中得知的事。

「不難想像,在這種逆境之下,我變得意志消沉。我遠離故鄉六、七千英里,身處在荒涼、險峻的山區,窮困潦倒,地上積雪,河水結冰,我帶著三個失去父親的孩子,身上幾乎沒有什麼東西來保護他們躲避無情的暴風雪。10月27日那天,我晚上睡覺的時候,獲得了一項令人震驚的啟示。在夢中,我的丈夫站在我身旁說——『放心吧,伊利莎白,拯救近了』」(Leaves from the Life of Elizabeth Horrocks Jackson Kingsford, 8; see also history.lds.org)。

告訴學生,當第一批從鹽湖城出發的救援者於隔天抵達馬丁手推車隊所在地時,伊利莎白的夢便實現了。

說明在1856年10月4日,當冬季暴風雪襲擊手推車隊前幾週,旅者向百翰·楊會長報告,先驅者車隊還在幾百英里以外的平原上。隔天,在一場星期天的聚會中,百翰·楊提出要拯救這些手推車先驅者。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他的演說節錄。請全班仔細聆聽,找出楊會長教導聖徒哪一項原則。(可能的話,複印一份這段話給學生,讓他們可以跟著看。)

圖像
百翰·楊會長

「我們有許多弟兄姊妹正在那大平原上推著手推車,或許有許多人目前離這裡有七百多英里遠〔大約1,100公里〕;我們勢必要把他們帶來這裡,務必要送救援物資給他們。……

「這就是我的宗教信仰,我心中的聖靈是這麼指示的,要去拯救這些人。……這就是我現在要尋求的救恩,去拯救那些我們如不協助,就很快會死去或遭受極端折磨的弟兄們。

「今天我就要召集所有的主教,不要等到明天,更不能等到後天;我需要60對上好的驢子和12至15輛篷車。……除了負責驢馬隊的人之外,還要12噸的麵粉及40名駕篷車的好手。……

「我要告訴你們,除非你們能夠執行我此刻所教導的原則,否則你們的信心、宗教及信仰宣言,都無法在神的高榮國度裡拯救你們任何一個靈魂。現在去把那些草原上的人帶回來」(“Remarks,” Deseret News, Oct. 15, 1856, 252)。

  • 百翰·楊會長教導了聖徒們什麼?(學生可能找出各種不同的原則,但要確定他們了解身為耶穌基督的門徒,我們要幫助有需要的人。

說明許多男女回應了這項呼籲,在楊會長講道完兩天內,弟兄駕著載滿了物資的篷車離開,前往尋找這些移民。

  • 這項救援工作對鹽湖谷的聖徒來說,為什麼是一項犧牲?

  • 我們可以付出哪些犧牲來幫助有屬世物質需求的人?

  • 我們可以付出哪些犧牲來幫助有屬靈需求的人?

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戈登·興格萊會長所說的話。請全班仔細聆聽,找出更多我們可以協助貧困者的方式。

圖像
戈登·興格萊會長

「我很感激,今日我們之中沒有任何人受困於懷俄明的高原。但我也知道,我們之中仍有很多人需要幫助,值得救助。身為主耶穌基督的門徒,救人成了我們一生的使命。世上到處都有無家可歸、三餐不繼或貧困的人。他們的困境擺在我們眼前。我們做了不少,但我們還要更努力,幫助那些在生死邊緣掙扎的人。

「我們可以伸出手來,幫助那些深陷色情、不道德及毒品泥沼中的人。許多人毒癮已深,無力主宰自己的命運,他們的情況很悲慘,岌岌可危;他們急需援助,他們還可能回頭。……

「今天需要我們關心的,不再是懷俄明高原上的那些人,而是我們周圍許許多多的人,他們就在我們的家中,我們的支會、支聯會,我們的鄰居和我們的社區裡」(「拯救的使命」,1992年1月,聖徒之聲,第55頁)。

  • 你曾在何時看到某人幫助在屬靈或屬世上有需要的人?他們怎麼幫助他人?

請學生沉思與祈禱,以便知道他們可以如何幫助別人。你也可以給他們一點時間,把自己的想法寫在隨堂筆記或經文研讀日記中。

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我們在考驗中忠信持守時會獲得祝福,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的記事:

1856年,法蘭西·韋伯斯特和貝絲·韋伯斯特本來有足夠的錢能坐篷車前往猶他州,但他們將錢捐給幫助聖徒遷徙去猶他的基金(永久移民基金)。他們的捐贈讓另外9個人得以用手推車上路。法蘭西和當時正懷孕的貝絲跟著馬丁手推車隊一同前往鹽湖城,並且與車隊中其他的人一同受苦。

幾年後,韋伯斯特弟兄在某次主日學課程中,聽到了一些教會成員因為手推車事件的悲劇批評教會領袖。他無法坐視不管,於是他站起來發言,為身在馬丁手推車隊中的祝福作見證。請一位學生讀出法蘭西·韋伯斯特的見證,然後請學生找出在手推車隊中受苦的人在哪一方面蒙受祝福。

「請你不要再這樣批評了,你對所談論的這些事一無所知。冷酷的史實在這裡沒有多大意義,因為這些資料無法貼切說明其中牽涉到的種種問題。在歲末冬寒的時候派出手推車隊錯了嗎?是錯了。但我和我太太都在隊伍裡。……我們所吃的苦遠超過你所能想像的,而且有很多人飢寒交迫而死。但是你有聽過這隊伍的生還者說過一句批評的話嗎?……

「我好多次回頭看是誰在推我的車,卻看不到人影。我立刻知道是神的天使在那裡。

「我後悔選擇拉手推車到這裡嗎?不,我在當時或在那之後都不曾有一刻覺得後悔。我們付出這樣的代價來認識神是一個榮幸,我很感謝有這個榮幸和馬丁手推車隊一起來到錫安」(in William R. Palmer, “Pioneers of Southern Utah,” The Instructor, vol. 79, no. 5 [May 1944], 217–18)。

  • 我們可以從法蘭西·韋伯斯特的見證中學到哪項原則?(學生應找出以下這項原則:如果我們在苦難中忠信持守,我們就會更認識神。

  • 你在那些於苦難中忠信持守的人身上看到哪些態度或行為?你已在哪些方面透過你曾面對的考驗而認識神?

邀請幾位學生針對他們在今天的課程中學到的一項原則作見證。你也可以加上自己的見證。

注釋及背景資料

考驗和苦難會有什麼結果?

總會會長團的雅各·傅士德會長,在思考早期的後期聖徒先驅者的犧牲後提出:

圖像
雅各·傅士德會長

「在人生的苦難中,我們似乎比較容易聽見神聖牧羊人的輕聲低語。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曾因為逆境和接連不斷的打擊而感到痛苦絕望。每個人似乎都有很多苦惱、煩憂和悲傷,連那些熱切地尋求正義,保持忠信的人也無法倖免。使徒保羅談到了他自己的挑戰:『又恐怕我……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哥林多後書12:7〕。

「那根插在身上,帶來痛苦的刺,常會使得看來毫無意義和希望的生活為之改變。這種改變會透過一種看似嚴酷艱難的煉淨過程而來。藉著這種方式,靈魂可以變得像夫子巧手下的柔軟黏土,塑造出充滿信心、價值、優美和力量的生活。有些人是會因煉金者的火而失去對神的信仰及信心,但對具有永恆眼光的人來說,他們了解這樣的煉淨是達到完全的一部分過程。……

「……考驗和逆境可說是重獲新生的預備階段」(「在我們的考驗中煉淨」,2006年2月,利阿賀拿,第4頁)。

在文化曠野中保持忠信

尼爾·麥士維長老指出我們行走在今日的世界中個人會遭受的逆境:

圖像
尼爾·麥士維長老

「只要我們忠信,終有一天,那些已經克服在曠野旅行中的逆境,受到我們稱頌的配稱先驅者和祖先們,也會讚美今日的忠信者成功地通過絕望的沙漠,歷經文化的曠野,還能保持忠信」(If Thou Endure It Well [1996], 28)。